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

时间:2022-06-18 10:30:32

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

高考作文需要审题准确,所谓审题准确,就是审题时应该符合题意,对作文试题上展现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准确、全面地理解它们的含义,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准确地审题,主要是理解试题所要求的作文的角度、内容、中心、文体和数字。

针对材料作文地审题,需要做好一下几步:

第一步是审内容。就是仔细分析材料在某一方面的倾向性。

1.材料的强调重点。

2.材料的主要对象。

3.材料中给你最主要的印象在哪里。

4.材料中的人物是正面的还是反面形象。

5.材料中展示了命题者的态度、主张的词语是什么。

6.材料能引起你那些联想。

第二步是审主题。抓住最集中地态度、观点、主张,抓住最富有关键性的词语来确定。一言以蔽之,抓住主要矛盾、次要方面、要害问题。

材料作文的审题可采用如下方法:

1.抓关键句法。――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有所表现,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

例如: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他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它的歌唱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歌唱,是世间最凄美的绝唱。这不仅仅是一种生的态度,更是一种感天动地的爱的方式。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立意进行写作:上面的材料的主旨是赞美荆棘鸟以顽强的精神唱出最美的生命之歌。从鸟的传说方面可这样立意:1、超脱出自身的痛苦,生命之花才美丽;2、有顽强的意志,才敢挑战生活中的荆棘;3、生命需要勇敢和顽强。从材料中的议论部分可这样立意:1、最美好的东西需要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2、以生命作为代价,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也是对生命的一种爱。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确定作文立意,即可构思作文。

2.以果溯因法(因果分析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的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的时候,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提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呀!”分析原因立意。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新意。

3.辩证关系法――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而且从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和角度,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例如: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从整体材料看,反映的是一分为二、客观全面地哲理,可提炼出话题“怎样看待事物”“要看待别人的长处”;从教授的言行上看,反映了理论与实践、客观与主观的哲理,可提炼出话题“言于行”“理论要联系实际”;从青蛙的言行看,反映了相对与绝对、共性与特殊的哲理,可以提炼出话题“勇于质疑”“敢于挑战”;从其他动物的议论中可以提炼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等。

4. 联系实际法――现实生活的某些思想、观点、行为往往通过一些数据、比喻、寓言、漫画等形式反映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善于从中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挖掘其中的含义。思路往往是由物及人(社会)。

例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调查显示,约60%的学生感到无法与父母交流和沟通,对于成长中遇到的困惑、烦恼和问题,42%的学生认为难以与父母交流,27%的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现实生活中,亲子之间存在隔阂的现象并不鲜见,怎样才能解决父母与子女之间无法沟通的难题呢?

请你以一位高中学生的身份给报社撰稿,参加讨论,发表你的看法。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这篇文章要求就“怎样才能解决父母与子女之间无法沟通的难题”“参加讨论”和“发表看法”,所以写作的重点应该落在“解决问题”上。联系自己或他人的实际,一定要“分析问题”,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前提和条件。此外,“以一位高中学生的身份”,是作文时需要注意的重要信息。

上一篇:谈语文课的素质教育 下一篇:楞次定律的重难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