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的探讨

时间:2022-06-11 09:01:02

对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的探讨

摘 要:当今社会提倡素质教育,体育学科也不例外。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终身体育”的意识,这就是要求学生树立体育不仅仅是应付考试的一门学科的思想观念,更要让学生明白体育学习需要终身进行,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以强身健体、陶冶情操。

关键词:激发兴趣;因材施教;教师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的应试教育、基础教育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素质教育应运而生。体育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因此,对传统体育的改革也在我们的学校开始了。

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中的主导,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学生在课堂中只能听从教师的指挥,甚至没有一点自己独立思考、主动参与教学的时间与机会,这样的教学方式是违背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理念的。这样的课堂,培养出来的只能是“死读书,读死书”的“木头人”,学生没有了对体育的学习兴趣,自然也就体会不到体育学习的真正内涵。

那么,要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学习的内涵,我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明白“终身体育”的含义

其实“终身体育”的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形成了,它被表述为:人们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发现,体育是保持人体机能、体能处于最佳状态的有效手段。在人的一生中都要选择不同的身体锻炼的形式和内容,以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现代的学生,学业繁重,这对于脑力与体力都是较大的挑战,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怎么能进行较好的课业学习呢?所以说,体育老师要在课堂中为学生讲解“终身体育”的观念,使学生明白身体是一切的资本,只有有了好的身体,才能实现理想。

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事情只要对其产生了兴趣,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将其做好。对于体育来说,体育课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第一场所。首先,要向学生讲明体育学科中的各项目对学生个体的积极作用。其次,让学生知道体育课不单单只是出出汗而已,还要总结自己的收获。此外,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教课方式,创设新颖有趣的教课方法应用于课堂,比如,耐力跑项目比较枯燥,学生对此提不起太大的兴趣,教师就可以将其转换成游戏的形式,利用游戏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技术要领,知道如何才能跑得又快又好,在游戏中取胜,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因材施教

个性化的培养,既是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体育发展的要求,学校体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往的体育教学内容范围比较狭窄,与社会体育的内容差距很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许多体育项目出了校门就没有条件进行了。从育人的角度来说,我们的教材内容要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使学生有选择的余地,特别应当重视高质轻负的娱乐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内容,建立起来的教材体系应是有较强实效性、学生喜欢并且符合实际的。在教学形态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班上课,因材施教,依据学生的相关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在体育课中拥有更多的自主空间去学习、体会带给人的快乐,从而真正体味“终身体育”的深刻内涵。

四、提升教师素质

学生最直观的感知对象是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如果教师工作不负责任,马马虎虎,上课随随便便,对学生放任自流,没有良好的精神面貌面对学生,那么学生也不会对体育课感兴趣甚至厌学。所以,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有较强的责任心与事业心,课前认真备课,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此外,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以自己健康阳光的形象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平时要关心学生,为学生解决难题,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我相信,有较强的业务能力与优秀的心理品质的老师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条件,也会对那些厌学体育的学生有较强的影响力,有利于全面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之,让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的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办到的事情,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努力,以学生的终身体育发展为目的,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完成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彭小愉.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与高校体育改革[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3).

[2]陈伦,王俊青,崔瑞雪,等.加强高校体育教学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1999(2).

[3]张新,吴海燕,赵一平.面向21世纪体育教学中的情、爱、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4).

[4]高军,佳.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全民健身计划刍议[J].体育学刊,1997(1).

作者简介:朱生成,出生年月:1977年10月10日,性别:男,学历:本科,就职学校: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上一篇:初中英语作业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下一篇:别让“瞬间精彩”蒙了我们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