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 过程 特色

时间:2022-06-16 11:52:20

意识 过程 特色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深入教学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掌握教学动态,监控各年级的教学质量,时刻把教学质量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严格备课、上课、批改、检测、总结等各环节的管理,确保了教学工作的稳步进行。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我们一直主张精细化管理,树立“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质量”的教学管理理念。将精细化管理不仅仅落实到每一个制度,扎实做到每一个环节,还要渗透到每一个行为。

一、精细化管理意识,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细节中

伴随着精细化时代的到来,我们感悟到“教学管理无小事”,一切工作必须从细节入手,才能推动教学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感悟到精细化的教学常规管理是成就高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让更“精”、更“细”做好工作的意识渗透到教师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我校一直坚持从要求抓起、从规范抓起。学校根据教师实际制定出了“教师行为规范要求”“作业批改细则”“教研制度”“备课导航”等,从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到学生管理、教学质量,再一次细化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如,学校提倡教师“候课”制度。上课时间还没有到,要求下节有课的老师要提早进入教室,整理好上课的用品,梳理教学的思路,酝酿上课的情绪。当上课的铃声一响,教师便与学生一起步入学习的情境。有了充分的教学准备,少了维持秩序的程序,课堂教学更有效率了。由于教学管理精细化,“候课”制度已经成为我校教师的一种教学习惯。

二、精细化管理过程,落实于教学管理行为中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它来不得半点儿虚假。如何抓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构建切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我们深知责任的重大,因此,我们精细、灵活、人性化地管理着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

1.教学工作中,我们严格执行课程计划,采取“定时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课程计划的执行和管理,做到了“开齐、上足、教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突出了教学管理中的“五抓”。

一抓备课,学校每学期开学初组织教师学习区“教学常规”。以教研组为龙头,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力求在互相交流中达成共识。针对网络资源丰富与备课共享存在弊病的今天,教师在备课中呈现出“拿来主义”“照抄主义”两种现象。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将备课分成共享备课和自主备课两大形式。在共享同年级老师教案时,必须要在教案的备注栏中写出自己的思考,可以是对同事备课内容的认可,写出其“亮点思考”;也可以是对同事备课内容的否定,写下自己的“个性修改”。除共享备课外,每学期每个教师有15课时的自主备课,这些自主备课,可以是教学中的一个片断,可以是一个环节,但必须要体现自己的风格,亮出自己的特色。

在这样的过程中,备课———因为有了教师自己的理解而显得有了其真正的意义,既允许教师教学个性的发挥和张扬,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方案。

二抓上课,校级领导组织中层科室人员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听课、评课、与教师广泛对话、交流,有力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我们按教龄的长短把学校教师分成三类:第一类是5年以下的年轻教师,要求他们每学期上5节邀请公开课,并且上交这5次公开课的教案;第二类是5~7年教师,对他们则要求每学期上4节邀请公开课,上交4节公开课教案;第三类是7年以上的骨干教师,每学期展示1节公开课,并上交公开课教案与课后说课稿。

三抓批改,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学额少的要做到面批面改,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作业展评活动,通过学生作业的全员展评,不但激励了学生及时认真书写作业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作业时,我们提出了“作业批改细则和评分格制度”,对老师提出作业批改的实际要求(如,语文作业批改细则),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在每次作业后画上评分格,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在评分格里打等级和日期。这样的一种要求不仅老师批改得认真,而且翻开学生的作业本书写整洁、批改规范。

四抓辅导,尤其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对于任何一个走进课堂的学生,从不言放弃。为此,老师们牺牲了多少业余休息时间已无法计算,但是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看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老师们毫无怨言,只有欣慰。

五抓检测,首先严格考风考纪,控制考试次数,除上级部门的统一抽测外,学校每学期组织统一抽测,力求公平、客观地反映每位教师的教学效果。并组织教师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分析,检测结果分析力求人性化,帮助教师寻找分析教学上的不足。

精细化的态度和方法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和保证,只有过程管理的细致到位,才有最终结果的完美。

三、精细化管理特色,蕴含在学校教研制度中

面对“优质办学、质量生存”,学校要认真研究解决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着力更新教师的教研观念,加大教科研方法与技术储备,培育教改探索精神,解决教师教研动力问题,真正达到以研促教的效果。学校建立骨干引领、同伴互助、团队合作的校本教研机制,以“四个坚持为依托,听好五课为途径”推进教学管理精细化,形成学校独具特色的教研长效机制。

1.四个坚持

(1)坚持教学情况跟踪制度。学校中层科室、学科教研组长每学期定时检查教学计划制定、学科计划制定、作业批改、学生辅导等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

(2)坚持教师课堂规范分析交流活动。为了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本领,引领教师更好开展教学活动,学校在低年级中开展了“课堂教学常规”的交流分析活动。低年级的老师围坐一起,请有经验的低年级老师谈谈自己在课堂规范管理中的经验和做法。课堂规范分析交流活动达到了引导和促进的作用,是校本教研的一种新尝试。

(3)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集体备课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法、学法、教学构思、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在“一人执教,多人参与,集体议课,更新设计,形成精品”的这个程序中,使集体备课制度展示出最大的优势与作用。

(4)坚持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针对我校青年教师多,发展不均衡的特点,制定了青年教师《“听说读写上”专业发展五字诀》,来引领青年教师的课堂驾驭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2.听好“五课”

(1)听好新教师的了解课———新分配来和新调入学校的老师,在9月份都必须上一堂亮相课,分管教学的领导和教研组长进行了解性听课,以更好地了解新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基本功、把握教材的能力及教学不足之处。

(2)听好青年教师的邀请课———学校7年以下教龄的青年教师每学期都要完成4~5堂的邀请课。青年老师提早邀请学校领导,教导处、教研组骨干老师、各学科带头人进行听课诊断,做出评课分析,听后一起分析教学得失,指导青年教师针对不同课型的过关教学。在青年教师每学期的不断磨砺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他们对教材的把握、课堂的调控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3)听好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学校骨干教师较多,在学校举行的大型教学研究活动中或学校校本教研中,这些骨干老师都要为本学科的教师上示范课。学校组织同学科老师进行听课、学习、讨论。示范课所起的作用应该是榜样作用、引路作用,为本学科的老师提供教学的借鉴。

(4)听好相同学科的研讨课———在一个学期内同学科的教师以教研组活动为载体,围绕一个研究课题或一个教学内容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式地听好相同学科的研讨课。听课后安排时间,大家围坐一起,听上课老师说课,其他老师评课;或围绕课堂中呈现的问题一齐讨论怎样整改,以真正达到“研”的目的。

(5)听好各级各类的竞赛课———每学年学校都会有一些教师代表学校、个人外出赛课。为了让赛课的老师更有把握,更有充足的准备,取得更好的成绩,学校组成学科磨课组,经历“试教、听课、议课、修改、上课”,使赛课的老师在这次磨课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锻炼,收获更多的教学技能、技巧。

教学常规管理要精细化,但更要以人为本,不失人性化。我们提倡百家争鸣,积极发掘教师潜能,搭设更多展示的舞台,使教学工作有声有色,让教学在人性化、艺术化、精细化的管理中更加充满灵性,焕发蓬勃生机。走进学校,让人能够感受到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

(作者单位:浙江嘉兴市秀洲实验小学)

上一篇:非法“口袋书”危害孩子 下一篇:探析初中物理电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