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探析

时间:2022-06-14 07:26:11

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探析

一、网络音乐作品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基本理论

当今世界,随着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传统音像唱片行业逐渐呈萎缩趋势,网络世界已经成为音乐的主要媒体,全球网络音乐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网络音乐普及率远远超过了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电子商务等互联网应用。网络音乐的发展,网络音乐版权的使用伴随着保护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拟对网络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作一探讨。

1.网络音乐作品的内涵

网络音乐是一种新的音乐形式,是音乐产业与科技紧密结合的最新表现形态。网络音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凡是网络上的音乐实践活动都可称为网络音乐,如网络游戏音乐、网站背景音乐、手机下载铃音、网络广告音乐等。狭义的网络音乐,指移植入计算机因特网、手机电信网等各种互联网,在传统传播媒体上已经发展成熟的音乐形式。

关于网络音乐的内涵,我国文化部《网络音乐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作了如下界定为:音乐产品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各种有线和无线方式传播,形成数字化的音乐产品。由此可见,网络音乐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通过电信互联网提供在电脑终端下载或者播放的互联网在线音乐,二是无线网络运营商通过无线增值服务提供在手机终端播放的无线音乐,又被称为移动音乐。

依据我国著作权法,网络音乐作品中,一首歌曲应包括如下两个权利:著作权和邻接权。歌曲作词者和作曲者共同享有对音乐创作的著作权。唱片公司享有对歌曲的录音制作的邻接权。我国《著作权法》第10条明确规定了著作权人对作品享有权利,包括对作品的复制、发行、信息网络传播等权利。针对网络环境的特点,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2条进一步规定,权利人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受著作权法和本条例保护。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2.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

“集体管理”由英文“collective management”翻译而来的。依据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第2条,集体管理是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经权利人授权,集中行使权利人的有关权利并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相关活动。

在网络环境下,作品使用者和使用方式都发生了空前的变化。网络音乐著作,具有利用频率高,态样多,范围广,同一时间里可以向全球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利用者发送等特点。具体来说,对于音乐权利人而言,很难发放许可证和收取报酬,由于网络音乐侵权不容易留下证据,更难以知道网络侵权事实的存在。现实中大量的侵权现象的存在,挫伤了创作者的激情,使他们的利益受损。而对于网络音乐服务提供者来说,网络的发展需要数量很大的网络音乐作品,如要求他们逐一取得使用许可并支付费用很不现实,他们甚至不知道去何处取得授权。因此,权利人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在新的网络平台上,著作权人对音乐著作权的个人管理显得更加束手无策,以对著作权更好地予以保护为前提,著作权人今后应更大可能地将权利委托给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来处理,网络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将在著作权人维权的呼声中确立自己应有的地位。

无论对于权利人还是对于使用者,集体管理都非常必要,它在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人之间建立联系,使著作权人行使权利、作品使用者使用作品都很便捷。同时,集体管理在尊重著作权的前提下,追求著作权使用效率,既使作品使用与著作权行使中各方的经济成本得以降低,也使各方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和各国现存的著作权保护制度来看,解决数字技术环境下的著作权行使问题,除通过著作权人个人采取一定的措施行使和保护权利外,主要是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来解决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是适应网络环境的一种

集中化、规模化且具有经济性的方法。

集中化、规模化,且具有经济性的方法。

二、国外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集体管理对音乐产业的发展极为重要。尤其是今天,数字技术突飞猛进,互联网使用音乐作品的速度与数量,为传统音乐产业所不及,迫切需要著作权集体管理做坚强的制度后盾。集体管理体制的健全与否,正在对音乐产业的发展构成支持与阻碍。21世纪是一个“网络版权”的新时代,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快速发展,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深度和力度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正是由于网络版权集体管理制度在面对网络音乐版权问题上与传统的制度存在巨大的差异,因而受到各国政府与立法机关的重视,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集体管理正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制度创新,以适应新的数字环境。这对于我们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欧盟

网络环境下的音乐服务已经跨越国界,地域管理注定要阻碍网络音乐服务的发展。欧盟传统的集体管理组织服务于本地域范围内,已经不能满足网络服务提供者新的跨境网络服务业务的展开。因为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来说,通过欧盟范围内27个国家的分别授权才能获得许可,将对他们构成巨大的管理负担,甚至在一些成员国里,备受欢迎的网络服务因此不能实现。2005年10月18日,欧盟采用了“关于网络音乐版权和邻接权跨境集体管理的建议。”①权利人可以选择授权任何现有的集体组织,或者一个新的许可平台,直接在整个欧洲管理他们的作品。集体管理组织可以通过与其他地域的相关组织达成互惠协议,使其他相关的集体组织在它自己的地域范围商业利用该组织管理的版权作品。为了促进双边互惠协议网的产生,集体组织已经形成联盟,例如国际作者作曲者协会联合会(CISAC)、国际音乐著作权机械复制权协会(BIEM)这些联盟已经达成跨境许可协议,收集和分配版税。以这些协议为基础,集体管理组织已经缔结双边互惠协议。

针对建立欧洲范围内版权管理数据库及网上许可制度,欧洲委员会制定了基于多媒体结算服务的VERDI计划,目前德国、意大利、法国、芬兰等国参加,该计划对欧洲国家有关听觉、图像、视听、文学、计算机软件、数据库、视觉游戏的版权情况做出实质性分析。

2.美国

美国著作权管理团体发展历史悠久。美国音乐出版者协会1927年建立了哈里福克斯公司(HFA),是美国最大的音乐作品版权机构。美国作曲家、作家与出版商协会(ASCAP)成立于1914年,该机构一直致力于确保音乐作品创作者从作品的公开表演中得到公平的补偿,保护他们的权利,颁发集体许可。表演权利协会1930年成立,最初被命名为欧洲剧作家和作曲家协会,管理仅1%的公开表演权。1939年成立广播音乐公司词作者、作曲家和出版者表演权利组织(BMI)。2000年美国音乐家版权保护组织(Sound Exchange)成立,管理录音作品的公开表演权。

由于美国允许对同一作品由多个集体管理组织管理,网络音乐对传统的集体管理组织模式带来新的挑战。哈里福克斯公司(HFA),美国作曲家、作家与出版商协会(ASCAP)和表演权利组织、音乐家版权保护组织(Sound Exchange),均认为基于网络音乐产生的一些新的模糊性的权利属于他们的管理范围内,他们代表的权利持有人应当得到这些新的音乐使用行为的全部补偿。2007年6月,美国版权局提出了一个建议,即委托一个中介机构代表所有的网络音乐版权人,收取所有的网络音乐使用版税。②以此来解决权利的重叠使用与冲突。此观点得到了一些学者的支持。

3.日本

目前日本有37个集体管理组织,其中管理词曲作者权利的有3个:JASRAC、日本唱片协会、日本文艺演出人员团体协会。其中,成立于1939年的日本第一个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JASRAC),负责管理词曲作者的复制权和表演权、作者的广播权和网络传播权。在日本,网络音乐著作权管理主要是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来实现。

本世纪初,日本著作权集体管理团体JASRAC开始使用电子水印技术,凡是经过JASRAC许可使用音乐作品的网站,可以标明JASRAC颁发的电子水印。另外,JASRAC在2001年开发了一套网络使用音乐作品的处理系统(Networchestra System),该系统由6个部分组成,从音乐作品的查询、使用的许可受理、许可标志的自动发送、使用报告的接收、使用费的计算、分配数据的编制、盗版网站的监控等各个方面对网络使用音乐作品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使用该套系统,可以实现著作权人的权利,还可以24小时监控网络,每月搜索800万个网址,并识别JASRAC管理的作品,每周通过电子邮件发出警告,如5天内没有答复,则由JASRAC通知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采取“通知和移除程序”。在近4年中,利用该系统有16万件非法音乐作品被删除。③目前,许多国家认为,该系统是管理网络传播音乐作品的最有效的手段。

三、我国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现状与前瞻

与国外网络音乐集体管理发展相比,我国网络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发展时间短,制度比较落后,因此,我们有必要客观地审视目前的现状,立足于本国国情,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来探索一条适合我国网络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发展的有效途径。

1.我国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的现状

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起步很晚,2001年,我国著作权法首次赋予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以法律地位。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对集体管理组织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条例”将集体管理组织定性为非营业性的社会团体,强调每一类权利只可能建立一个集体管理组织,集体管理组织必须取得权利人的授权开展活动。集体管理组织的活动接受国家版权局的监督和指导。

目前,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仅有两个:1992年成立的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2008年7月刚刚登记的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依据《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第4条规定:著作权法规定的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出租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复制权等权利人自己难以有效行使的权利,可以由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进行集体管理。我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管理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了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出租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复制权。根据国家版权局《有关制作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规定》第4条规定,“国家批准建立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管理各类作品的利用,包括以数字化制品形式的利用。”除音乐作品由音著协管理外,其他作品在其集体管理机构建立之前,暂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管理。可见,目前音乐著作权协会管理网络音乐作品。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目前主要管理权利范围包括复制权、放映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出租权。随着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的成立,当前我国网络音乐版权涉及两个集体管理组织管理。

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发展时间不长,各方面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相关制度还不完善,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缺乏有效的网络音乐集体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集体管理相对滞后,网络音乐管理比较混乱,缺乏应对网络音乐著作权许可的有效的集体管理运作模式,针对网络音乐许可的发放、收费、监控等。我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虽然居独家垄断地位,但是仅4000多个会员,年收入才几千万人民币,而据统计,我国网络音乐市场规模从2003年的8亿元增长到了2007年的59亿元,2008年还会进一步增长,预计能够达到81.4亿元。这说明,由于集体组织的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种种原因,而使公众对集体管理组织的信任度不高,传统的集体管理模式也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网络音乐的发展。

(2)没有抑制非法从事集体管理的制度

随着音乐产业的发展,国内涌现了实现商业化运营的版权机构,试图对集体版权管理发挥积极的作用。例如有的公司作为环球、华纳唱片等国际公司在国内的网络商。“他们大量购买权利人的版权,以版权人的身份向使用者大范围发放许可,收取报酬,这也是一种集体管理行为”④。对此,国家版权局相关负责人曾发表声明称,对于未经批准的单位和个人从事或变相从事著作权集体管理活动,将依法加以处理。但是,这些公司并没有受此影响而停止运作,而是通过不断完善服务质量和效率,吸引了许多著作权人委托其管理。依据我国现行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对于这些非法从事集体管理的问题并没有相应的解决办法。

(3)平行授权机制缺失

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第20条规定:权利人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订立著作权集体管理合同后,不得在合同约定期限内自己行使或者许可他人行使合同约定的由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的权利。依据该条规定:当会员加入音乐著作权协后,就已经放弃了著作权的许可、禁止权,而仅仅保留了署名等精神权利和获取报酬的权利,权利人完全没有选择权利分配的自由。

2.完善我国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建议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是著作权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著作权保护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之一。有效地保护网络音乐版权,将激励音乐人的创作激情,促进网络音乐的繁荣,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给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带来的巨大挑战,鉴于网络音乐传播的复杂性和发展的快速性,我国应对此予以高度关注,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确立和完善网络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

(1)统一管理网络音乐许可的机构

我国目前的集体管理组织有两个,一个是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一个是刚刚登记的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随着今后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的工作开展步入正轨,将有两个集体权利组织对我国的网络音乐共同实行管理。但是,鉴于网络音乐和传统音乐的差异性,面对如此庞大的网络音乐作品,如果存在使用者既要从一个机构获得授权,又要从另外一个机构获得授权的可能性,将增加交易成本,大大降低效率,最终阻碍网络音乐的快速发展。

因此,借鉴美国版权局的建议,在网络上建立统一的网络音乐作品集体管理组织,由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或者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下设一个网络音乐管理组织,来管理所有的网络音乐作品,负责授权和收取报酬。这样做主要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音乐利用人只需要同一个集体管理组织缔约取得授权,将节省大量的时间,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二是更加有利于对音乐版权人的保护和救济。因为将版权许可集中于一个组织管理,集体组织的规模越大,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越大,所发挥的作用越大,有利于对版权人的保护和救济,推动网络许可的发展。

对于如何管理的问题,我们认为,可借鉴欧盟特别是日本的模式,开发一套网络使用音乐作品的处理系统,从音乐作品的查询、使用的许可受理、许可标志的自动发送、使用报告的接收、使用费的计算、分配数据的编制、盗版网站的监控等各个方面对网络使用音乐作品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2)建立抑制非法从事集体管理的机制

实践中,我国出现了许多版权公司网络音乐版权。对于版权机构的出现,有的学者认为,“著作权人实现自己的权利有多条途径,其一是自己同使用者达成协议,其二是通过人行使,其三是将权利信托给他人,由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代替权利人行使权利,其中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就是采用信托方式为权利人收费的。”⑤

我们认为,这些版权机构,在我国法律目前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应属于非法经营。应当确立抑制非法从事集体管理的机制,取缔版权机构管理网络音乐许可的现状。这是因为,我国目前集体管理组织还处于起步阶段,是一种半官方的组织,其设立、管理都要受著作权行政管理的监督。而在国外,由于版权的私权属性,许多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属于民间组织,不受行政干涉。国外集体管理的成功经验表明,集体管理最终走向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但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只因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且缺乏集体管理制度的实际经历,不得不以法定的形式予以规定。”⑥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在中国尚处于初级阶段,要走的路还很长。还需要一个从行政干预到市场运行的过渡的阶段,需要行政部门和司法机构相互协调和配合,培育出有利于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3)确立“平行授权”制度

平行授权,是指著作财产权利人除了将著作财产权交给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使用以外,还可自行另外授权他人利用著作。⑦

对于“平行授权”,台湾学者认为,允许著作财产权人“平行授权”,只是对利用人或著作财产权人提供一个选项,同时对于著作权仲介团体条例的经营,产生市场机制的良性竞争压力,并不会不利著作权仲介团体条例的经营。⑧值得关注的是,最近欧盟在一个报告中,也倡导权利人有权利选择从集体管理中收回所有的权利或者收回一定种类的权利或者利用形式。这样权利人和使用者都能进行更细化的权利选择。法国则更进一步倡导,商业使用者可以选择部分音乐著作权权利许可,反对要一揽子许可。由此看来,实行平行授权机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的集体组织管理模式,完全没有提供给权利人从集体管理组织范围内获得排他的利用的可能性。这可能主要是为了避免利用人无法判别应向何人协商授权,导致市场混乱。笔者认为,实践中,网络音乐作品版权人可能希望将一些网络音乐作品权利信托给集体组织管理,而自己保留一些其他形式的权利。允许著作权人进行平行授权后,将赋予版权人自由的权利空间。引入平行授权机制能够更好地保护著作权人的权利行使自由。事实上这些权利人是否真的会自行授权他人利用著作,还是由实际需求和市场机制来决定。

(4)增强公众著作权保护意识

我国目前音乐著作权协会收费普及面不广,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淡薄以及使用者的固有习惯问题就是其中原因之一。一些公众对音乐的免费使用已经成为习惯,认为是理所应当。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对公众的消费意识没有正确地引导。长远来看,网络音乐不能再免费,因为付费既是对权利人的尊重,是推动网络音乐发展的动力,也将使公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音乐服务,无疑可以给网络音乐行业一个规范的市场环境,维护市场长期发展的稳定性。因此,应该加强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使公众通过将作品许可给集体组织统一管理,规范市场,维护网络音乐著作权。

①Commission Recommendation 2005/737, 2005 O.J. (L 276) 54 (EC), OJ 2005 L276/54 (Westlaw).

②Joshua Keesan:Let it Be? The Challenges of Using Old Definitions for Online Music Practices ,Berkeley Tech. L.J. 353(2008)

③段玉萍《日本网络传播音乐作品集体管理经验简介》,《信息网络安全•海外资讯》,2006年第3期。

④李永胜《谁设障阻挠了数字音乐版权的保护》,《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10月19日。

⑤《 50家唱片公司诉2万KTV版权局向敲警钟》,《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1月7日

⑥许超《评中国第一起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参与的诉讼》,《中国专利与商标(香港)》,1998年第4期。

⑦⑧[台]章忠信《著作权仲介团体条例之检讨建议》,刊载于交通大学科技法律研究所2006年11月22日及23日举办的2006年科技法律研讨论文集。

李先波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院长

何文桃 湖南师范大学民商法硕士生

上一篇:张林与中国音乐节拍法研究 下一篇:甲子风云 异军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