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特点\不足

时间:2022-06-13 05:25:20

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特点\不足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与体育活动成为人们主要的健康休闲方式,体育旅游正是两者结合的产物。目前,我国已开发出多种特色体育旅游资源。

本文介绍了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特点和不足,特别是我国旅游事业存在体育旅游经营管理方式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经营管理者水平不高,专门人才匮乏、思想观念落后,对体育旅游资源缺乏认识等问题。

关键词:体育旅游 发展现状 特点不足

中图分类号:G613文献标识码: A

1.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从旅游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体育旅游的兴盛是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体育部门始终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发展竞技体育方面,而忽视了大众体育的发展。相关政府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开始大力推行“全民健身计划”。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广,我国体育产业明显呈快速扩展之势。1992年至1997年全国居民的文化体育消费指数年平均增长率达5.1%;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良性增长推动了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各地因地制宜,开发了多种体育旅游产品,较著名的有青藏高原登山、黄河漂流、东北滑雪、湖北赛龙舟等。国家旅游局将2001年定位“中国体育健身游”年,共推出60项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体育健身旅游活动和11大类8O个专项体育健身旅游产品和线路,让国内外游客在其中充分感受中国体育旅游产品的魅力。

2.我国体育旅游的特点

国家旅游局的《2OO1年中国体育健身游活动方案》囊括了我国目前已有的大部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体育旅游产品,可以看作我国体育旅游的一个缩影。根据上述《2OO1年中国体育健身游活动方案》我国体育旅游产品的地域分布特点如下:就专项旅游路线而言,西部地区显然占有绝对优势,以43项占了总计82条路线中的50%强;东、中部以25.6%和22%远远落后西部。在体育旅游节庆活动的开展方面,东部地区则显然走在了前面,在2001年共计有30项大型节庆活动入围,占全部64项活动的46.9%;西部地区为31.3%;中部地区以21.9%位居第三。就这两类的整体数量而言,我国西部体育旅游产品分布最广泛,以63项产品,占全国总数43.2%的比例位居第一;其次为东部地区,51项产品,占全国总数的34.9%;中部地区只有32项产品入围,仅占全国总数的21.9%。总之,我国体育旅游产品在地域分布上已形成了分布广泛,东、中、西部地区都有分布;东部地区以节庆体育旅游产品为主,西部地区以专项线路体育旅游产品为主的格局。

3.体育旅游的特征

(1)参与性

旅游者可以参加一些有普遍意义的、集娱乐性和易学性于一身的体育活动项目,如登山、徒步旅游等,可以使旅游者在健身强体的同时,个人的需求欲望得到满足。

(2)观光性

观看奥运会、世界杯、NBA等大型赛事旅游以及欣赏各类体育表演,可使旅游者感到力与美结合,感受到运动的激情,从而陶冶情操。

(3)民族性

某些体育旅游项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中华民族的武术、传统养生保健术,还有少数民族的表演节目,这些可以使旅游者享受到地方性十足的体育旅游活动。

(4)技能性

对于一些技术性很强的体育旅游项目,如射箭、高尔夫球等,则需要旅游者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只有掌握了运动技能,才能真正体味到体育旅游的乐趣所在。

4.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不足

4.1体育旅游经营管理方式不健全

体育旅游经营管理的粗放性,使体育旅游的发展缺乏明确的思路和长远的规划,由于体育旅游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形成了以户外俱乐部经营为主、以自组织为辅的特点。这些组织均为自发的民间组织,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对其负责,旅行社很少或不参与体育旅游的组织及相关的活动,这种粗放的经营管理使组织者对体育旅游的发展前景缺乏明确的认识与思考,没有形成长远的发展规划。在有关部门调查的省份中,体育旅游这块领地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归属。体育局和旅游局都没有专门的针对体育旅游市场的管理处室。事实上,体育旅游的专业性要求政府要有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监督体育旅游的经营,否则,体育旅游的安全性、目的可实现性、专业性等都将得不到保证。

4.2管理体制不完善,经营管理者水平不高,专门人才匮乏

中国的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远不能适应大开发目标的要求,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和产业开发。缺少旅游专门人才,具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缺乏灵活有效的人才机制,在吸引、聘用、培养人才等方面仍保持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缺少宽松的环境、优厚的条件来吸引人才,而是采取硬性的制度来管理、约束人才,人才缺乏合理流动;二是高教规模普遍偏小,既不能满足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公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三是环境差和待遇低下,导致大量旅游人才外流。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发展体育旅游产业还面临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

4.3 思想观念落后,对体育旅游资源缺乏认识

体育旅游业在整个国内都还是个新兴产业,还处于培育和起步阶段,人们对体育旅游的本质、特征和意义认识非常浅薄,在国内的旅游类学术著作中很少谈及体育旅游类别,对体育旅游的专论非常少,对体育旅游的研究缺乏深入和系统性。同样,各部门和地区对本区域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的潜力、政策措施、管理职能没有完全定位,旅游企业对体育旅游业务缺乏重视;另一方面,人们对体育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和潜力认识不足,从而导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迟缓,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景区中忽视体育类项目的规划与布局。

[1]陈丕积, 2000:《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及政府行为》,《旅游学刊》第2期。

[2]阮雪冰,2007年4月:《体育世界》学术,第82页。

[3]陈运喜,2007,《浅谈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对策》,《吉林体育学院学报》,第2版。

姓名:李赛琴出生年月:1985年7月6日所学专业:社会体育(体育经营与管理)

上一篇:对电力营销数字一体化管理的思考 下一篇:当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