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的演奏技巧分析

时间:2022-06-09 04:08:30

钢琴改编曲《夕阳箫鼓》的演奏技巧分析

【摘 要】钢琴这一西方乐器传入我国百余年,从无到有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在这期间,中国的作曲家们将中国民族、民间的音乐曲调与西方传统的作曲技法结合起来,把中国传统音乐的音调移植到钢琴上,经过不懈的努力,创作出一首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由古曲改编的钢琴音乐作品是整个中国钢琴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改编曲以其浓郁的民族韵味、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刻的美学内涵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关键词】钢琴;改编;演奏

钢琴于19世纪上半叶传入我国,直到20世纪初,中国人才有了自己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纵观我国的钢琴音乐作品,我们发现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主要分为改编曲和独创曲两大类。其中,中国钢琴改编曲是整个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编曲依据原曲曲调创作,旋律清晰流畅,和声丰富,民族色彩鲜明,音乐表现注重音乐的意境和内涵。

一、古曲的原型及改编曲的创作背景

《夕阳箫鼓》原是一首琵琶文曲,在流传过程中多次更换曲名,如:《浔阳夜月》、《浔阳琵琶》、《浔阳曲》等等。乐曲的曲名最早见于清・姚燮(1805―1864)的《今乐考证》。

钢琴曲《夕阳箫鼓》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于1972年参考了多种版本的琵琶曲谱、合奏改编谱以及音响资料,取其精华,将此曲改编成为独立乐章的钢琴独奏曲。

二、改编曲《夕阳箫鼓》的结构及演奏技巧分析

(一)乐曲结构

改编后的钢琴曲共分10个部分:引子、主题、七个变奏和尾声,以五声商调式为基础,保持了原曲的音乐形象与古朴、典雅的风格,保留了原琵琶曲的基本结构――自由变奏曲式,但在曲式结构上做了较大的压缩,使其比原曲更加精炼紧凑。

(二)演奏技术分析

第一部分:引子“江楼钟鼓”(1―8小节)

音乐一开始好像是从远处传来的鼓声。在弹奏中,同音反复要弹的均匀、清楚,手指积极,下键快,力量在指尖集中。之后,右手的琶音好像是光波在水面上闪过,左右手由慢到快交叉弹奏出不同节奏的四五度叠置的和弦,模仿了琵琶的音响。在演奏时,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弦在同音反复时,音与音之间的连接不要有痕迹。第3小节,左右手的和弦琶音在弹奏时,音色处理要细腻。第6小节的一串长音,手指在弹奏时一定要积极,要连贯,有颗粒性。

第二部分:主题“月上东山”(9―21小节)

此段的主题旋律委婉如歌,线条柔美,音乐呈现出一幅夕阳西下、余辉未尽时的春江景色。在弹奏时,手指的触键面积要大一些,整个手臂的力量送到指尖。左手的伴奏要轻,要连贯。右手的琶音的音色要清逸,好像是从远处传来的声音一样。

第三部分:变奏一“风回曲水”(22―33小节)

这部分的速度比前一部分稍快,情绪上也较活泼。旋律在高音区清晰的奏出,音色明快、活泼。左手以快速的三十二分音符为伴奏织体,模仿古筝中流动的琶音,在弹奏时,声音要均匀、清楚,有流动的感觉。

第四部分:变奏二“花影层叠”(34―47小节)

在散板中,右手旋律由疏到密,旋律中第一次出现了F这个音,音响效果非常新颖。左手采用了琶音和弦作为伴奏织体。在弹奏中,右手的音干净、利索,颤音要和前面的音连接紧密。左手模仿琵琶的定弦,声音流畅。

第五部分:变奏三“水深云际”(48―72小节)

此段一开始左手的五度音程在低音区进行,模仿古琴弹奏时的空泛的声音;右手的旋律音调较为平稳。第55小节的旋律,情调质朴、醇厚、深沉。在弹奏时,左手要和右手弹奏的一样清晰。第60―63小节,右手连续后半拍在高音区奏出颤音,左手在原有的五度低音外,又加上了一些中音区的三十二分音符,使音乐形象更加立体、丰富。在演奏时,要注意各个音区的音色变化。

第六部分:变奏四“渔歌唱晚”(73―97小节)

这个段落很有特色,新的旋律以“连环扣”的旋法写成。右手旋律在每一行的第三小节开始都休止半拍,左手跨越右手弹出一个俏皮的双音,好似木鱼的敲击声一样。它的出现,好像是一个小小的停顿,增添了音乐的板眼感。第4小节的琶音清晰流畅,使音乐增添了许多轻松、欢乐的气氛。第81小节,左右手相差纯四度,同时奏出相同的节奏型,使旋律有一些复调式的感觉。第94小节处右手的切分节奏,增添了旋律的弹性和动力。

第七部分:变奏五“回澜拍岸”(98―115小节)

这一段的速度都是由慢到快的,慢起渐快这是中国传统的节奏类型。在弹奏时,音乐连续,声音集中,速度由慢到快,力度由弱到强。手指的力度要控制好,右手的装饰音干净、清晰;左手的“琶音和弦”一气呵成,注意力量的转移,突出旋律音。在六连音处,要把第一个音强调。

第八部分:变奏六“桡鸣远濑”(116―135小节)

这部分曲调悠扬、华美,全部使用的是十六分音符的六连音,左右手从同一个音开始,先右手向上后左手反向向下构成八度加五度的旋律。弹奏时,每拍的第一个音是旋律音,双手衔接好,手指贴键,每一个音弹得均匀、清楚。

第九部分:变奏七“乃归舟”(136―195小节)

这是全曲的高潮段落,以136―149小节的旋律为基础,由低到高在不同八度的音区上进行模进,重复两次。在演奏时,声音集中,把大臂的力量送下去,手指的落键要准确,三个音区的音色要有变化。第184小节,旋律跑到了左手上,用八度的形式来再现音乐的主题旋律。演奏时,八度要弹的有气势,有力量,右手清晰、流畅,似流水一样。

第十段:尾声(196―完)

左手旋律再一次把主题音调奏出,并向低音方向慢慢的扩展,右手是三十二分音符的五连音,五度加八度向高音区扩展。然后用颤音、倚音、琶音把旋律加以装饰,速度逐渐减慢,力度逐渐减弱,音域逐渐拉宽,情绪也逐渐平和下来,双手在反向的琶音中结束了全曲,给人们留下无尽的遐想,回味无穷。

钢琴曲《夕阳箫鼓》是众多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不论从标题还是旋律,都是被广大人民所喜爱、熟悉的。在改编过程中,作曲家不仅仅是简单的移植,而是将中国古典音乐单线条的思维方式钢琴化、多声化,使古曲的韵味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在钢琴艺术的世界里,中外优秀的作品数不胜数,由古曲改编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改编只是一种途径、一种手段,是沟通中西钢琴音乐艺术融合的桥梁。既要体现民族音乐的回归、再现,又要发挥钢琴本身的优势,以便人们通过钢琴来熟悉中国的传统音乐。

【参考文献】

[1]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2]童道锦,孙明珠.钢琴艺术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谢红.钢琴曲《夕阳箫鼓》艺术手法探微[J].中国音乐,2003(04).

上一篇:城市社区物业管理发展思路探讨 下一篇: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