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营利组织研究的演进

时间:2022-06-11 05:48:08

我国非营利组织研究的演进

摘要:

以社会历史背景为主线,梳理中国非营利组织研究的演进,不仅使读者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研究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而且能使研究者更好的洞悉中国非营利组织研究中存在的遗漏,把握今后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方向、重点及趋势,更好的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建设和研究,并且认为非营利组织将以网络为基点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关注网络草根组织的建设与发展,针对其出现的问题探索改进的路径。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研究演进;社会历史背景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4005002

1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社团的发展及研究成果

新中国的成立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自此我国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之间中国社团仍然是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唯一代表。面对当时复杂的社团局面,党和政府针对当时社团的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措施,一方面,制定相应的法规,从法律上保护公民结社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对社团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和整顿。

在这一时期,我国社团研究主要集中于法规的制定,如1950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会议通过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这是第一部关于公民结社的行政法规。紧接着1951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公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进行了有关具体规定。初步形成了一条有关社团管理的法规,为依法管理社团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220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前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及研究成果

2.120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前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

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步入正轨。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出现了大量流动的资源,产生了宽松的社会政治空间,人民生活状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社会信息量的增加及信息流动速度的加快,都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上开放后社会问题的加剧,在中国由民众创建的各种社团、基金会数量越来越多,这些组织具有自身独特的使命、资源和运行模式,汇集众多人力物力,逐渐成长为独立于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之外的一个自成体系的部门,即第三部门,也即非营利组织。相比于西方社会的非营利组织,我们不难看出在西方社会,非营利组织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产物,而中国的非营利组织首先是经济改革的产物,是国家主动开放社会领域的结果。

回顾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由于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因此必然会带来各种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

(1)经济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垄断着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市场经济体制下,一方面,国有经济规模逐渐萎缩,另一方面,国家对社会空间和资源的控制权逐步让渡给社会,市场在资源配置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市场部门不断膨胀的同时,政府部门开始从很多领域退出。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中自主运作的企业具有促进行业协会、商会等企业合作组织产生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只靠政府部门并不能充分协调好社会各要素的关系,也不能对人、自然和社会提供充分的保障;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市场混乱、行业管理无序,产品质量问题、恶性竞争等诸多的社会问题及各类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成为第三部门发展的动力,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三部门即非营利部门是对市场和政府部门的必要补充。

(2)文化方面。

志愿精神是基于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的民间公益观念,最重要的思想渊源是儒家文化“仁”以及汉传佛教“善”、“慈”、“普”等思想的影响。这种“仁”、“慈”的深厚文化底蕴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志愿者参与基础。

伴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和社会多元化进程的推进,公民通过如媒体、培训班、志愿者宣传等各种形式了解学习慈善事业、第三部门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不仅激发了公民参与第三部门活动的热情,也进一步唤醒了隐藏着的志愿服务精神。这种公民意识的觉醒,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3)政治方面。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国家垄断了绝大部分的资源,并控制了几乎所有的社会空间。社会组织几乎没有任何发育的空间和赖以生存的条件,政治空间就更是狭小,从而真正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没有合法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营造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以开放的姿态面对包括非营利组织在内的多元社会结构,这给予了非营利组织发展空间和历史机遇。同时伴随着社会转型和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公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经济、社会乃至政治过程的机会越来越多,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和表达能力也渐渐提高。很多公民在自身发展满足的前提下,开始将目光投向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积极寻求各种社会问题的治理之道。因此政治体制的改革为各种形式的非营利组织提供巨大的社会空间和政治空间。

(4)国际社会方面。

国际社会是中国第三部门发展必不可少的助推剂,它不仅为中国第三部门组织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而且还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项目援助,能力培训等等;在具体的运作模式上,国际社会也为第三部门组织提供了不少模版,起到了指导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国际社会的规范、标准给中国的第三部门组织提供了合法性基础和政治机会。国际社会影响着国家对待非营利组织的政策、态度等,国家主动或者被动地接受和适应了非营利组织的国际规范和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第三部门所处的制度环境,并进而促进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2.220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前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育、成长和发展引起了诸多国内学者的关注,学者们从不同视角不同学科开展了大量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在这一时期,出现大量研究成果,接下来我们择其之要进行简单梳理。

1993年社科院王颖等人所著的《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的社团组织》一书,可称之为这方面早期研究的代表作,本书在组织分类上,王名等人根据服务对象将非营利组织区分为“会员制”、“非会员制”以及进一步细分为的“互益型”、“公益型”、“运作型”、“实体型”四类,书中选取某一地区的社团进行实证研究,进而进行一定的理论分析和概括;1997年康晓光著的《创造希望——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研究》,通过青少年基金会的个案研究来透视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现状、目标模式和发展途径,进而以中国的现代化为主线,从国家与社会关系演变的角度,研究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挑战及机遇;1999年苏力等著的《规制与发展——第三部门的法律环境》从社团发展的动力机制角度探讨了我国社团的合法性,认为社团的内在逻辑驱使社团逐渐走向成熟和自治,而这种逻辑可以归结为社团对自身合法性的追求。

这一时期非营利组织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从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而发生的国家——社会关系的变化中,揭示中国非营利组织发育的制度基础和相应的中国特色。

321世纪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及研究成果

3.121世纪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

(1)网络的兴起与普及。

进入21世纪,Web2.0时代的到来,随着各色各式的网络社区逐渐兴起,一类以网友为主体、以网络为平台的新型非营利组织群体开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网民规模突破5亿。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的普及,传真机的大量使用,互联网和手机等先进通讯工具的发展,卫星联播、全球互联网的形成,使得跨地区、跨国界的信息流动越来越流畅,越来越便捷,这为非营利组织的迅猛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这些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带来了信息量的膨胀,各种搜索引擎、论坛、QQ、电子邮件等多种多样的网络交流平台高度发达,信息技术提供更发达的信息资源和丰富的工作平台,加速了信息流通的速度,使得我国既有的非营利组织的运行模式、沟通方式、影响范围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同时各种网络草根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2)改革开放的深入。

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等多种外部环境以及文化体系的转型逐渐深入。目前我国处于由封闭向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社会进一步转变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经济制度、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条件发生了变化,我国社会群体的构成范围、利益关系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由此引发了社会生活持续、剧烈而深刻的变迁,并引起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的调整。

这种变化形成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种种的不适应,贫富差距的明显扩大,东西部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环境、儿童、妇女、资源等各种社会问题不断积聚,民众呼唤公平公正,面对这些问题,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公民参与到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非营利组织中。政府改革的逐步深入,不仅政府职能的转变会为各个层面的非营利组织腾出一部分原为政府所占有的资源,而且各级政府在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等方面的深入改革,为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2相关研究成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网络的普及等等中国非营利组织迅猛发展。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学者们进一步深刻分析了中国的非营利组织,较之前的研究,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的微观层面及合法性的进一步讨论,主要有:2007年陈健在《国际非政府组织项目运作的资源分心——以SC为个案的研究》中以资源依赖理论与新制度主义为理论指导,从“组织-项目-资源”展开研究,集中关注制度环境和资源对组织项目运作的约束以及组织利用资源的策略行为,通过考察项目运作过程中非营利组织与外部环境和资源的关系,来解释该类组织项目运作的可持续性与脆弱性;李珍刚、王三秀在《论非营利组织的筹资策略》中,分析了非营利组织存在着资金和资源不足的问题,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筹资,进而从整体上提出非营利组织社会募捐的策略,并着重强调了成功募捐的组织要素——组织秉承明确的公益使命,组织运行的透明性和有效性,组织服务的有效性,志愿者参与等等。

同时基于Web2.0这一社会时代背景,涌现了大量网络草根组织的研究成果,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研究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新变化就是出现了网络草根组织这一新视角,目前学者主要关注于网络草根组织的生发机制和合法性研究,2008年上海大学张志祥从志愿精神的扩散、互联网的普及等方面阐述了网络草根组织的生发机制。文中客观分析了网络草根组织的发育环境、条件,这样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对网络草根组织形态和运作机制的把握。2009年张志祥进一步探讨了非营利组织的组织参与者、组织的结构特征和组织间互动所形成的三个层次的资源动员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有限理性与行动者反思性的中介作用,概括出了网络草根组织资源动员的一般模式。广西大学王玉生等人基于SWOT从外部满足网友自我价值实现、弥补政府职能缺位;内部规模不大效率高、运转成本低等分析了网络草根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优势,接着从组织缺乏使命、机构不健全、财务危机等方面分析了网络草根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劣势;探索了网络草根组织应如何把握政府社会转型、互联网普及、网民民间结社需求大等机遇积极迎接政策法规缺位、申请合法身份地位门槛过高、信任危机等挑战。通过SWOT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网络草根组织的生存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便于我们多层面多角度进一步探索、完善网络草根组织。

参考文献

[1]程昔武.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830.

[2]贾西津.第三次改革中国非营利部门战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950.

[3]康晓光.依附式发展的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29.

上一篇:有效防控畜禽养殖污染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下一篇:新农村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