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儿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对策

时间:2022-06-18 01:47:35

住院患儿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 了解住院患儿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scl-90及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儿科住院患儿578名亲属进行测量。结果 住院患儿亲属心理健康状况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患儿亲属的心理状况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262-02

小儿患病住院对患儿本人及其家属都是一种负性生活事件,是一种较强的心理应激源。按心理应激理论,患儿亲属在患儿住院期间将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本文以住院患儿亲属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应因素,并针对心理症状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患儿的亲属(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除外伴有其他重大生活事件者。随机抽样,发放测试卷596份,收回有效卷578份,有效率97%,其中男性281人,女性297人。

1.2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578名受试者应用统一的指导语,由受试者独立填写。(效度=0.86,信度=0.73),578名受测试的患儿亲属其心理健康状况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反复阅读,然后把病人的心理状况分别归类,统计发生的例数和百分数。

2 结果

表1 住院患儿家属健康状况调查表

由此表可见,本组报告病人有焦虑、恐怖、抑郁、敌对、躯体不适、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状况,并多种症状同时并存。

3 讨论

由于住院患儿实行亲属陪护制度,在儿科病房中就出现了陪护这样一种特殊的群体。患儿亲属的各种心理反应直接影响着患儿。如果患儿亲属心理健康,积极应激,给患儿很多的心理支持配合治疗,对患儿恢复健康有益。而患儿亲属消极应激,不仅影响其本人的心理健康,而且加重患儿心理负担,从而影响医嘱的医从性,影响治疗效果。儿科住院患者为13岁以下儿童,大多数表达能力较差,因而与医护人员交往的主要为患儿亲属。所以做好患儿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护理,对患儿的康复举足轻重。

4 心理护理对策

4.1.1 焦虑状态的心理护理 让患儿亲属享有知情权,向其讲明患儿的病情可能的原因,正在采用的治疗及预后,帮助他们接受现实,认识疾病。对患儿亲属的反复提问要有耐心倾听,解释,减轻其心理负担,除尽量满足他们的一般需求外,重要的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即给予更多的关心、理解、尊重医护人员陈恳、真挚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对患儿及其家属都是莫大得安慰。

4.1.2 抑郁状态心理护理 尽可能让病房保持保持明亮、宽敞、整洁。墙壁上布置一些儿童感兴趣的壁画,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逗一逗婴幼儿或给学龄前及学龄儿童讲一些有趣的故事,让患儿的笑声使其家属的心情开朗起来。医护人员要主动亲切的与患儿家属交谈,并对其亲属配合诊疗的语言、行为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并在病区内做一定的宣传,扩大积极应激的影响。

4.1.3 恐怖状态的心理护理

(1)减少患儿家属对住院环境的恐怖:在患儿入院时医护人员应主动热情的向患儿亲属介绍主管床位的医生、护士,介绍病房环境,医院的护理制度,医疗、生活设施等,介绍同病室的患儿及其家属,帮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和适应环境,熟悉患儿病友的亲属,促进他们互相交流。

(2)较少患儿亲属对患儿疾病的恐怖:耐心、详细的讲明患儿疾病及治疗效果,对他们反复的提问要耐心解释。一些突然发生的意外,使患儿处于濒死状态,其家属尤其恐怖、悲伤,他们害怕失去患儿,此时医护人员应在积极抢救的同时,婉转的讲明不良的预后,并安慰他们,帮助他们正规现实。

4.1.4 躯体不适状态的心理护理有证据表明,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多种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病关系密切。在帮助患儿亲属消除亲属焦虑、抑郁、敌对情绪的同时,积极的为其提供一些有关疾病的知识、康复的知识,心理卫生、饮食睡眠方面的知识,帮助其辨别哪些躯体症状应予以重视,哪些感觉不必过分担忧。

4.1.5 敌对状态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若对患儿亲属在语言、行为上有不妥之处,应及时向其赔礼道歉,已取得他们的谅解,消除敌对情绪,医护人员要时常思考“假如我是患儿家属”,以体验患儿亲属的心理状态,达到相互理解上合作的目的。

4.1.6 人际关系敏感状态的心理护理在患儿入院时,医护人员要热情向患儿亲属介绍主管医生、护士,并向他们介绍同疗室的患儿及家属,使他们尽快熟悉起来,增加信任感,减少隔阂,促进他们建立友好的相互关系,同时医护人员要同情、体贴患儿及其家属,给无业、农村、经济困难的亲属以更多的帮助,使他们消除自卑感,多想他们之所想,多急他们之所急,以取得他们的信任。

随着心理护理工作的深入,在患儿亲属的焦虑、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等心理症状减轻后,其他的心理症状也会随之减轻。睡眠、饮食也随之改善,满意的出院了。

上一篇: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 下一篇: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加强藏医护理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