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计量与资产计价的矛盾分析及解决措施

时间:2022-06-10 02:11:27

收益计量与资产计价的矛盾分析及解决措施

[摘要] 收益计量资产计价是密切联系的,但它们之间又常常发生矛盾。当收益计量与资产计价之间发生矛盾时,现代会计优先考虑收益计量;其次考虑资产计价。由此可能产生的后果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有些数据是被歪曲的,再加上企业操纵会计信息的行为,使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不利于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 收益计量 资产计价 收益重心论

收益计量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正确确认收入和费用,从而正确计算企业的当期利润;资产计价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状况。收益计量与资产计价是会计人员所从事的会计工作的重要方面之一。在实务中,会计准则已将其固定化、规范化了,会计人员只需按部就班。收益计量与资产计价是密切联系的,但它们之间又常常发生矛盾。当收益计量与资产计价之间发生矛盾时,现代会计的解决方法是:首先考虑收益计量,其次再考虑资产计价。这样就形成了现代会计的一大特点:收益计量处于指导地位,而资产计价处于收益计量的从属地位,即所谓的“收益重心论”,由此可能产生的后果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有些数据是被歪曲的,不利于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一、收益计量主导地位形成的历史背景

笔者认为,“收益重心论”是一个历史现象,是特定经济环境及人们对其认识不足的产物。它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

在20世纪以前的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企业只编制资产负债表,而不编制利润表,因此资产计价处于主导地位。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的规模一般较小,企业的所有者(往往也就是企业的经营者)关注的是企业实际拥有多少财产、对外承担多少负债,自己的权益是多少,而将利润信息放在次要的地位;另一方面,企业外部融资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从银行取得贷款,而银行主要关心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即关心的主要是企业的财务状况,而非利润。在这一历史时期,企业虽然也计算利润,但是不是通过编制利润表的方式,而是运用以下的公式计算利润:

当期净利润=(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本期追加投资-所有者本期提款)

或:

当期净利润=(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资产-期初负债)-(所有者本期追加投资-所有者本期提款)

在本世纪初期,在主要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两大可以大书特书的变化,它们对资产计价与收益计量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了企业合并的第一次浪潮,企业经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促成了企业产权向社会化和分散化方向发展,少数产权所有者已无力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以其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短期投资收益(包括股利收益和股票增值收益),这样投资者对企业的利润信息特别关注,这一事实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确立,因此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A・C・利特尔顿教授在其著作《会计理论结构》第二章中阐述了“收益重心论”。从此利润表成了企业对外公布的法定财务报表,并跃居为第一大财务报表的地位。

与此相关的另一大历史事件是:在20世纪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市场繁荣起来,企业不再单纯从银行融资,融资形式趋向于多样化,并且企业产权趋于社会化和分散化。例如,英美两国产权结构的最大特点是股份为众多的股东所持有,自然人持股份额占公司股份总额比重一般在50%以上,产权比较分散。由于股权的分散性,每一位股东在公司股份总额中所占有的比例较小,在股东大会上的作用很微弱。这就决定了每一位股东在客观上无力对公司及其管理层施加直接的控制,特别是在公司出现危机时,无力对公司及时进行重组。同时,股东较低的持股比例,也决定了他们在主观上没有欲望参与直接控制公司,他们的主要目标是使自身短期收益最大化(包括股利收益和买卖股票所获取的差价收入)。他们客观上无力对公司及其管理层施加直接的控制也迫使他们在主观上不去关心公司的长远发展。因此这些投资者对企业的利润信息尤其关注,而将企业的财务状况放到次要地位。这也是“收益重心论”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20世纪40~50年代,收益计量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根据“收益重心论”,当收益计量与资产计价发生矛盾时,首先应考虑能否提供适当的利润信息,其次才考虑资产计价的是否适当。这就产生了收益计量与资产计价之间的矛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我国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盈利成为企业最重要的信息。一方面,企业盈利与否,不仅说明企业经营者受托管理和运用企业财产的好坏,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之一,它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利润分配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盈利的信息和许多决策有关,它为企业的有关利害集团进行投资决策、经营决策和信贷决策提供依据。因此,收益计量在我国会计实践中的主导地位也正在确立。

二、收益计量与资产计价矛盾的实例分析

传统会计的资产计价是为收益计量服务的。“就其传统的形式来说,计价是配比程序的第一步。按收益的经济意义来讲,资本的保全概念要求资产的计价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即收益可以根据这些计价整个时期增加数额来计算。从行为性观点来看,计价应使收益的计算有可能对预测有所帮助,即可作为投资模式的投入数据。”

在现行会计实务中,资产计价从属于收益计量的例子到处可见。当然在有些场合,虽然优先考虑了收益计量,但对资产计价的恰当性并没有不利影响;然而,在另外许多场合只强调了收益计量的恰当性却忽视了资产计价的恰当性。这里举几个实例作说明。

1.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和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和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虽然从稳健性会计原则或配比原则得到完美的解释,但我们不能否认其出发点仍然是首先基于收益计量的考虑,其次才是资产计价。

本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不少国家的企业普遍运用了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将近期的费用与当期的收入相配比,从而恰当地反映当期的收益。但在持续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后进先出法却低估了期末存货的价值,使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金额失去意义,不能给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实际拥有多少存货的信息。

同样,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也是贯彻了“确认未实现的资产持有损失,而不确认资产持有利得”而产生的一种会计方法,其目的仍然是为了稳健地计量收益,也正因为如此,当企业运用按类别计算成本与市价孰低时,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中可能一部分存货以市价反映而另一部分存货以成本反映,让报表的阅读者十分费解,也容易产生误解。

2.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是属于资产计价还是属于收益计量,是容易发生错误认识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固定资产由于损耗必须计提折旧,将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减去累计折旧就是固定资产的净值,因此固定资产提取折旧的行为似乎属于资产计价。其实不是如此,对固定资产提取折旧属于收益计量行为。因为固定资产提取折旧是将收益计量放在第一性的地位。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埃尔登A・亨德里克森教授认为“折旧过程的主要着重点在于预计期间费用,将其分配到产品或费用上,以与每期的收入相配比,因而其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资产负债表上的计价。”

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也是为了根据稳健性会计原则计量收益而采用的一种会计方法,但是由于加速折旧以及通货膨胀的影响,企业账面上的固定资产价值往往是明显被低估的,并不能向报表的使用者提供相关的决策信息―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

3.待摊、预提和递延项目

现行会计实务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会计原则的基础之上的。企业为了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计量收益,就应该按照收入是否取得、费用是否发生为标志确认收入和费用,而不管款项是否实际收付。这样就产生了待摊、预提和递延项目。

待摊费用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流动资产列示,递延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非流动资产列示,但实际上待摊费用项目和递延资产项目并不完全符合资产会计要素的定义,因为很难说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是属于一项“经济资源”并“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充其量只能说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可以减少未来资源的流出。但由于将收益计量放在首要地位,而降低了对资产确认的要求,因此,在现行会计中仍将待摊费用项目和递延资产项目作为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由于配比而产生的待摊费用、递延借项与贷项信息,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来说往往只会分散他们阅读信息的精力而不会对他们的决策有什么大用处。

预提费用是由某项应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项目所派生出来的,很明显它是一项特殊的负债,事实上它并不符合负债的定义。

4.待处理财产损益和特准储备物资项目

待处理财产损益按其经济性质来说,未必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特准储备物资以及在诉讼中被查封或扣押的财产可能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但在一定时期内未必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因此,待处理财产损益和特准储备物资项目从根本上说也不属于企业的资产,纯粹是由于收益计量和复式计账而产生的一个账户借方余额,由于其不能进入利润表而放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部分。

三、收益重心论产生的主要问题

收益计量与资产计价在一些场合是一致的,但在不少场合会发生矛盾。现行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将收益计量作为首先考虑的因素,而将资产计价视为次要考虑的因素,再加上企业操纵会计信息的行为,其结果是歪曲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一做法产生了以下主要问题:

1.传统收益计量所反映的收益并不全面

传统收益计量的方法之所以被广泛应用,是因为它具有其他一些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优点。但它是建立在币值基本稳定不变的基础之上的,在通货膨胀加大的情况下,这种传统的计量方法就受到了挑战。在币值稳定的条件下,按历史成本原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反映的企业经营成果基本上是真实的,因而对报表使用者是有用的。但是在币值不稳定的条件下,用历史成本计量的费用和按现时价格计量的收入相配比,使得成本不能真正得到回收,计算的经营成果信息就失去了真实性,其结果必然产生虚盈实亏,进而损害企业的盈利能力。由于传统的收益计量方法严格遵循收入实现原则,所以收益表上所反映的收益并不全面,它把未实现的资产持有损益排除在外,使收益计算缺乏逻辑上的一致性。这些信息对使用者来说往往只会分散他们阅读信息的精力而不会对他们的决策有什么大用处;另外,股东们关心的不是配比出来的收益,而是实实在在的能体现为可供分配的财富(尤其是现金)的收益。

2.收益脱离现金流转状况

传统的收益计量在会计上实行“权责发生制”原则,它运用一系列应计、递延、预提、摊销和分配等会计方法程序,使得它所反映的资金运动是理论的,没有考虑企业的现金净流量,因而没有反映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即期偿债能力、生存能力,所以是不稳健的。例如,当企业在销售成立并取得收款权时,无论是否收到货款,都必须确认收入;每个会计期末,在账面核算盈利条件下,必须交纳各种税金。但是受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这一经济条件的影响,各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盈利企业无法及时收回账款,形成呆账,但企业必须定期支付工人的工资。由于工资呈刚性及税收具有强制性,盈利企业不得不向银行贷款发放工资,交纳税款,因而,即使盈利企业也同时扮演了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双重角色。各企业间、企业和银行间形成了严重的三角债。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张,三角债剪不断,理更乱。

3.传统的收益计量包括了许多主观估计的因素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企业利润表的局限性,因为利润信息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原则基础之上的,包括了许多主观估计的因素,不利于报表的使用者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也不利于将不同企业之间的盈利信息进行比较。报表使用者要做出正确的决策,特别是作长期投资决策,更应分析评价一个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因为一个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才代表了企业运营情况、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承担的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只有这样才能对一个企业做出客观的评价。因此,企业资产计价的恰当性在一定程度上比收益计量更加重要。因此,不少学者预测,在下个世纪资产负债表会成为名符其实的第一大财务报表。

4.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既不利于企业内部经营决策,也不利于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运作情况做出正确的评判。传统的收益计量方法要求企业在期末编制会计报表之前,对某些会计科目进行调整,也就是对应收、应付和待摊、预提等进行调整账务处理。有些企业为了达到某些目的或者为了迎合某主管部门,人为地对会计报表进行“修饰”。如利用应收和预收账款科目调节营业收入;利用待摊和预提科目调节成本费用等,以调节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利润,这样,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原则遭到人为的破坏,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传统的收益计量方法难以反映企业流动性信息的真实性。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企业的支付能力。若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差,一是不能支付到期的债务而影响债权人的利益;二是不能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的支付需要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现实生活中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盈利性很好的企业却由于现金不足,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无款购入原材料等而被迫停产,甚至陷入倒闭的困境。可见,对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来说,有关企业流动性信息也是至关重要的。根据传统的收益计量方法,一些待处理项目均确认为流动资产,而待处理项目根本不是资产而是费用和损失,不具有变现能力;存货中的超储积压乃至冷背变质的部分流动性很差,甚至也不具有变现能力。显然,这样反映的企业流动性信息中有较大的虚假成分,与实际资金运动过程相脱离。

5.忽视了企业的一些战略性经济资源

对企业的一些战略性经济资源,传统的收益计量方法往往无法确认,最为典型的是自创商誉和人力资源。商誉是指一个企业的收益超过同行业一般利润水平和能力而形成的一种价值,按其形成来源可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在现行会计实务中,外购商誉可按所付成本计作资产入账,自创商誉是不予确认的。只有企业合并,存在实际产权交易的情况下,才确认自创商誉。然而,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向外界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信息。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是重要的信息质量的要求,商誉作为反映企业具有超额盈利能力的信息,如果不能及时确认或等到企业发生产权交易时再确认,既不能满足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各方进行决策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经营者正确报告受托责任的需要,无法满足相关性的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资金的重要性,然而,传统的收益计量方法却对人力资源无能为力。因此,传统的收益计量方法往往低估企业的经济资源的价值。

6.不能对一些衍生金融产品做出适当的反映

对于一些新近出现的经济活动与事项,特别是衍生金融产品,传统的收益计量方法尚无法恰当处理。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的价值不象商品的价值那样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金融资产的价值是极不稳定的,且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价格容易波动,因此按照传统的收益计量方法并以交易价格来确认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这不仅是由于金融资产和负债的价格在市场上随时发生波动,而且是由于金融资产不像工业性资产那样,要将原来持有的资产投入生产过程而转化为耗费。金融资产的耗费就是直接在金融市场上将其交换出去。盈利的取得表现为直接金融资产买进和卖出价格的差额。所以,只要当金融资产在企业资产中达到一定的比例,企业的利润也有相当部分是来自于金融资产的交易时,再按传统的收益计量方法来处理这部分活动,就十分不合理了。

四、解决收益计量与资产计价矛盾的措施

传统的收益计量方法的不足已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人们对收益计量的主导地位对资产计价的不利影响的认识还不深刻,这不利于恰当地反映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不利于引导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正确利用会计信息,助长了投资者的短期行为和投机行为。为了解决收益计量与资产计价的矛盾,本文提出以下解决的措施:

1.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保障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鉴于传统的收益计量方法的不足部分地来源于人为因素,因此,应加大《会计法》的执行力度,增强法律意识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加强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

2.优先考虑资产计价

为了克服这些不足,应重新将资产计价放到优先考虑地位。在资产计价与收益计量发生矛盾时,首先考虑资产计价的恰当性,其次再考虑收益计量的恰当性。为了向报表的使用者提供更多的有关财务的信息,可以同时使用几种计价基础,多栏式报告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和可变现净值等的会计信息。

3.补充提供反映现金流量信息

为了弥补传统的收益计量方法的不足,需要编制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对这些项目进行调整,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这样,才能揭示出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对现金流入和流出净额的影响程度,从而才能对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做出客观评价;也才能够通过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股利的能力;能够分析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也能够分析企业投资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我国财政部于1998年3月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要求企业在年末编制年报时编制现金流量表,以代替以往要求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

上一篇:浅析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定额的作用 下一篇:浅谈统计信息渠道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