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学校管理 构建和谐校园

时间:2022-06-15 03:14:29

规范学校管理 构建和谐校园

【摘要】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校园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把制度落到实处。教师、教学要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陶冶情操、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关键词】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045-02

和谐校园是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明校园。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两大功能,理应担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我们要从抓学校规范化管理着手,致力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1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力量,也是学校工作成败的关键。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做到团结高效,开拓进取,实行分工基础上的通力合作,这样班子的整体力量才能强大。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凡重大决策,都要反复讨论,反复听取教师的意见再做决定。班子成员要有强烈的事业进取心,有办好人民满意学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行政管理和社会活动能力。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依法治校和依法治学的政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遵守党纪国法和师德规范,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有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坚持原则,虚心听取教职工意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扎实开展工作,勇于探索,敢于攻坚,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和战斗力,维护学校的团结和稳定,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2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著名的管理学家霍金森曾说:“管理是行动的哲学。”加强学校规范化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成功办好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2.1 实行“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 校长负责制,就是校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的“三位一体”的学校领导体制。实行党管党、政管政,党政职责分明,围绕学校总体目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处理学校各项事务,坚持“职务就是责任”的分工责任制。学期初校长与班子成员、中层干部、班主任层层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实行每周班子会、教职工例会,学校工作有长计划、短安排。制订各项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

2.2 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基石。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与本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学校管理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化与民主化、法制化与人性化相统一的结晶。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制订一套富有本地特色、符合本校实际的规章制度,学校的建章立制工作就是要使这些制度更加健全,更加完善,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制度能真正发挥约束人的行为,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作用,从而使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2.3 狠抓制度的落实:制度建立的目的在于应用。规章制度建立后,学校应区分人员职责,区分工作对象,按照依法执教、科学正规、文明高效的原则,层层区分责任,层层落实任务,逐级抓好落实。力戒制度“落实”在墙上,规定停留在纸上等华而不实的现象。确保建立起的规章制度真正发挥约束、激励人员行为的作用,达到管人、管事、管权、管物,推动学校全面建设、科学发展的目的和效果。

3 教师的人文管理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是学校真正的主人,依靠教师是学校管理的基础。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教学目标靠教师实现,教育任务靠教师完成,学生智能靠教师培养。正由于此,学校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关键是要有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精神强,会教书育人,能搞科研的教师队伍。要坚持进行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根据知识分子追求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心理,坚持以教师为中心,坚持情感机制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精心为广大教师构筑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积极培养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在学校管理中,注意将融情感于管理中,但更需要相关规章制度去规范教师的行为。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每个人的岗位职责,将情感与机制有机结合起来,这种管理方法具有较强生命力和实用性。

4 教学管理以生为本

新课改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学校教学管理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办学理念,强调对全体学生的提高,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主动地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个性的主动发展、充分发展。让学生平等地接受教育,不能只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放弃大多数的中等生和少数的学困生。为此,在教学目标上既要有具体的目标,又要有不同层次的目标,使各类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得,从而感到他们是成功者,都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在教学内容上,要充分注意体现全面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更新传统的教学观,树立现代教学观,构建素质教学模式和教学原则体系,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以知识为载体教会学生学习。通过教学生“会学”,实现自己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发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树立新型的师生观,构建新型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愿学、乐学。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施展学生特长使其学有所长。

5 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5.1 维护校园安全: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头戏,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的工作理念。领导重视,把安全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构建学校安全工作网络,机构健全,制度齐全,落实到位。加强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紧急情况下撤离、疏散、逃生、自救、自护的方法及受到不法侵害时的安全防护等方面的演练。通过学习安全知识和进行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师生防范事故的能力和在紧急状态下自救、互救的能力,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5.2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文化的场所,是重要的育人阵地。良好的环境有一种特殊的教育功能,教育环境在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环境是社会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在学生的“五育”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它是按照社会的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特殊需要组织起来的,故具有优越于其它教育环境的一些功能和特征。文明向上、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造诣优美的学校环境,对师生具有重要的陶冶作用。它可以使学生心旷神怡,情感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兴趣爱好得到发展。这种“润物细无声”不知不觉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暗示作用,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

5.3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关系。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关系,使三方教育“目标一致、功能互补、配合密切”,是构建和谐校园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家庭教育是学校整体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之一。学校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所独具的优势,进行亲情教育、感恩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劳动教育等等。帮助家庭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使家长积极有效的配合学校教育。学校要将实施和谐教育引入社会层面,调动、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办教育,使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一体化,形成一个社会参与教育管理的新局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育效率。

总而言之,规范学校管理 构建和谐校园,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加强学校的管理,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全力构建稳定、法治、公平、有序、文明、向上、宽松、协调、包容的和谐校园,培养身心和谐,健康成长的合格人才,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把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徐泽清.《探寻学校管理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成都市新都区泰兴中学校.

[2] 郭枫焰,范俊德.《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华南新闻》,2005年3月15日第三版

[3] 陈家付.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N].光明日报,2004.04.12

上一篇:速度发展模式的制度惯性对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 下一篇:浅探人民币升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