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甘肃民办教育

时间:2022-10-15 11:17:07

聚焦甘肃民办教育

本世纪初,《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部民办教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更为西部民办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地处西部的甘肃省如何在民办教育新一轮发展中抓住机遇,迎难而上,走出一条符合甘肃省情的民办教育之路?本期,甘肃省高校工委书记,甘肃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王智平继续做客“神州”栏目,介绍甘肃民办教育改革和发展情况。

《教育与职业》: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甘肃民办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王智平:甘肃的民办教育大体经历了恢复起步、积极探索和迅速发展三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开始,到2000年之后发展较快,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后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目前,全省民办教育已覆盖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个教育领域,基本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的办学体系和格局。截至2012年年底,全省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546所,在校生33.86万人,其中民办幼儿园1441所,在(班)园幼儿21.12万人;民办普通小学19所,在校生6303人;民办普通初级中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19所,在校生10320人;民办普通高中41所,在校生40031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20所,在校生11555人;民办高等学校6所(5所独立学院、1所民办高职),在校生5.92万人。此外,还有各类非学历培训机构814所,年培训18.97人次。

《教育与职业》:甘肃民办教育有何特点?

王智平: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省份,自然条件较差、经济落后、观念陈旧、民营经济不发达。民办教育经过近30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发展滞后。与中东部省市没有可比性,即使与西部省区相比,也处于后列。从面上看,各类教育形式都有,覆盖了整个教育领域,但是教育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管理水平低、服务能力和发展的后劲都不足。

近年来,特别是2011年,我省通过“两基”国家检查验收以后,省委、省政府对民办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经省编制部门核准,省教育厅增设了民办教育管理处,配备了专职干部,以强化省级层面对民办教育工作的统筹与管理。去年,省教育厅出台了《甘肃省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管理办法》,从源头上把好民办学校的审批关;今年又出台了《甘肃省民办幼儿园管理暂行办法》,为全省民办幼儿园的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教育与职业》:目前,甘肃民办教育发展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

王智平:一是法制体系不健全,现有政策落实困难。《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已有10年,部分政策已经不能满足民办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例如,允许教育投入者得到合理回报的政策不够完善,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办学的社会大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我省非公有制经济欠发达,吸引社会资金兴办教育的难度更大;此外,国家出台的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在一些地区、一些部门很难得到落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在资金筹措、土地购买、招生就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法律地位很难得到保障。

二是缺乏公共财政支持,管理难度大。到目前为止,国家尚未出台公共财政补助民办教育发展的标准和参考意见,我省还未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经费,与部分兄弟省份相比,缺少竞争优势。由于没有政府经费专项投入和政策保障,管理工作缺乏有效抓手,致使多数民办学校接受管理的积极性不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难度。

三是审批体制不清晰,办学市场混乱。和大多数省份一样,我省在民办幼儿园和非学历教育机构审批方面存在混乱现象。按照国家对民办教育的“两线四级”(即教育、人社部门两条线,中央、省、市、县四级审批)的审批管理体制,除教育和劳动部门外,其他部门、行业无权限审批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但现实中,工商、文化、卫生、民政等部门也在审批经营性培训机构,造成了办学市场的混乱局面,教育主管部门无法对其实施有效监管。此外,社会上还有一批未经审批的机构和人员在办学,导致市场混乱、鱼龙混杂,问题和隐患很多。

四是民办教育发展不平衡,总体水平低。从教育内部审批的情况看,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有的市州民办学校数量较多,有的地区还很少;从发展结构看,一方面民办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作用发挥不够,所占份额还不大,民办教育的优越性未充分释放;另一方面规模大、投资多、建设标准高、基础设施好、师资队伍强、教学质量高、办学特色明显、社会信誉好的民办学校所占比例还很小,许多学校主要靠租借场地和收取学费维持学校日常运转,在小规模、低水平上运行。

《教育与职业》:近年来,从教育部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出台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扶持民办教育发展?

王智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来,一些民办教育发展基础好、民营经济发达的省市和地区,掀起了一场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热潮,为各地提供了许多好的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形势所迫,我省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开创新局面,促进我省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是完善制度和机制,为民办教育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民办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定位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提出要“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积极探索和制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未来工作中,我们将以贯彻落实国家、省上的《规划纲要》为抓手,继续建立健全民办教育管理制度,出台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建立民办学校评估奖励制度、教育教学督导制度,完善日常管理和监督制度。研究制定甘肃省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地方法规,建立健全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的长效机制,有效落实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平等法律地位,切实保障民办教育举办者、办学者和教师及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二是研究出台优惠政策,以政策优势吸引民间资金兴办教育。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我们从甘肃不具备区位优势、经济基础薄弱和民营经济不发达的省情出发,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大胆改革,积极研究制定大力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的优惠政策,从土地、税收、政府重视扶持、提高社会地位、努力做好服务等方面,充分吸引省内外民间资金投资发展我省的民办教育。通过突出政策优势、释放政策效应来吸引投资,支持建设一批民办教育项目和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切实促进我省民办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三是强化服务理念,努力创造民办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首先,进一步清理教育行政审批事项,改进审批方式,简化审批流程,规范民办学校和机构的审批工作;其次,依法清理与法律相抵触的、不利于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规定和做法,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重点清理纠正教育、财政、税收、金融、土地、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利于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再次,完善民办教育综合协调机制。建立教育、发展改革、民政、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土、税务、工商等部门组成的综合协调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完善支持民办教育的政策体系,建立综合执法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保护民办学校的合法权益,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四是建立民办教育中介机构和研究机构,引导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民办教育中介机构在加强行业自律、推动民办教育改革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省今年将成立民办教育协会,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协会积极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行业服务、行业自律和协调监督的作用,调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积极性;同时,还将设立民办教育研究所,加强民办教育改革理论研究,为我省民办教育政策改革和提高民办教育办学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五是强化管理与监督,提高民办教育规范化水平。以规范化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深化认识,探索建立更高层次民办学校管理和监督制度。健全民办学校内部管理制度,落实法人治理机制、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健全办学质量监控体系,积极引导民办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鼓励办学者和举办者到发达省份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办学理念。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扶持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

六是建立信息服务管理平台,提高民办教育的办学诚信度。办学诚信度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我们将建立民办学校信息公开制度,加强信息统计和工作,以教育行政部门的名义,及时、准确民办学校招生简章、收费项目和标准、办学条件等情况,为民办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接受社会监督创造条件,督促民办学校增强诚信办学和质量品牌意识。

总之,我认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是民办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制定出台扶持政策是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民办教育只有不断改革创新,依靠政策优势,释放政策效应,才能得到繁荣发展。

上一篇:通识教育的尝试 下一篇: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职业院校的“中国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