并购贷款助力产业资本逆势扩张

时间:2022-06-18 12:39:55

并购贷款助力产业资本逆势扩张

银监会《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的,可以被认为是中国并购市场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指引》的出台将加速中国产业资本的扩张步伐。中国并购市场具有自身特色,那就是需要市场和“市长”的双重驱动。而《指引》的,使得产业资本并购又增加了一个资金驱动因素,2009年中国产业资本在具备市场、市长、资金三重驱动因素后,必将如虎添翼,逆势扩张。

行业低谷期并购是产业资本崛起的铁律

2009年,随着金融危机冲击效果延伸,实体经济中的困难将浮出水面,多数行业和企业都将面临市场需求不足、企业资金捉襟见肘等困难。由于企业之间抗风险能力、市场把握能力、危机应对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一批企业不能渡过难关,经营陷入危机,甚至破产。这就为优秀企业提供了兼并收购的良好机会。

从横向看,我国各行业企业规模经济和集成度普遍偏低。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造成产品缺乏竞争力。经过行业内并购重组,能够形成具有规模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通过类似于合并同类项的带有行政化色彩的重组,将同行业中散布于不同集团内部的国有资产加以整合,吸收并入原有或新设立的集团内部,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龙头企业,从而达到构筑新型产业模式的目的。

从纵向看,如果能够在上下游企业之间进行合理的并购整合,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加强对上游原料资源企业和下游销售客户企业的影响,壮大企业的行业地位,就能够加强议价能力,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提高销售收入,从而保障企业的生产运营,获取更多利润。相较于国际行业巨头,我国的很多企业无论在规模上还是盈利能力上都有很大的差距,这就使得我们在采购和销售领域的议价方面缺少发言权,处于一种“任人宰割”的被动处境。如果国内企业能够借助此次金融危机,通过并购重组,扩大自身规模,逐步提高在国际竞争中地位,未来将在国际谈判中处于有利位置。

市场给优秀企业提供了扩张机会,我们相信逐渐成熟起来的国内产业资本也必然会抓住这次机会,实现资本扩张。

保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政策支持企业并购

随着宏观调控转向,从2008年上半年的“双防”到目前的“保增长”,企业的投资扩张也从政策限制变成了政策支持。一段时间以来,无论国务院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还是证监会官员的讲话,都包括了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兼并重组”、“积极推动市场并购重组”等相关内容,这表明政府会适时通过并购重组来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行业整合和加快产业升级的决心与政策导向。

央企为进入行业前三进行整合,地方国企为精于主业进行专业化经营,都需要借助并购重组这一手段。通过并购重组进行资产或业务的整合,将企业的运营目标由“扩量”转为“提质”,目的在于通过增量资源带来业绩的快速提升从而获得超额收益。对于众多具有规模优势和重要行业地位的央企而言,通过央企之间或者集团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形成优势互补,达到战略协同,公司的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改善公司业绩,提升公司成长性。这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

可以预见,从2009年开始,从中央企业到地方政府都会积极地投身到产业并购整合浪潮中来。近来,河北钢铁集团的挂牌,山东钢铁企业的整合都代表了这一趋势。

并购贷款解决产业资本并购扩张的资金瓶颈

12月9日,银监会公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指引》的具体实施将会从根本上解决企业重组时资金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加速企业的重组步伐,有利于产业整合和产业升级。

并购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向并购方企业或并购方控股子公司发放的,用于支付并购股权对价款项的本外币贷款。并购贷款用于支持我国境内并购方企业通过受让现有股权、认购新增股权,或收购资产、承接债务等方式以实现合并或实际控制已设立并持续经营的目标企业的并购交易。根据《指引》规定:并购的资金来源中并购贷款所占比例最高可以达到50%,而且并购贷款期限可以达到五年。按照1996年出台的《贷款通则》规定,商业银行贷款一直禁止用于股权性质投资。所以,在此之前的12年,中国完成的所有并购,几乎都是在企业自我积累的自有资金基础上展开的,即使是曲线使用银行资金但实际操作中也仍十分保守和有限。此次《指引》突破了这一限制,可以说是解决了产业资本并购扩张的资金瓶颈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国际并购市场规模达到了5万亿美元;按照同样的统计口径,国内市场也达3万亿元人民币。数据也显示,美国资本市场中,并购交易额一般是IPO融资额的10-20倍。相比之下,国内市场并购业务的规模还是小得可怜。导致如此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达国家企业的并购有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杠杆效应,而中国的产业资本几乎没有任何杠杆。并购贷款出台以后,情况就会截然不同了,中国并购的发展潜力将得到持续地释放。甚至有专家预计,未来十年,中国很可能会成为全球并购活动最为活跃而集中的地区之一。

《指引》的,意味着企业在从事并购过程中,将获得银行贷款的大力辅佐,“过桥资金”此后将名正言顺地参与企业并购活动,势必对未来企业购并、重组等活动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预见在并购贷款的支持下,未来几年国内市场“蛇吞象”的杠杆并购事件将不断上演。

上一篇:商业银行在并购中的角色定位 下一篇:商业银行利率下降空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