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部件优势释放

时间:2022-06-12 01:15:30

中国零部件优势释放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也得长足的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在国家重点扶植和《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通过利用外资,多渠道筹集资金,回大了投资力充和集中度,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实施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部分关键生产、检测设备和产品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另一方面,零部件企业的质量和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产品更新和国产化的步伐加快,部分关键零部件产品基本能够满足引进车型的国产化配套要求,并开始进人国际配套市场。

快速成长码兵布阵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主要有15个品种;汽车空调器、汽车照明及信号装置、汽车电子电器及仪表、车身附件及零件、制动器及其零件、变速器总成、驱动桥总成、非驱动桥及零件、车轮及零件、悬架减振器、离合器及其零件、转向系统及其零件、空气压缩机及未列名零部件。出口居前五名的汽车零部件品种为:未列名零部件、汽车电子电器及仪表、悬架减振器,车轮和车身附件。2006年五项出口额合计约120亿美元,占出口汽车零部件总额的76%。

2005年,当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首次超过进口,《华尔街日报》发表专题文章指出,中国正迅速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强国。中国生产的零部件从低品质、高成本的形象,通过与国外公司加强合作,引进技术,研发创新,使得中国汽车零部件的质量得到迅速提高,以致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厂家,如大众公司与戴姆勒一克莱斯勒公司等纷纷计划今后从中国采购数十亿美元的零部件,包括刹车装置、油泵、轮毂、操控系统等类别。

汽车产业是资金、技术密集的产业。谁拥有核心技术和雄厚资本,谁就拥有对汽车产业的话语权。经过中国零部件企业10余年的努力以及Bosch和Delphi等国际著名的零部件公司在华的经营,中国零部件供应体系已经具备较高水平的配套能力与开发能力,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成本已经大大降低,在本土化知识上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已经在一些零部件领域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部分企业成功地进人国际市场,成为了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一支重要的力量。目前。一批零部件企业已基本实现从生产单一的载货汽车零部件向生产轿车、客车及载货汽车等多种车型零部件转变,从单件小批量生产向多品种、为多家配套和经济规模生产转变,从单一零部件产品生产、供货向模块化、系统化零部件产品生产、供货转变,从简单仿制向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等效替代、联合开发和自主开发转变,从面向国内市场向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转变。

在国内零部件大步成长的同时,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也令国外厂商虎视眈眈,美、欧等国将不断针对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市场准入条件等方面向中国施压,竞争也随之激烈。众多汽车企业产生零配件全球采购的想法,但是由于我国较高的进口关税,无法真正付诸实践。在2006年全面加入WTO后,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平均关税将由37.8%降到10%,全球采购的可能性由此变为现实,汽车零部件业开始迎接国际市场的残酷竞争。博世、德尔福、AC德科、霍尼韦尔、电装、、辉门、天纳克纷纷厉兵秣马,以各自的方式迅速在中国售后市场扩展。另一家在中国土生土长的美国企业亚新科,也于2006年秋季表明了向中国售后市场挺进的决心。两大轮胎巨头――米其林和固特异,以其强大的实力在中国上演了一场网络阵地大战。

在中国市场拓展的战场上,一场丝毫不亚于正式交锋的“场外”比试已经全面展开。2003年,一汽、东风、上汽三大汽车集团实施了“下跳棋”战略,对采购体系进行结构调整,把配套企业分成模块层、部件层、零件层三个层次。一汽集团在长春建设一个年产100万套以上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基地,提供给他们在亚太地区或其他地区的整车厂。而东风汽车集团则要以主机带动零部件,以主机企业的强强联合来带动和促进零部件企业的加速整合。上汽集团建立了六大零部件系统,目的是为了突出集团零部件行业的核心业务和技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重点对空调系统、电子电器系统和内外饰件系统的相关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系统公司。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于2000年宣布全球采购,上海通用成立之初便开始全球采购,他们优先考虑能够满足要求的国内供应商,并帮助提高国内供应商的配套和研发能力,将满足要求的国内供应商纳入全球采购网络。当企业到了一定的发展时期和阶段,一些松散的供应关系已不足以支撑某一核心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一条更紧密联系的纽带就会应运而生,它使得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企业有了更明确的发展方向。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汽车零部件专业化程度低、地区结构不合理。一是整车厂的自制率很高,地区成套的影响造成了大型汽车厂附近地区零部件基础较好;二是经济较发达地区配件实力较强,上海2004年生产配件361.2亿元。是我国最大的配件基地。世界上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生产供应方式已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组建模块化及“即装即到”装配概念的推广,对提高汽车工业的运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种生产方式在一些汽车零件供应商和汽车制造商之间得以运用。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小规模的模块化供应方式已在一些企业开始运用,模块化供应方式在我国已处于起步阶段。在现阶段的零部件配套体系中,一级供应商网络相对封闭,有较强的独立性。当前,虽然不同资本主体,不同配套体系闻出现了不断融合、优化的趋势,但是不同资本主体、不同配套体系利益的根本差异,决定了独立发展依然是零部件产业的主流。因此,多种配套体系并存的格局会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

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汽车零部件产品系统配套、模块化供货的能力,进一步增加具有发展潜力的关键总成和系统零部件产品,如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空调系统等发展刚起步,但具有潜在市场的高技术含量新产品如安全气囊、自动变速箱、三元催化转换器等的发展已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目前主要生产的为配套或批量出口的劳动密集型和材料密集型产品,如铝轮毂、线束、座椅、保险杠等。国家也已政策在限制对环境污染严重的汽车零部件发展,逐步淘汰以为发泡剂的汽车塑料发泡件等。要充分利用科研力量,通过与国外联合开发,逐步形成关键零部件产品自主开发能力,提高市场应变能力,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实现从消化吸收,等效替代到自主开发的根本性转变。部分汽车关键零部件产品性能争取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满足整车安全,环保和节能等法规要求。关键零部件产品的成本要大幅度降低。

国家技术创新成本的优势持续释放,决定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将会成为世界零部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节能、安全等法规的加速实施,也将极大地推动零部件先进技术的发展,加速缩短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政府可以帮助建立国家的研发中心,形成关键零部件工业的小巨人;另外政府在加速转型过程中的金融服务支持,减少税收负担和提供技术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整车厂则可以帮助零部件供应商通过优化质量控制体系,通过联合开发新车型提高供应商研发能力,通过合资的整车厂将零部件供应商整合进全球供应网络。

相信随着竞争的激烈和联合兼并的发展,优胜劣汰的规律总会使其成为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强大的配件行业。现在这些地区的汽车配件出口增长迅速,这也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希望所在。如果政策引导得当,立足于民族文化特征、具有竞争优势的供应链协作体系,中国很有可能成为世界零部件制造中心。

上一篇:汽车铸件市场方兴未艾 下一篇:步入时代前沿的汽车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