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存在的问题分析

时间:2022-06-18 10:47:44

高中思想政治课存在的问题分析

思想政治课“总体形象”不佳的问题,学生厌学情绪的问题,经常困扰着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而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既是客观要求,也是当务之急。

一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存在的问题

1.在整个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出现了教与学不协调

第一,从教的方面来看。政治偏重说理,哲理性较强,深奥、单调,这些都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有的教师片面追求政治课教学内容在理论体系上的严密、完整,脱离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违反了认识规律,以致出现多、难、深的现象;而有的教师或懒于备课,或对教材理解不深、挖掘不够,只好在讲课时照本宣科,教学语言呆板、生硬、无新意,致使课堂气氛沉闷。

第二,从学的方面来看。目前,高中政治课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不被重视,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思想政治课的整体形象不佳。且现在高考文理分科,思想政治课相对于理科生来说被看成副科,即使是文科生,学习思想政治课也不如对英语、语文那么感兴趣,学校也往往把政治课置于副科的位置。

2.理论脱离了实际

因为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社会的实际,以至于思想政治课变成了泛泛空谈。市场经济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竞争带给人们的压力,使得人们一方面享受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另一方面又抱怨社会竞争的激烈和残酷。我们的教育对象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和成熟起来的,受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而我们的政治课对这些变化似乎并没有作出反应,教材内容始终保持着固有的体系和格调,没有过多针对学生现有思想和时代精神进行新的课程改革。

3.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与培养新时期合格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

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性、全面开放性和灵活多变性,要求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出一代既有现代科学知识,有能力、有献身精神,善于寻求和抓住机遇,又能处理好各种关系的德才兼备的新型合格人才。要达到此目的,必须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而目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和现状,基本上还是封闭的、单一的,沿袭旧的教学方法以升学为目标进行教学的现象仍然突出,即使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从内容形式到时间,也会因各种原因而十分有限,所起的作用不大。这种状况的存在,显然与时代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1.高中生学习政治课难以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青少年学生尚处在认识世界的初始阶段,他们的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具体性,往往难以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在认识上具有较多的片面性,缺乏较强的是非观念。

2.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靠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来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手段已不能引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具体表现如下:(1)重知识灌输,轻技能训练。(2)片面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3)重理性,轻感性。

三 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效果的措施

1.明确思想政治课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知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因此,思想政治课本质上是一门德育课程,应发挥其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应确立其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

2.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效果

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保持和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第一,政治课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这是创新教学方法的基础。(1)要有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基本功。组织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传递、反馈的动态系统,作为信息源的教师,要懂得如何分析处理教材,如何备课、设计课型、选择教学方法;同时又要通过观察、提问、复习、考核等手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效果。(2)要具有运用语言艺术的能力和基本功。教学语言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在运用教学语言时应力求做到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的统一。

第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初高中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用具的选择”问题,要求教师“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录音、录像及计算机等教具辅助教学”,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出了方向性要求。它比传统的教师口讲、手写教学具有更多的优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利用电教设备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从而较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三,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解决教学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一堂成功的政治课必须是重点内容突出,难点问题巧妙突破,而并非面面俱到的泛泛空谈。在教学中应针对教学重难点,适时地运用多媒体化难为易,强化理解,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

上一篇:在质疑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下一篇:牛津9A Unit4 TV Programmes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