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时间:2022-06-15 08:35:03

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日常的教学中,常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习惯。比如书写潦草;抄错数字、运算符号;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爱抄袭别人的;上课不能专心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因而,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必须经过有意识地训练和潜移默化的陶冶,经过持之以恒的强化训练才能形成。下面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

听课就是要让学生听懂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让学生完成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的转化,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专心听讲习惯的养成,是靠老师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长期的培养。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活跃、有趣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让学生乐意去学习、主动去探索,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场面生动活泼,把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结合起来,不断转移学生的兴奋中心。使学生在一定的时间里把注意力集中在应注意的对象上,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从而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比如:教学“质数、合数”时,因为这部分知识比较枯燥、单调、抽象,学生虽然掌握了质数和合数的基本特征,但是判断时往往出错,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出示下面的数字123、97、121、1、67、87、91、111、23、91,让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每组学生各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抢数(一组抢质数,一组抢合数),谁先把所有的质数(合数)抢到,那一组就获胜,比赛结束后,再出示新的一组数字重新进行比赛,这时学生非常兴奋,精神高度集中,都在认真地进行思考判断,纷纷要求上来抢数。只有学生有了听课的兴趣,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才能专心地听课,才能提高听课的质量。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都要靠学生自己主动获取与内化,这是谁也代替不了的。学生只有通过自己思考探索,才能真正地理解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让学生在对数学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肯于思考、善于思考,主动去获取数学知识。

比如: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时,我先出示图形 ,让学生估一估这个图形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厘米?但是图形中没有任何数据,无法进行计算,学生开始纷纷给图形添上数据,通过讨论学生自己确定出所需的数据。就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在课堂练习本上画一画,把这个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基本图形,再计算出它的面积。学生动手画完,并计算出面积后,我让学生交流汇报,展示各种计算的方法,接着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动脑筋积极思考,刚才出现的几种情况,有何异同。通过学生的发言讨论,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可以把这个图形分割成几个基本的平面图形,再直接利用公式计算出图形的面积;也可以先把图形添补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再减去小的长方形。然后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思考,就会发现分成越少的图形计算就越简单……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印象将非常深刻。同时,我也注意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积极探求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让每一个学生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学生要正确地解答问题的前提是认真审题,全面、仔细地进行审题将是解题的关键。特别是应用题的解答,只有通过认真地审题,才能找出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的内在联系,才能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出解题的方法。因此,教学中我注意留给学生审题的时间。

比如: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时,在学生已掌握了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解法后,我出示了两道应用题①一条公路长2.5千米,已修了2/5,还剩多少千米未修?②一条公路长2.5千米,已修了2/5千米,还剩多少千米未修?我先让学生找出条件和问题,想一想这两道题的条件和问题有何异同,接着让学生把能揭示数量关系的那句话用~~~画出来,再开始分析题目,学生通过分析明白两题的条件只有一字之差,可是解题的方法却完全不同,这样既帮助学生找出了审题的方法,也让学生明白了认真审题的重要性。

学生在课堂上用有限的时间学习的数学知识,必须及时、不断地加以巩固才能真正地掌握,而知识的巩固、积累必须通过练习来实现。也就是说要通过完成作业才能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通过完成作业又能把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反馈给老师。因此,让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是必不可少,我平时会根据所学知识来布置适量的、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作业要按时完成,错误的地方要及时订正;书写要工整、规范;计算要认真、细致;做完作业要验算、检查……对于作业完成较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让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学习习惯。

总之,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只有通过平时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培养,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一篇:用赏识的眼光看孩子 下一篇:重视课堂小练笔,提升学生习作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