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发展掣肘探微

时间:2022-06-17 12:26:09

民办高职院校发展掣肘探微

摘 要: 民办高职院校进入发展重大机遇期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和学校文化等方面的掣肘,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梳理,并且提出了问题对策。

关键词: 民办高职院校 发展 掣肘 对策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的十年,是我国职业教育获得长足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十年,职业教育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民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近几年来发展迅猛,无论是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还是专业设置和教职工数量方面,都已占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半壁江山。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在高等教育阶段,要相对稳定普通大学招生规模,重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吸引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领域”。[1]毋庸置疑,未来十年仍然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跨越发展又一黄金时期。如何抓住并利用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政策利好,在规模和数量迅速扩展的同时,不断提升育人质量、增强产研用能力,是民办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躲不开、绕不过的重大问题。

一、办学理念不明确是民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2]教育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教育现象(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点。[3]从目前我们对理念及教育理念的认识推展而来我们不难得出,办学理念就是指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在办学过程中对自己所举办教育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办学理念直接决定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方针,国家基于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理性认识,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用结合道路”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在自身的发展中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宗旨。

然而,反思一下我们今天的高等职业教育,我们不难发现,在社会劳动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优化产业结构劳动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人才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一大批民办高职院校却偏离了自己的运行轨道,离弃了高等职业教育应有的办学理念。突出的表现在:一是专业设置盲目跟风,脱离实际。很多民办高职院校不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设置新上专业,而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办学规模,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来设置专业。具体表现就是,近几年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国际贸易等一批对教学设备要求相对较低、而在社会舆论中又不是那么“冷”的专业大量增加。大批的民办高职院校之所以选择这一类专业,主要是因为这类专业与应用电子、信息工程等理工科专业相比,需要的教学设备较少,再加上这类专业对教师的专业要求不像其他一些专业那样严格,教师相对比较容易聘请,所以这类专业的办学成本相对比较低。据统计,买一台中等水平的数控机床的费用能够新建3个30座的多媒体语音教室。这其中的生均办学成本和办学效益问题是众所周知的。二是课程设置厚理论薄实践。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宗旨要求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必须比普通高等教育院校更加注重实践环节教学,而实践环节教学的加强又依赖于现代化实验实习设备的配备,由于资金不足等一系列原因,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践性教学资源严重缺乏,成为制约民办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之一。三是办学特色不突出。民办高职院校要先在职业教育的大潮中当好身手矫健的弄潮儿,就必须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才能够构筑自身核心竞争力。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民办高职院校大多“千校一面”。

二、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是民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面临的关键问题。

任何一种类型的教育活动都有着自己的特殊规律和运行逻辑,但同时又都遵守教育的一般规律和逻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当然也不例外。一支结构合理、团结进取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由于其培养目标和办学宗旨的特殊性,要求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除了具有从事一般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外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我们通常把这一类教师尊称为“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本功和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外,还必须有自己专业领域或与之相近专业的从业经验,对本学科专业最前沿的知识及未来走向能有一个准确的把握。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从业教师中具备“双师”素质的不足十分之一,在民办高职院校中这个比例会更低。从年龄和学历结构来看,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教师也存在很大的不足。目前,高职教育教师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毕业生,他们是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主力。这部分青年教师有着很高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年轻人聚在一起较容易产生新观点、新想法,这是他们的优势。但是,他们没有从业经验,缺乏实践经验,而且对教育教育技术的掌握离要求也还有一定的距离。第二部分是已经退休的老教师老工程师,他们实践工作经验丰富、深谙教育教学规律,他们中的大部分满足“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但是,他们比起年轻教师来,缺乏对本专业前沿发展的敏锐感受和对教学工作的激情,加上他们年事大多已高,很难挑起高职教育的大梁。第三部分是外籍教师,他们带来了西方的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高职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他们毕竟人数较少,而且存在语言沟通等方面的障碍,也不可能成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的主力军和领头羊。

三、学校文化建设是民办高职院校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学校文化作为统领学校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识形态领域的上位概念,决定着学校的精神面貌、学术生态,以及运行航道。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在实现全民教育目标之后,将重点转向“保障全民基本技能”上来,逐渐实现由“学历社会”向“学习型社会”的根本转变。[4]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宏观背景中考虑,职业教育的新定位的核心是就业教育、谋生教育和生涯教育。[5]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必须有异于普通院校,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应该是生动活泼的,能力和知识并重、理论和实践兼顾的学校文化。目前,我国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死气沉沉的、重知识轻能力的文化。在如此学校文化的影响下,民办高职院校缺少了其应有的精神面貌和勃勃生机。教师忙于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东进修、西函授,没有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学生则继续着高中时代已经经历过的“题海”战术,积极准备专升本考试;学校领导则盯着各专业专升本的比例,随时准备裁减那些因为专升本比例低,而不能吸引生源的专业。学校的招生简章中,反映近几年的专升本比例的数字通常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所有上述现象都偏离了职业教育的正规航道,忽视了高等职业教育只是一种教育类型、而不是一个教育层次[6]的事实。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在这种学校文化的引领之下,变成了衔接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一个教育层次,成普通高等教育的预科。这种做法不但背离了国家给职业教育规定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违背了职业教育自身的规律,而且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

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元动力。破解民办职业教育发展难题,就必须正视自身矛盾、吃透国家精神、加快改革创新,以实现科学发展。一是严格民办高职院校的审批及监管力度,引导它们走上专业学科结构合理,课程设置严谨,教材体系高效,教学资源充裕,毕业生就业满意的良性发展道路。二是要持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教师职称评聘、人事,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民办高职院校以倾斜与支持,引导并帮助他们尽快建立起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经验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团队。三是积极借鉴中外职业教育经验,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性反思,提炼并构建个性化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凸显民办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11-14.

[2]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8.

[3]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4.

[4]张力.新形势下中国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5(09).

[5][6]教育研究编辑部.2005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教育研究,2006(03).

上一篇:初中物理总复习的教学思路 下一篇:教师教的思维和学生学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