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丢失的第二次爱情

时间:2022-08-02 10:45:43

不该丢失的第二次爱情

老年人同年轻人一样,拥有自由恋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本期情感天空栏目讲述几个真实的老年再婚故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希望能给老年朋友以借鉴和启示。也希望广大读者就此问题给本刊来稿发表自己的看法。

蕾是我的中学同学,大眼睛,高鼻小嘴,皮肤很白,高挑丰满,是个不折不扣的美人坯子。而且她的能干,绝不是一般女人可以望其项背的。大家都还骑自行车上班的时候,她就已经有了一辆进口“乌诺”汽车,自己开着满街跑。那时她已经40多岁了。

她善于交际,和许多场面上的大人物都很熟络,商界的――国际名牌服装商、意大利家具商、国际名牌汽车的中国首席代表,某德国暖气的老板、某海鲜连锁餐厅的董事长等等;政界的――全国政协委员、港台名流、国家大报总编辑、各类局部级干部……我真的很佩服蕾的魄力和活动能力。但是她同时也很善良,是个好妻子和好母亲,因此才能和我这种比较木讷的“良家妇女”成为好朋友。

我也是中学毕业20年后才又遇到她,闲谈之中得知她的前夫已经病逝,他曾是北大研究生,做文化工作,大蕾8岁,留下一个女儿在上高中。同学一场,我便热心地给蕾张罗找个伴侣。

事情就这么鬼使神差,第二天我回办公室随便一说,手下工作的小姑娘马上应道,她的同学正在为自己副局级的上司找爱人,一问年龄,恰好大蕾8岁。也是“”前的大学生,于是有一搭无一搭地约了个日子,两人在一家高档的海鲜酒家见了面。我并不认识他,也没有其他中间人,是拿报纸作“暗号”接上头的,才算是第一次见到了对方老穆。他看上去很沉稳,皮肤微黑,着一身灰色西装,挺有风度。他们见面后,我便知趣地提前撤离了现场。

事后蕾说“初次审核过关”。对方也很满意。

圈里人立即议论开了,说老穆这个地位和模样,多少人给他介绍,大楼里那些小姑娘暗恋他的也不少,可是老穆一律不心动,居然萍水相逢就看上了蕾,也许这就是有缘吧。

从蕾那里得知,老穆的前妻也是病逝,是同校毕业的翻译,二人感情很好,第一次见面,老穆几乎都是在谈前妻,为此蕾多少有些不快。我告诉她,这正说明老穆的专情和在感情问题上没有心计,是值得信赖的人。

至此,我这个大媒不费吹灰之力宣告成功。

以后蕾和老穆亲密交往,感情很好,蕾总开着自己的小车去接老穆,然后一起去吃饭。据说老穆烧一手好菜,待人仁厚温和,总送给蕾贵重的礼物。每次蕾见我都要说:“我得请你这个大媒吃饭。”幸福之意溢于言表。而蕾的外貌姣好、善于攻关,精神独立的知识女性特点也颇被老穆欣赏。

但是:他们为什么迟迟不结婚呢?双方都有不下100多平米的房子,也没有什么经济问题。这个疑问在我心头萦绕多日,终于忍不住问蕾。蕾迟疑良久说:双方的孩子都有障碍,等等再说吧!

这一等就是5年,中间老穆有了升迁,官爵更大了半级,新分了很大的房子。蕾凭自己的关系网帮他张罗:地板、家具、暖气……然而婚期仍然遥遥无期。慢慢地从蕾处得知:她自己的女儿性格内向,根本不接受这个爸爸以外的男人,老穆一来,就躲进房间再不出来。或者直接向母亲宣布:我在家不许他来。蕾心疼失去父亲的女儿,不想强求她。而老穆自从夫人去世,对女儿也百般迁就,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那孩子花钱如流水,男朋友,老穆从来不说一个“不”字。有一次,她竟然在超市里私藏商品,被保安抓住。还是能干的蕾前去解围,赔了款,说了一箩筐好话,总算把孩子接回家来。结果老穆仍然护着女儿……如此这般,二人的感情自然亮起了红灯。

突然一天,蕾来电话,说和老穆分手了:“不成就算了吧,别耽误人家。”蕾这样说。

也就是过了一个星期的样子,蕾又来电话说:“老穆结婚了。”

我简直不敢相信,怎么会这么闪电?蕾说:“他随便找了一个没什么文化的女人,身体还有微残。也许是老穆老了,需要有个人照顾。我不是那种类型。我在社会上太能干,老穆总觉得有压力。”

我以为这段故事到此可以画上句号了。但是,不出两个星期:蕾又来找我,带来了惊人的消息:老穆的新夫人自杀了。原来老穆的新夫人独自出走好几天找不到人,最后警方接到报案,她已经在北京一家小旅社悬梁自尽。到底为什么?大家无从知道。是因为老穆根本就不爱她?或者是老穆女儿对她百般刁难?据蕾分析,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那女孩容不了一个白领阶层的蕾,怎么又能容得了一个家庭妇女型的残疾后妈?据说这个后妈把自己的积蓄给这个女孩花,才换来了和老穆结婚的成果。但是婚后仍然和老穆的女儿难以相处。

后来的事情更加黯淡,蕾说她不可能再去和老穆破镜重圆,他这么快就结婚伤透了她的心。而老穆因为工作不顺利,也从岗位上退下来,彻底进入孤独的退休生活。

我这个“热心”的媒人,一直在思忖一个问题:我做错了吗?不该帮这个忙吗?他们两个人真的不合适,不相爱吗?都不是,只能说,他们都过不了子女关,在处理孩子问题时,都不够明智。特别是老穆,男人容易固执。结果两个孩子生生断送了父母的第二次幸福。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有爱的感觉,又亲密交往5年,这在年轻人当中也很不容易,人非草木,更何况是年过半百经历半辈子风雨的人?

他们就这么默默地结束了。这个故事是不是代表了一批中老年人第二次恋爱的困惑呢?但愿我们能从中领悟一些什么道理――一味放任迁就前妻前夫的孩子,显然不可取!草率成婚则更加酿成悲剧!

上一篇:该不该和子女朋友明算账 下一篇:石材产业的莱州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