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巨著《国富论》闪耀的人文思想

时间:2022-06-11 06:08:03

【前言】经典巨著《国富论》闪耀的人文思想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一)收入分配理论 从第八章到第十一章,斯密对劳动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分析,构成了他的3个阶级之间的收入分配理论。在第八章中,斯密提出了工资基金说和最低生活费用说。他说:“一个人总是需要靠他的劳动来生活,因而他的工资至少必须要能维持其生活。在大多数的场合,他们...

经典巨著《国富论》闪耀的人文思想

摘要:亚当・斯密是英国杰出的政治经济学家,他于1776年出版的经济学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代表著作。《国富论》中蕴含的劳动经济学理论和深刻的人文思想,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亚当・斯密把“富国裕民”视为政治经济学目标,其“裕民”思想为“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关注民生”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斯密的平等思想,对当今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以及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关键词:国富论;人文思想;富国裕民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问世已经230周年了。《国富论》中蕴含的人文思想,对当前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富论》全书围绕什么是国民财富及其源泉、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及如何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两大主题开展论述,斯密认为,一国的国民财富就是供给一国国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而衡量一国财富多少的标准则是看这些必需品和便利品与消费者人数的比例。就如何增进国民财富,斯密提出增加国民财富的两条途径和一个保障:一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它主要依赖于分工的深化和市场交换过程的畅通;二是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比例的提高,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本的积累和资本用途的适当。在实现这两条途径的过程中,坚持经济自由、取消政府的不适当干预、让经济生活依其天然秩序运行就是最根本的制度保障。

一、《国富论》蕴含的劳动经济学理论及人文精神

(一)收入分配理论

从第八章到第十一章,斯密对劳动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分析,构成了他的3个阶级之间的收入分配理论。在第八章中,斯密提出了工资基金说和最低生活费用说。他说:“一个人总是需要靠他的劳动来生活,因而他的工资至少必须要能维持其生活。在大多数的场合,他们还应该稍多一点。否则他将不可能养家,而工人这个种族就将灭绝。”劳动经济学中的最低工资制的思想应该源于此。

与此同时,斯密又精辟地指出:“丰厚的酬劳宛如一种必然的结果,是不断增长的国家财富的自然象征。另一方面,贫穷劳动者的生活艰难是国家停滞的自然象征而劳动者的饥饿则是国家迅速落后的自然象征。”斯密的这一思想对今天国家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一是经济发展一定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随着经济的发展,要重视对劳动者收入的提高。二是通过提高劳动者收入,促进内需,从而可持续地促进经济的增长,这对应对当前面临的全球经济危机,保持国家经济增长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在第九章里,斯密从许多方面讨论了决定利润率的各种因素。斯密开宗明义地指出:“资本利润的增减取决于劳动工资增减的同样原因,即社会财富的增减。”

所以,“利润是一个非常波动的东西。一个从事某一行业的人并不能经常说出他每年的平均利润是多少。因为利润不仅要受到他所经营的商品价格的每一变动的影响,而且要受到他的同行以及消费者的运气好坏和商品在海陆运输中,甚至存放在仓库里时可能发生的千万种意外事件的影响。”

斯密认为利润是从劳动者对原料增加的价值中扣出来的那一部分,它为雇主或资本家所得。但同时他又把利润视为生产费用的一部分,它来源于资本家的服务和资本的职能,是他的“生活资料的正当资源。”由于每一笔投资都面临损失的危险,所以“普通的最低利润率除了应足以补偿每种投资所易遭到的意外损失外,还必须多少有些盈余。

如果一个国家的财富迅速增长,从而引起投资增加,那么相互的竞争将会降低利润。此外,资本增加,工资提高,也倾向于降低利润。他主张:“在迅速富裕起来的国家,许多商品价格中的低利润可以补偿劳动的高工资。这样,它们的商品就能与繁荣程度较低而劳动工资可能也较低的领国的商品以同样低廉的价格出售。“从上述分析可看出斯密主张通过提高劳动者工资,提高商品的竞争力。这位当前解决我国存在的一些企业仅通过压低劳动力工资,降低劳动力成本作为提高竞争力的唯一途径,提供了理论思路。因此当前企业应转变观念,不能仅依靠低劳动成本战略,而要依靠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进行产业升级,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劳动工资理论

斯密认为,“劳动生产物构成劳动的自然报酬或自然工资(上卷,第58页)。”在初期野蛮社会,劳动的全部生产物都属于劳动者;但在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以后,这些生产物则需要在工资、利润和地租之间进行分割。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任何一个劳动者的普通工资“都取决于劳资双方所订的契约(上卷,第60页)”;而一般意义上的“劳动的货币价格,必然受两种情况的支配:其一,是对劳动的需求;其二,是生活必须品和便利品的价格(上卷,第79页)。”在具体的分析中,斯密非常重视前者的影响,并以之作为深入研究工资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

斯密还论述了引起劳动工资差距的原因,他提出了在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中引起相当大的不平衡的5种情况:工资因业务有易难、污洁、尊卑而不同;工资因业务学习有难易、学费有多寡而不同,即随职业本身的易学性和廉价性,或学习它们的困难以及费用的不同而不同;工资因业务安定不安定而不同,不同职业的劳动工资随职业的固定性或不固定性而不同;工资因劳动者所担负的责任的大小而不同;工资因取得资格可能性的大小而不同,不同职业的劳动工资与各行业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或不可能性的不同而不同(第一篇,第十章)。斯密对工资差距原因的论述对当今社会及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工资制度,适度拉开工资差距的实践有重要启示。

斯密还认为劳动工资差距受社会不公平的政策和不正常的竞争的影响,对今天主张建立统一的自由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自由流动等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斯密批评当时欧洲在劳动政策上有3种问题。一是限制一些职业的竞争人数。如有些行会排外,不准本行会圈子以外的人进入某些职业,即垄断了某些职业。二是增加了某些职业的竞争程度,使这个竞争超过了自然限度,造成该职业工资过低。斯密举例,神职人员太多,于是普遍低薪。今天,农民工打工者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等从事低技术工作,且人数太多,造成农民工收入微薄。三是不能自由迁徙和自由转换职业。

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微观层面企业在选拔人才时应该实行公开竟聘,根据劳动者的能力大小和品格高低进行选拔。在宏观层面上要建立统一的自由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实行劳动力自由流动,但又不能过度竞争。

(三)劳动价值论

《国富论》的第一篇第五章,讲的是劳动价值论。斯密说,劳动是商品的真实价格,货币只是商品的名义价格。因为金和银像其它商品一样,价值是变动的。任何金银所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数量,或所交换到的其它商品数量。取决于已知金银矿藏的丰富程度或稀缺程度作为衡量尺度,自身价值不断变化的商品,决不能成为其它商品价值的精确尺度。而同等数量的劳动,在所有时间和地点,可以说和劳动者具有同等价值。按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情况和技能熟练程度,他必然总是牺牲相同份额的安逸自由和幸福。无论他得到回报物品的数量如何,他所支付的价格必然是相同的。诚然,这种劳动所买到的物品的数量有时多些,有时少些;然而,变动的是这些物品的价值,而不是用来购买它们的劳动价值。在任何地方,稀缺或是耗费许多劳动的物品价格就昂贵,反之则低廉。因此,只有本身价值绝对不变的劳动,才是最终而真实的标准,一切商品的价值在任何时候和地方都可以用劳动来衡量和比较(《国富论》26页)。

总之,斯密主张实行最低工资,提高劳动者工资,改善劳动者工作条件;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源泉,要尊重劳动者;按生产要素分配;建立统一的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鼓励劳动力自由流动等思想,成为劳动经济学重要的古典经济学思想源泉,并经受了实践的检验。

二、《国富论》中闪耀的人思想

(一)“富国裕民”的政治经济学目标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把“富国裕民”视为政治经济学目标,他指出:“被看作政治家或立法者的一门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提出两个不同的目标: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或者更确切地说,使人民能给自己提供这样的收入或生计;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足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下卷,第1页)。斯密在200多年前就提出的目标,比当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单纯追求GDP、追求“速度与效益”,追求“为发展而发展”的目标要正确和高瞻远瞩。这些国家单纯强调了“富国”而忽视了“裕民”。斯密的“裕民”思想为我国当前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幸运的是中国已逐渐有了“裕民”理念,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劳动者工资在收入中的比重”、鼓励劳动者拥有财产性收入“、”关注民生“等,正是斯密”裕民“思想的体现和实践。

(二)平等思想

在《国富论》里斯密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才能是分工的结果,而不是分工的原因。这个观点可能是源于人与人天然平等的思想。斯密说:“就天赋资质来说,哲学家与搬运夫的差异,比猛犬与猎狗的差异,比猎狗与长耳狗的差异,比长耳狗与畜牧家犬的差异,要少得多。”斯密的平等思想,对当今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以及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三)尊重劳动者的思想

斯密是一个很重视社会伦理建设的人,对劳动者富有同情心,在《国富论》这本巨著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在叙述社会上三大主要阶级(地主、资本家、劳动者)各自的优劣时,说道:地主阶级是社会繁荣的获利者,但他们不劳而获,是个无所作为、没有前途的阶级。资产阶级在社会上最受尊重,但个人利润与社会公益相比,即使最公正的资本家也要从私利出发而不顾公益。劳动者在社会繁荣时受益不多,在社会衰退时受害最重,所以只有劳动者与社会公益联系最紧,但他们又在社会上难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四)关注劳动者命运,主张提高工资、改善工作环境

斯密认为,劳动工资的提高是由于对劳动需求的增加,而对劳动需求的增加又源于一国国民财富的增进和资本的增加。因此,工资水平与一国国民财富的发展状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以此出发,斯密对于“高工资”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把工资水平的提高视为国民财富增进的必然结果,并提出了适当提高劳动工资、改善工作条件、适度缩短工作时间的主张。

在斯密时代有一种流行的见解,认为工资的提高将使得人们减少工作时间并导致懒惰和游散。斯密一方面以上述理论分析为工具,批驳了流行观点的成见;另一方面则从国民财富增进的长远利益出发,认为过度的劳动将妨碍国民财富增进的长远利益。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著;杨敬年译.国富论[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2、亚当・斯密著;严复译.原富[M].商务印书馆,1909.

3、古典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价值论的比较[J].中国集体经济,2007(11).

4、劳动分工与经济增长:从斯密到马克思[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

(作者简介:何勤,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在读博士;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上一篇:土地市场宏观调控的成效分析 下一篇:基于DEA方法的上市银行财务指标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