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交际互动教学的特点及实施策略

时间:2022-06-08 08:59:03

英语交际互动教学的特点及实施策略

摘要:英语交际互动式教学是一种以教材为线索,通过教师与学生互为教学活动主角,互相交流信息,来实现学生听、说、读、写英语能力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教学是语言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必须做到学习者的参与,师生的合作,情感的交融,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关键词:交际互动;特点;策略

一、英语交际互动式教学的特点

1、明确的目的性

英语交际互动式教学是以社会语言学为本,即语言是学习的工具,而不是学习的终点,外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某种社会活动需要,如借助外语来完成某项任务,或摄取以本族语为媒介难以捕捉的信息。因此,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就不应该只重视零碎的词汇、语法规则的讲授或句型的反复操练,而轻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2、过程的互动性

英语交际互动式教学的互动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包括心理、身体、情感等方面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双向活动,具有角色互变的特点。英语交际互动式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换位。

英语交际互动式教学课堂信息输入量大,学生接触、操练语言的时间增加,自然会减少教师讲话的时间。这就使教师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由“主导”变为“从旁指导”。虽然教师讲授的时间减少了,但是他们组织课堂教学的任务却增大了。道理很简单,把全班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让他们多说多练,当然要比站在讲台上照本宣科难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同时教师的备课量相应增大,因为要想上好这样一堂课,在备课时必须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来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同时,在教学中,只有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启发、诱导每位学生都参加活动。

在课堂上,教师仅仅是导演,教学的成败在于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他们的注意力。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用饱满的教学热情、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教师还可以多鼓励学生,并作为学生的一员参与学生的活动,这样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自然和谐的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积极性及学习自觉性都随之提高,学习效率也必然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电教设备、直观教具、实物、图片、简笔画等手段创造语言交际情景,加上必要的表情、眼神、动作,语音、语调的变化使讲解变得生动,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听讲的时候,就是动眼、动耳的过程;他们积极的思考、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候,就是动脑的过程;每个学生踊跃地参与各种游戏活动的时候,就是大量地动口、动手的过程。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身心也一直在参与,教师从学生输出的反馈信息中,及时调整活动内容、速度,不断地调整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可以保持学生“动”的活跃程度。

3、组织形式的多样

(1)、模拟情景

除了自然的语言情景,教师还可以想方设法为学生设置模拟的语言交际情景。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直观教具、实物、幻灯、图片、简笔画等方式把学生置于种种语言情景之中,为学生的语言交际提供“场所”。由于这些模拟情景等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所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牢牢掌握学习要点。

(2)、角色和短剧扮演

在英语教学课堂上设置一个个情景,让学生扮演情景中的角色,各角色的对白便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了。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学生学会“进入”各自的角色去同别人交谈,去理解对方的谈话,而不是再简单地学着别人说话。这种教学方法的结果是:学生不但学会了语言,而且学会怎么使用语言。

4、内容的广泛性

由于英语交际互动式教学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主讲转化为师生互为教学活动主角,互相交流信息。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势必改变以往把范围局限于某课内的做法,往往是以教材为主线,根据学生的承受能力来定范围,常常是在学生可承受的范围内尽量增多输入内容,而且体裁范围广,包括各种语言变体。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对教材内容有补充作用的,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课外收集资料才能完成的作业。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定一些难度略低于教材内容、题材广泛且趣味性强的补充材料让学生课后阅读。

5、方法的灵活性

英语互动式教学,以交际法教学为主要指导原则,并博采了其它教学法流派之长。如:在学生可理解和承受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是自然法教学流派的一大特点。如在游戏的设计中采用了情景法的情景设计;直接法的直观教具、挂图和演示动作;结构法的句型操练;翻译法的朗读、翻译;认识法的以学为中心的原则,听说法的以听说领先、兼顾读写的原则。

二、英语交际互动式教学策略

1.积极参与策略“互动”必须“参与”,只有“参与”才能“互动”。“参与、互动”是学生实现学生主体性的有效落脚点。(1)全员参与。课堂教学中,让每个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根据个人的水平差异,设置不同的问题,通过个体学习形成全员参与。同时要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人人参与、互动交往的生动局面。(2)主动参与。要创设吸引学生参与的良好情境,让学生有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让学生有话敢说,有问题敢问,有疑敢质。(3)差异参与。没有差异参与就没有全员参与。参与的要求要灵活,形式要多样,评价要因人而异,这样才能调动参与者学习的主动性。

2.情感交融策略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学习的动力之一。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师生互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师生沟通的主要渠道,爱是师生关系的核心,爱是学生的基础心理需求。课堂气氛的好坏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参与程度。老师要做到亲切和蔼,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2)人格平等。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关系。应该相互尊重。特别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为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创造条件。(3)教学民主。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老师应持有开放的态度,开放的观点,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不同观点和意见。

3.人际合作策略课堂教学的环境,主要是人际交往的环境,合作的人际交往关系是教学互动的又一个必要条件。没有人际合作,就无法实现和谐的“教学互动”。(1)语言合作。师生在用英语交流时,应相互都能理解,达到真正沟通的目的。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要浅显易懂,运用表达技巧来增强表达效果。(2)环境合作。利用课堂上学生的座位排列,尽量创造条件,让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多进行交流。(3)个群合作。目前课堂教学活动虽然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但群体之间互动较少,这不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和集体教育力量的发挥,教师应通过英语对话的朗读、课文热点问题的讨论等方面,来促进群体之间的交往。

总之,无论教师运用哪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都不仅仅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认识自我,激发内在发展的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个体价值。

上一篇:试论互动式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情境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