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建设

时间:2022-06-10 01:43:52

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建设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并实施,这种状况已有很大的改变。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作为新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数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播,已逐步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文化,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从而实现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更是引了起大家广泛的关注。

一、引导观察欣赏,彰显数学文化美育价值

数学是美的,教材是美的,人的爱美天性在青少年时期的表现尤为突出.教师应抓住这个最佳时机向学生揭示数学美,欣赏数学美、应用数学美、创造数学美,巧妙地把美育融入数学教学中,这是对美的认识的升华!笔者通过对课本中数学美的特征的挖掘和揭示,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的鉴赏和感受数学之美,激发学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目前运用数学美启迪解题灵感已成为学生的一种思考习惯,学生的思维品质明显提升,这有利于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观,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塑造完善的人格,提高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使数学课堂成为宣传美、传播美、教育美的途径,从而实现数学文化价值的教育目的。比如在学完“轴对称图形”以后,为了让学生体会轴对称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结合阅读材料《现实中的轴对称现象》给学生布置收集现实中的轴对称现象图片的作业。

二、展现知识过程,彰显数学文化科学价值

每一个重要数学知识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背景,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获得的过程来发展学生的能力。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精神等一些数学文化的精髓都依附在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创设知识产生的历史背景、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家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尽力向学生展现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的过程中,能够看到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发展的趋势,也就是能够触摸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体会到数学本身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数学发展的原动力,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这也正是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学习过程,一方面为学生学习新知搭桥铺路降低新知的学习难度,增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及其学法的迁移,引起学生的沉思:可不可以把三角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分析呢?而在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时,可用小组合作探究及多媒体演示多种切拼方法,让学生在探讨、切拼的时侯学生发现:无论哪种方法都是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并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推导出三角形的计算公式。在这一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了转化、比较、推导等数学思想方法。

三、引导自主实践,彰显数学文化应用价值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使教育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有意义的知识并非是教师手把手地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重视数学课内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自主参与,体验数学,这也是构建数学课堂文化的重要策略。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玩24点和七巧板等游戏,向学生介绍九连环、华容道等中国传统智力玩具,引导学生探究九连环的规律和不同阵式华容道的解法。还可以利用历史上经典的名题,将知识点的训练与文化的传承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再比如教学完“认识人民币”,可以开展“小小商店”的实践活动;教学完“统计”,可开展社会调查,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析比较。让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锻炼活动能力,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的结合,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体验数学。让不同的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只有将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自主参与,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

四、感悟数学精神,彰显数学文化创造价值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数学学得好的学生,其推理能力就强,阅读理解、语言表达能力都较好,这说明数学学习有利于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比如数学的推理能力,体现了演绎逻辑的可靠性、严谨性和思维方式的广泛性、深刻性,有助于学生不盲从、有条理、善思辨,在错综复杂的问题面前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能够透过现象,洞察事物的本质,揭示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办事处世时头脑里总有一个条理清晰的树形图,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数学是人类理性精神得到最充分发挥的领域。阿基米德在临死时还对敌人说“不要破坏我的图”;笛卡儿为解析几何的创立思索了十九年;陈景润为解析“1+1”奋斗了三十年;数学家们解决费马大定理拼搏了三百多年……可见数学的理性精神对人内心世界的发掘与对人生价值、人生理想追求的倡导,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总之,我们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在承认和弘扬数学工具价值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的文化价值。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藏的数学文化的素材,让学生接受它的熏陶。通过渗透数学文化的教育,使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使学生的人格品性的得到教育,使学生的数学素养真正得到提高。

南国的第一场雪

福建省安溪县感德镇槐植小学四年级 陈梅婷

鹅毛大雪在空中翩翩飞舞,这是人们印象中冬天。可在南方冬天只有看不完的枯枝败叶。下雪是我们梦寐以求又遥不可及的事。

终于盼到这一天了。早上起床,便看见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雪花像一只只纯洁无瑕的天使,从天国来到人间,给予我们幸福与快乐。

我来到学校。下课时,操场上人声鼎沸,同学们一个个欣喜若狂,兴致勃勃地来玩雪。因为是小雪,所以不可以像北方一样堆雪人,打雪仗。不过,同学们仍然兴高采烈,并想出了各种各样新形的玩法:有的同学捧着纸张,小心翼翼地接住它们;有的同学在雪中舞蹈;有的当起了春天的使者,用嘴里的暖气来融化雪……

雪姑娘更开心了,它把整个学校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我豁然开朗,整个心都变得像雪一样纯洁。乒乓球桌装上了白色绵袄,上面还有闪闪发光的“钻石”――冰。虽然是天寒地冻,可心暖暖的,那快乐的样子就不言而喻了。

上课了,同学们意犹末尽,依依不舍地回到教室,外面的世界模糊不清了,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课,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了,那雪,渐渐变成了万紫千红的春天…… (指导老师:郑志杰)

上一篇:如何优化幼儿识字教育 下一篇:吴以岭教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