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票据保证制度

时间:2022-08-26 09:41:08

完善我国票据保证制度

【摘要】 票据是现代经济生活中重要的信用工具,为确保票据债务人到期能够履行自己的债务,增强票据的信用,促进票据流通,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票据法均规定了票据保证制度。就我国现行票据制度中关于部分保证、略式保证、支票保证、以及融通当事人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改善的建议。

【关键词】 票据;票据保证;票据法

一、关于略式保证

理论上以票据记载内容为标准将票据保证分为正式保证和略式保证,许多国家的票据法都承认略式保证的效力。如《《法国票据法》第130条第5款、《德国票据法》第31条第3款、《日本票据法》第31条第3款等,都有类似规定。我国票据法却不承认略式保证的效力,根据我国《票据法》第46条的规定,保证人必须在汇票或者粘单上记载“保证”字样,保证文句的记载式票据保证绝对必要加载事项之一,如果该记载事项欠缺则会直接导致票据保证的无效。由此可见,我国《票据法》只承认正式保证,不承认略式保证。但是,略式保证却有其存在的必要。因为略式保证人虽然在票据上明确表明保证的意思,并不宜因此推定略式保证人不愿承担票据保证责任。只要票据行为人在票据上签章就必须依其签章承担票据法上的责任,这是票据要式性和文义性的要求,略式保证人只要在票据上签名就必须向其后手承担票据责任。有鉴于此,出于维护票据权利人的利益,增强票据信用,保证票据流通的目的,应该承认略式保证的合法性。一般情况下,除出票人、背书人和承兑人的签名外,如仅有保证人在票据上的签名,则即可推断该签名者为保证人。

二、关于部分保证

纵观世界各国的立法可以发现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票据法中都规定了全部保证和部分保证,如《日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法》第30条规定:“汇票之付款得由保证人担保其金额全部或一部之支付”。台湾地区《票据法》第60条规定:“保证得就汇票金额之一部分为之”。我国票据法虽然也规定了票据全部保证,却不承认部分保证效力,我国《票据法》第50条规定:“汇票到期后得不到付款的,持票人有权向保证人请求付款,保证人应当足额付款”。我国的这种规定,在理论上和实务上都是值得推敲的。首先将保证人对部分票据金额的保证视为附条件的保证不合适;其次应当遵守意思自治原则,如果法律强制性的规定只能进行全部保证无疑是对保证人意思的一种践踏,对保证人而言过于苛刻;最后在实践操作中保证人的资力也不一定会与票据金额完全一致,如果只承认全部保证无疑会将一部分具有保证资格的人拒之门外,这样的规定并不能很好的增强票据信用,促进票据流通。在部分保证这个问题上,要尽可能的维护持票人的利益,在立法上承认部分保证的效力。

三、关于融通当事人

融通当事人是英美法系有的一类票据当事人,它是指以出借自己的名义给另一票据债务人为目的,而以一定票据当事人身份在票据上签名的人。融通票据的最大功能在于将票据的信用功能发挥到极致,其目的在于为被融通人提供信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票据法中都没有规定触通票据,但其在促进商品流通,繁荣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作用却是巨大的,也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在我国目前的票据法环境下,票据的无因性和要式性尚未得到完全的认可,尤其是我国《票据法》第10条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这都阻碍了在我国发展融通票据的进程,也是与票据行为无因性的原则相违背的,应当对其作出适当的修改或者是废除。鉴于融通票据在发挥票据信用功能上的巨大作用,建议我国“票据法”应引进融通当事人的相关规定,可以使票据在商品流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繁荣。

四、关于支票保证

在支票保证问题上,各国的票据法规定并不一致。《日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法》及《统一支票法》以及《日本票据法》对汇票、本票及支票都规定了票据保证,认为票据保证对汇票、本票、支票均可适用,《日本票据法》又规定了支票的保付制度,堪称特殊。对于支票保证问题我国学者进行大量的研究,大多数人主张支票无需保证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理由:(1)票据保证以追加票据信用为目的,只适用于具有信用证券机能的汇票和本票中,支票作为一种单纯的支付证券,不发生信用证券的作用,在支票债务上无需保证。(2)支票的付款人仅限于银行和其他法定金融机构,出票人和付款人之间以存在合伙的资金关系为前提,禁止签发空头支票,支票一般都能按时得到付款,无保证之必要。(3)我国支票的付款提示期限过短,再由第三人保证意义不大。就目前的现状而言,确实没有必要建立支票保证制度,支票作为一种信用支付工具,其必然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应建立支票保付制度。

参考文献

[1]何志红.票据保证人的抗辩权及其特殊性分析[J].时代金融.2007(2)

[2]高勇.票据保证制度立法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6)

上一篇:关于审计风险模型变化的比较与分析 下一篇: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