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期印10万以上期刊的统计分析

时间:2022-06-17 08:12:07

我国期印10万以上期刊的统计分析

期刊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在促进我国文化积累和传播、促进国民文化消费、促进经济和社会信息交流方面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期刊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较强思想舆论引导能力、文化信息传播能力、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和文化市场开拓能力的重要文化事业和产业形态。①

当前,由出版管理部门主导推行的报刊改革正在进行,市场化、产业化、集团化和国际化成为管理部门和期刊业界共同认可的改革手段和目标。现有数据表明,我国共有9000余种期刊,平均期印数10万册以上的期刊长期维持在300余种,它们是我国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期刊群体,其发展态势将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我国期刊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这些期刊,对我国期刊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的实现路径选择有一定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依据原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新闻出版统计资料库,提取近年我国平均期印数10万册以上期刊统计指标,开展数据比较分析,据此考察其发展态势,并对某些重要发展态势的成因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期刊产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需说明的是,本文的研究时段为2006年至2009年,因2007年数据正在核验当中,故选取了2006年、2008年和2009年三个研究时点平均期印数10万册以上期刊。另外,研究样本不包含赠阅期刊和政府公文、年鉴类连续出版物。

数据整理与比较

1.主要规模

整理汇总数据得出2006年、2008年和2009年我国平均期印数10万册以上期刊规模指标。如表1所示:2006年,我国有312种期刊平均期印数10万册以上,总印数17.41亿册、总印张75.26亿张;2008年,平均期印数10万册以上期刊种数、总印数、总印张和定价总金额都较2006年有所增长,分别为314种、18.65亿册、88.94亿张和89.90亿元;2009年,平均期印数10万册以上期刊种数下降至303种,总印数、总印张和定价总金额则较2008年有所增加,分别为19.47亿册、90.57亿张和102.63亿元。

表1:2006年至2009年我国平均期印数10万册以上期刊规模指标一览表

同时整理得出2005年至2008年我国期刊产业规模指标。如表2所示:2005年至2007年我国期刊一直维持在9468种,2008年期刊种数为9549种,较上年略有增加;总印数从2005年的27.59亿册增加至2008年的31.05亿册,4年均保持了增长;总印张总体为增长趋势,2005年、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为125.26亿张、136.94亿张、157.93亿张和157.98亿张;定价总金额增长趋势最为明显,从2005年的135.5亿元增加至2008年的187.42亿元。

表2:2005年至2008年我国期刊产业规模指标一览表

根据表1和表2数据,比较同期(2006年和2008年)我国平均期印数10万册以上期刊和全体期刊主要规模指标。如表3所示,虽然我国平均期印数10万册以上期刊只占到全体期刊种数的3.3%左右,但总印数、总印张以及定价总金额几乎占据了全体期刊的半壁江山,是我国期刊业毋庸置疑的主力军。

表3:同期我国平均期印数10万册以上期刊和全体期刊产业规模指标比较示意表

注:A1指我国平均期印数10万册以上期刊

A2指我国全体期刊

用公式x=(c/a)^(1/n)-1,按总印数、总印张和定价总金额指标,分别计算我国平均期印数10万册以上期刊和全体期刊2006年至2008年3年间年均增长率,得出结论:平均期印数10万册以上期刊的总印数2006年至2008年3年间年均增长率为2.32%,总印张年均增长率为5.72%,定价总金额年均增长率为6.58%。我国期刊的总印数2006年至2008年3年间年均增长率为2.87%,总印张年均增长率为4.88%,定价总金额年均增长率为3.94%。

2.发行量层级

按照10万~20万、20万~40万、40万~70万、70万~100万和100万册以上的梯次,整理我国平均期印数在10万册以上期刊的发行量层级分布,得出表4结果。从发行量横轴来看,其层级为类金字塔型,100万册以上发行量期刊形成第一军团,70万~100万册发行量期刊数目稍少,有“断层”之虞。40万~70万、20万~40万和10万~20万发行量区间的期刊逐步增多。从时间纵轴来看,以20万册发行量为分水岭,发行量在20万册以下的期刊种数减少,20万~70万册发行量期刊种数有所增加。

表4:2006年、2008年和2009年平均期印数10万册以上期刊的发行量层级分布(单位:种)

3.刊期结构

刊期是期刊参与市场竞争程度的反映指标之一。对2006年、2008年和2009年期刊刊期进行区分后发现,出刊频率为周刊及旬刊的期刊种数呈增加趋势,前者由2006年的10种增加至2009年的13种,后者由2006年的39种增加至2009年的55种;与此相对应的是出版频率为半月刊和月刊的期刊种数明显降低,分别由2006年的87种、168种下降至2009年的81种、146种。

表5:2006、2008和2009年平均期印数10万册以上期刊刊期区间分布(单位:种)

4.页码结构

页码是期刊信息承载量的反映指标。按照48页以下(含)、49~64页、65~100页、101~150页和151页以上的梯次,整理我国平均期印数在10万册以上期刊的页码层级分布,发现49~64页是我国平均期印数在10万册以上期刊最常采用的页码结构,其次为65~100页,48页以下紧跟其后。按年份发展来看,期刊的页码结构没有明显变动规律,如表6所示。

表6:2006年、2008年和2009年平均期印数10万册以上期刊页码层级分布(单位:种)

5.发行收入

本文统计了2006年、2008年和2009年3年发行收入前十名期刊(以定价总金额为准)总额,并测算了其占平均期印数在10万册以上期刊定价总金额之比(比例1)和占全体期刊定价总金额之比(比例2)。如表7所示:2006年、2008年和2009年期刊前十名定价总金额占平均期印数在10万册以上期刊定价总金额之比逐年下降,分别为22.99%、20.73%、20.47%,占全体期刊定价总金额的比例从2006年的11.21%下降至2008年的9.92%,2009年回升至10.29%。

表7:2006年、2008年和2009年三年发行收入前十名期刊定价总金额及相关比例(单位:万元)

6.发行渠道

期刊发行渠道有邮局发行、自办发行和邮局自办并用3种方式。本文对平均期印数10万册以上期刊发行方式进行了分类统计,从数据来看,采用单一邮局发行方式的期刊种数和比例随年份增加而明显下降;自办发行期刊种数略有减少,比例基本持平;2006年,采用邮局自办发行相结合模式的期刊比例为59%,2009年,数值上升至72%。

表8:2006年、2008年和2009年平均期印数10万册以上期刊发行渠道(单位:种)

特征分析与态势考察

依据第一部分数据整理与比较结果,就我国平均期印数10万册以上期刊现状特征和发展态势做出以下6点判断。

1.整体呈现发展态势

主要规模指标中,除种数上下浮动之外,总印数、总印张和定价总金额都呈增长态势,2006年至2008年3年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32%、 5.72%、 6.58%。与全体期刊相比较,出现“一低两高”的特征。即:总印数增长速度低于全体期刊,总印张和定价增长速度高于全体期刊。

2.发行量稳中有升

根据张大伟的研究,1999年至2004年,我国期刊的总印数稳中略降,而每期平均印数持续下降。②然而从2006年至2009年相关数据分析结果来看,总印数和平均期印数持续下降的态势得到缓解,进入平均期印数前十名的期刊门槛由2006年的1127989册提高至2009年的1236000册,同时20万~70万册发行量期刊种数增加较多,为发行量的上升提供了后续动力。判断我国期刊发行量存有上升空间的另一依据是:与国际期刊出版大国美国比较,我国平均期印量10万册以上的期刊种数占全体期刊种数比例较低,随着我国期刊产业化进程加快,高发行量的期刊种数和平均期印数都将增加。表9显示的是中美两国2006年高发行量期刊种数及比例。

表9:中美两国2006年高发行量期刊种数及比例

3.“厚刊”未成普遍趋势

近年来因期刊市场竞争加剧,出现了一些以华美的印刷和厚重的开本为卖点、动辄百页以上的期刊。样本观察发现,“厚刊”多集中在以广告收入为主的时尚类和消费类期刊,体现为广告页码的增加。由于页码数量与成本高低直接相关,“厚刊”并未成为期刊业的普遍趋势,期刊市场竞争趋向理性化。

4.刊期高频化态势明显

刊期是期刊信息化度和参与市场竞争度的反映指标之一,近十年来,随着信息化传播手段的普及,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新型出版和阅读模式逐渐出现,电纸书、电子杂志等新元素层出不穷,分流了一部分作者和读者资源,对包含期刊在内的传统出版行业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为抢占市场,许多期刊改以更短的出版间隔和更大的信息量来吸引读者。值得注意的是,刊期高频化态势除将月刊改为半月刊、旬刊改为周刊等传统手段外,还存在延伸出版同一刊名下的不同版本的隐性做法。例如《知音》出版的《知音・海外版》、《读者》出版的《读者・原创版》、《青年文摘》出版的《青年文摘・彩版》。这种做法一般被知名度高的大众消费类期刊所采用,并取得了良好效益。借助母体《知音》、《读者》和《青年文摘》的知名度,《知音・海外版》、《读者・原创版》以及《青年文摘・彩版》的发行量都进入了全国300强。

5.产业集中度处于较低水平

产业集中度是描述产业市场结构性状和大企业市场控制力的概念,提高产业集中度与我国期刊产业化和集团化的改革目标一致。因资料所限,本文未能统计期刊广告及其他收入,且未计算期刊集团和出版集团下属期刊的收入总和,所以,上文测算的比例1及比例2可视为我国期刊产业集中度现状的辅证之一。数据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发行量前十名期刊总量占全国期刊发行量的比例不足4%,根据吴的研究,2000年美国发行量前六名期刊即占到该国期刊总发行量的20.8%;③同时,近年来发行收入最高的十份期刊收入总和占期刊发行收入总和比例约为十分之一。我国期刊产业集中度与发达国家相较,存在明显差距。究其原因,与我国期刊业呈区域条块分割状态、“企业法人”主体身份缺失、行政审批导致的较高行业进入门槛以及报刊退出机制尚不完善关联甚大。

6.邮局发行和自办发行有机结合成为主流

单一地依靠邮局发行或者是自办发行的期刊比例都在20%以下,其中,采用单一邮局发行的期刊种数和比例连年下降,从2006年的49种下降到2009年的24种,比例减半。与此相对,越来越多的期刊采用了邮局发行和自办发行的组合,比例从2006年的59%上升到2009年的72%。通过样本观察发现,期刊类群和定位是影响发行渠道选择的两个因素,综合类、情感类、医药类等面对社会最大公众的期刊往往倚重邮局发行,例如《读者》、《家庭》、《家庭医生》等,而时尚类、财经类、消费类等有特定目标读者群体的期刊更为注重自建发行网络和渠道,如《俏丽》、《财经》等。总体来说,大多数期刊能够结合邮局深入乡镇和农村、发行面广的优点和自办发行能有效收集读者信息、量身定制更为精准的发行策略的优点,有针对性地使用以提高发行效率。

本文对我国平均期印数10万册以上期刊现状特征和发展态势做出的6点判断,可在一定层面看作我国参与市场竞争的5000余种期刊的共同特征。

注释:

①李东东:《中国期刊业发展步入“高速路”》,中金在线,hy.省略/070511/124,1469,2962050,00.shtml,2007年5月11日

②张大伟:《发行市场:在行政市场和读者接受之间》,《新闻界》,2007年第2期

③吴:《中西期刊业的产业集中度分析》,《出版参考》,2005年第9期

(作者单位:中国版本图书馆)

上一篇:少儿报刊美术版的编辑方针 下一篇:当好时政记者的几个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