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拒绝履行制度的完善

时间:2022-06-10 01:50:31

我国拒绝履行制度的完善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8-201-01

摘 要 《合同法》对拒绝履行的表示的限定词是“明确”,太过笼统,操作性不强,应通过司法解释将其具体化。应对第 108 条作限制解释,即应理解为“合同主要债务”而非所有合同义务。

关键词 拒绝履行 期前拒绝

一、拒绝履行的认定标准

(一)拒绝履行的表示

拒绝履行是通过当事人将不愿履行合同的明确意思表示完成的,在判断是否构成拒绝履行时,法律无不强调当事人拒绝履行的声明或者表示必须明确、肯定、无条件或者直截了当等,不明确或不确定的陈述;关于到期是否有能力依合同履行的犹豫表现也不构成拒绝履行。但是这种标准过分严格,不利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由于拒绝履行的检验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客观的,绝对性并不是一个基本要件。一个聪明的债务人可能会只说“我会考虑”如何如何,或者“我可能将会”如何如何。只要一个陈述能够被合理的理解为违约将实际发生,就可以构成拒绝履行,但是,仅仅有怀疑并不够。在决定是否达到了明确程度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债务人的表达本身,还须考虑所有的相关因素,比如合同的性质,周围情势以及债务人的动机等。如果债务人的履行拒绝是基于对合同的错误解释,并且显示了“不管正确的解释是什么,我都将按照我的解释来履行义务”,其拒绝履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当然一般来说债务人不会如此明确表示。如果对其意思的解释上不能得出这个结论,则其拒绝履行意思是否足够明确就可能发生疑问。如果事实显示并没有适宜的方法说服债务人了解和遵守对合同的正确解释,或者这将导致不合理的拖延,则尽管债务人可能基于善意,也应当可以满足明确性的要求。表明上看来,这种拒绝只是暂时的,可是对于债权人来说,和永久性拒绝并没有任何区别。《合同法》对拒绝履行的表示的限定词是“明确”,太过笼统,操作性不强,应通过司法解释将其具体化。

(二)构成拒绝履行的程度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美国、英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法律,因拒绝履行解除合同的权利,须达到根本违约的程度。之所以如此,在于在履行期届满之前,如允许债权人在债务人轻微违约的情形下,即可解除合同并要求损害赔偿,则会使合同应当信守原则沦为虚设。《合同法》第 94 条第 2 项之规定,基本上体现了这一精神。即在履行期限届满以前,债务人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主要义务”的,债权人才可以解除合同。此处的“不履行主要义务”,应理解为英美法中的“根本违约”,第 94 条 2、3 项规定中所使用的“不履行主要债务”、“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均应作此理解。但是,第 107 条、第 108 条的规定与 94 条之规定有明显的差异。第 107、108 条“不履行合同义务”中的合同义务的外延显然大于“主要债务”,其应该包括“次要义务”、“附随义务”等。如果允许债权人因债务人违反次要义务或附随义务而解除合同抑或是请求损害赔偿,实有违拒绝履行设定宗旨,可能导致债权人滥用权利,损害债务人的利益。因此,应对第 108 条作限制解释,即应理解为“合同主要债务”而非所有合同义务。

二、拒绝履行撤回

拒绝履行的撤回,其实质应当是期前拒绝履行的撤回,因为期后拒绝履行已经构成违约,不存在撤回问题;期前拒绝履行由于侵害了债权人的期待权,可以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的违约形态,又因为其并未构成实际违约,在其履行期限到来之前,当事人可以采取适当措施予以补救,所以当事人是否可以撤回其已经作出的预期拒绝履行的表示,理论上和实践上一般均承认在达到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拒绝履行方可以撤回拒绝履行的表示。如果拒绝履行是由声明作出的,拒绝履行方可以通过向受害人发出撤回通知宣告拒绝履行无效。如果拒绝履行是由声明以外的其他行为作出的,拒绝履行方可以矫正构成拒绝履行的情势,宣告拒绝履行无效。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对拒绝履行的撤回问题未见规定,但实践当中却经常碰见此种情况,立法上应弥补此类漏洞,可考虑在今后的《民法典》中或《合同法》修订时添加此类条款,进一步增强法律体系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以便做到有法可依。鉴于《美国统一商法典》对此问题作了全面而详细的规定,建议在我国相关法律中引入类似条文。

三、关于不得拒绝接受拒绝履行的问题

在期前拒绝履行中,非违约方可以等待实际履行的到来,继续履行自己的债务。接不接受拒绝履行是非违约方的权利,对此,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均坚持上述立场。然而实践中却屡屡出现问题。

明示拒绝履行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意思明确,债权人要求其提供担保实无必要,也不可能。默示拒绝履行是以其行为表示将不履行债务,其明确程度不如明示拒绝履行,可说较为模糊。在债权人不能肯定债务人是否构成违约的情况下,要求债务人提供履约担保,显得十分必要。一方面,债务人主观上并不存在违约的意图而债权人认为其已违约,如债务人嗣后作出履行而债权人已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则不仅破坏了二者之间的信任关系,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债务人主观上存在违约意图而债权人误解了其意思表示,认为其未违约,如事实上债务人的行为已构成拒绝履行,从而使债权人丧失了采取补救措施的机会,对债权人来实说有失公平。《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 72 条规定:(1)如果在履行合同日期之前,明显看出一方当事人将根本违反合同,另一方当事人当事人可以宣告合同无效。(2)如果时间许可,打算宣告无效的一方当事人必须向另一方当事人发出合理的通知,使他可以对履行义务提供充分保证。(3)如果另一方当事人已声明他将不履行其义务,则上一款的规定不适用。我国《合同法》第 69 条规定了行使不安抗辩权下的履行担保,对于期前拒绝履行却没有类似规定,在今后的民法典中、民事单行法以及法律解释中应该增加此类内容,以稳定民事流转秩序、提高交易效率,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韩世远.履行障碍法的体系.法律出版社.2006.

[2]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上一篇:论无因管理制度的完善 下一篇:略论裁量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