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媒体拓展语文审美教育的空间

时间:2022-06-11 01:59:42

应用多媒体拓展语文审美教育的空间

摘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立体的美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力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语言美;图像美;意境美;科学适度

美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基础,语文学科包含着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美育因素,由此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成为审美教育的主阵地。语文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够发现美、表述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以及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身和投身实践的能力。

计算机多媒体为现代语文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拓展语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现代教育技术是多元化、多样化地把各种教育材料结合起来,无论是图画、视频、历史地理还是宇宙人文等都可以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力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多媒体提供的大容量知识加上教师的旁征博引会使得课堂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向学生传递出一种知性美,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一、用多媒体书写展示汉字历史,让学生体味汉字的形体美

仓颉造字刻画其形,五千年历史的汉字是一种艺术性的创造,融合了数千年的文化精髓。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汉字从象形文字到篆书、隶书、楷书的变化过程形象地展示出来。学生在学会汉字的同时,了解到汉字的历史,感受到汉字书写的无限魅力。如教学象形字“马”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看到“马”字的上半部分变成了一匹马的头和马鬃,“马”的中间部分的四条花纹变成马的四肢,“马”的后面变成了马的尾巴,一匹马就这样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接着反向演示,马慢慢演变成大篆的“马”字,再慢慢演变成小篆的“马”字,接着变成隶书的“马”字,最后变成楷书的“马”字。每一次的演变,学生的眼里都会发出惊奇的光芒,在不知不觉中,就让学生体会到了汉字历史的变迁。

二、用多媒体朗读让学生感受汉语的音韵美

“三分文章七分读”,只有美读才能把语文作品的音韵之美体现出来。所以语文教师既是教师,同时又是“朗读家”和“表演家”,但是普通的语文教师要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如果运用多媒体,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清平乐 村居》中,视频朗诵以平静缓慢的语调、恬淡悠然的基调、沉稳清晰的节奏来表现全诗,背景音乐舒缓悠扬,配图形象温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辛弃疾重返田园的愉悦心情,在脑海中再现了自然和生活的美景,欣赏到了教材中美的因素,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达到了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以此激发了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语文是语言的教学,语言之美就体现在对语言的感悟和运用上。只有把语言细化到一言一行、一字一句中才是语言教学的最大目标。学生在欣赏完语言美之后,要感悟美、运用美,让自己置身于美景之中,与文中人物、作者融为一体,方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从而实现学以致用。

三、用视频图画展现语文的情感图像美

“百闻不如一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要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只凭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是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的。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可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把教材中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成有声有色的客观世界,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文章的美。

如在《小抄写员》一文中:“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忽然发现床沿上靠近自己胸口的地方,横着父亲白发苍苍的头。原来父亲夜里就这样把头贴近了儿子的胸口,这时睡得正熟哩。”将这一段用视频制作成温馨的画面,再配上缓缓而出的课文语言,不需要过多言语,浓浓的爱子之情就洋溢课堂。学生含着热泪领悟到了爱的真谛,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洋洋洒洒的爱的感悟同时也流淌到了学生的笔尖。多媒体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赏心悦目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审美情趣以及审美的价值观念。

四、音画结合触动学生心灵,流淌出灵动的意境美

多媒体视频可展现美的意境,如在《泉城》的影像资料中,趵突泉那咕嘟咕嘟往外冒的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如同三堆白雪;漫步在趵突泉公园倾听流水般的古筝音乐,看泉旁“天下第一泉”的石刻,能让学生感受那份历史的悠久;“趵突泉”飞走的“点”,体现着古代文人文雅之中的幽默。优雅的意境,无声的文化渗透,历史与美在画面中交汇、在音乐中流淌,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伴随着泉水汩汩涌出、哗哗流淌,使学生在耳闻目染之中就获得了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

五、多媒体视频运用要科学适度

在课堂上我们要注意:多运用画面,少用电视视频。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电视视频不是更直接地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吗?但图画和视频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能启迪学生的想象力。

图画能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因为图画给出的仅是一部分画面,能让学生在现有画面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刻画出画面外的部分。而电视是最能扼杀想象力的,视频给出的图像每分每秒都在变化,学生来不及想像,只能被动地接受。视频把一些本该让学生想象的东西呈现了出来,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抽象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如在四年级上册《蒲公英》中,如果没有画面,任凭教师使出浑身解数进行讲解:“一颗种子望了望下面的大地说: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清的宝贝……”却发现学生听得并不专心,如果给学生放一段电视动画,学生精神头是有了,可看完视频就会想:“哦,原来故事就是这样子……视频每分钟会给学生展示几十个画面,整个过程学生还没来得及想象故事的发展,即种子的心路历程,视频就已经把结果告诉了学生,并没有达到语文让学生会思、会说、会写的教育目标。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激起学生的新鲜感,训练他们的技能,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但我们在借助多媒体实施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适时”“适宜”“适度”,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真正地活起来,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发出夺目的光辉。

参考文献:

1.吴淑亮.校园教育[M].华文校园出版社,2010.9.

2.黄纯国,殷常鸿.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5.

作者简介:

徐洪美,山东省平度市店子镇昌里小学教师,本科。

上一篇:英文电影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下一篇:论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