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肝脏疾病与胆囊形态改变关系

时间:2022-06-12 05:54:38

超声诊断肝脏疾病与胆囊形态改变关系

作者单位:136000 吉林省脑科医院电诊室

由于肝脏和胆囊在解剖和机能上有密切关系,因而肝脏疾病时,胆囊也出现一些病理变化,并且随着现代超声仪器迅猛发展和革新,分辨率和分辨力以及超声诊断人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超声能很好地检测出胆囊壁的厚度,胆囊壁增厚在临床上大约96%都具有临床研究意义和病理价值。诸如: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病毒性肝炎、腹水等均可导致胆囊壁增厚。本文分析了200例肝脏疾病时超声检查发现的病理改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46例,女54例;年龄32~86岁,平均55.4岁;健康人34例,肝病组166例。

1.2 检查方法 本组采用VOLUON-730-PRO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本组病例上腹检查前空腹(至少8 h),24 h禁脂肪类食物,X线胃肠造影3 d后方可检查,必要时排气,导泻,不能行钡餐造影胃镜检查,以避免胃肠内容物、气体干扰显像,采用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半坐位,俯卧位或立位。常规性横、纵、斜切面多角度扫查。

2 结果

34例健康人肝脏大小回声均正常,胆囊大小正常,肝病组166例胆囊变化者64.6%,肝硬化腹水及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的胆囊变化占85.5%,肝硬化占52.5%,而病毒性迁延、慢活型肝炎占32.4%。

3 讨论

正常胆囊为倒置梨形或茄形无回声暗区,胆囊长径5~9 cm,前后径1.7~3 cm,壁厚小于0.3 cm,周边轮廓清晰,壁光滑,纤细,其后壁效应增强,两侧有向中间靠拢的边界声影,颈部可有折叠,胆囊壁超过0.3 cm(除进脂肪餐,服刺激性药物等生理性增厚)则属异常,以住院病理性胆囊壁增厚,多联想到胆囊本身病变。近年,有关非胆囊疾病,胆囊壁增厚有报导,但是对导致非胆囊疾患壁增厚的因素意见不一,本组采用166例肝脏病的胆囊超声变化试作如下探讨。

3.1 超声影像学表现 胆囊增厚与门脉高压有关:脾门部静脉直径超过0.9 cm,脾大者胆囊壁增厚较无脾大及静脉扩张者明显,当门静脉压增高时可引起脾静脉回流障碍,脾瘀血肿大,同时会出现胆囊静脉回流障碍,至胆囊黏膜下或浆膜下水肿,囊壁增厚,脾静脉扩张,脾大和胆囊静脉回流障碍,胆囊壁增厚,均由于门脉高压所致。可见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增厚与门脉高压密切相关,是有解剖学基础的。

3.2 胆囊壁的厚度与血浆白蛋白水平 胆囊壁增厚与血浆白蛋白水平密切有关,但不是胆囊壁增厚惟一因素。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导致胆囊壁增厚,可能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关,低蛋白血症患者的胆囊壁增厚较无腹水和低蛋白血症明显,低蛋白血症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血管外液增强,出现胆囊壁血肿,在胆囊壁增厚的声像图上,可以看到分三层,中心低回声区可能是由于黏膜下水肿,局部回声(降低)透声性增强所致;

3.3 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的胆囊壁增厚较慢性迁延性肝炎者明显,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胆囊变化是由于弥漫性肝细胞损害肝内毛细胆管,使肝细胞形成胆液不能顺利排入小胆管,加之小胆管壁损害,可能增强其通透性,使肝液中的水分均渗出肝管外,造成肝液浓缩,胆囊容量缩小,出现实体回声,粘稠的胆液刺激囊壁,使囊壁增厚,所以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患者,肝脏恢复正常后,胆囊的改变也随之恢复;急性病毒性肝炎者胆囊壁增厚程度原因可能是:①病毒直接作用及病毒在胆系上皮复制。②肝细胞内受损,蛋白及胆酸的合成 障碍,胆汁不能正常排泌。③肝细胞受损溶质泵失能,Na+-K+-ATP酶活性降低,致大部分水和盐被囊壁吸收,使胆囊壁充血水肿,渗出增多。 非胆源性疾病所致胆囊壁增厚是可逆的 研究表明胆囊壁规则均匀增厚而临床症状不支持急、慢性胆囊炎等的诊断,应考虑非胆源性疾病所致,此时超声应着重探查有无肝硬化征象,检查门静脉腔径、胃冠状静脉腔径、肝静脉及下腔静脉腔径、双肾大小实质光点回声强弱及有无腹水等,并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如血浆白蛋白水平、GPT、血氨水平、肝炎全套等.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增厚程度与性别、年龄无关,而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清ALB、STB水平,PV压力,PT,腹腔积液,脾大有关,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壁增厚的肝脏病的胆囊变化与肝脏病有密切关系,并非胆囊本身的炎症所致,所以超声的胆囊动态变化不仅是诊断肝脏疾病的特征之一,并有助于肝病预后的判断。

上一篇:经皮小切口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 下一篇:64例老年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