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打开中年级写作之门

时间:2022-06-07 08:45:24

经典阅读,打开中年级写作之门

一、 亲近身边的经典,就地取材,掌握基本的写作模式

经典的力量不仅来自课外名著的阅读,来自名家名篇,更直接来自于课文。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谋篇布局,它对初学写作者都有着很好的借鉴与引导作用,也是教师指导写作的极好素材。苏教版语文三年级课本中《北大荒的秋天》《荷花》《槐乡五月》《石榴》等课文就是很好的例子,教师抓住关键词句让学生品读文章,进行句式训练,初学者是很容易习得的。以下面这个习作片段为例:

春天到了,杨树的绒毛满天飞。小草给大地穿了一件嫩绿的衣裳,仿佛是一片绿色的海洋,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鲜红的月季花、紫红的喇叭花和金黄的油菜花在春风里竞相开放,都露出了快乐的笑脸。(《春天的新发现》)

片段中的“躺”字用得尤为传神,其实是由《北大荒的秋天》一课中,小河“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借鉴而来。草地像绿色的海洋,躺在大地的怀抱中,描绘出了宁静又不乏生机的早春景色。而“鲜红”“紫红”“金黄”等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又和《小露珠》中一组排比句的颜色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

很显然,在阅读过程中,课文写作技法的引导对三年级学生的写作是有很大帮助的。再如下面写油菜花的句子:

不一会儿,我就被它那迷人的香气熏醉了,傻乎乎地躺在田埂上不想回家。(《家乡的油菜花》)

“熏醉”和“傻乎乎”让人一下子就能想到《槐乡五月》中外乡孩子对槐乡的喜爱之情,这些都是句式的借鉴与模仿。有的学生甚至在一篇文章中借鉴了多篇课文的章法技巧,下面是一个学生在《家乡的栀子花》一文中,描写栀子花盛开形态的两段文字:

①每年六月,南京都有成千上万的栀子花在校园里、道路旁、山坡上、小河边,以及小区内开放。

② 香气是洁白的栀子花散发的。凑近一看,有的还是被绿色所包裹着的花骨朵儿,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迫不及待想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有的才展开一圈花瓣,看上去像刚刚进入轨道的卫星;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吸引了无数蜜蜂前来解馋。

文段①有《北大荒的秋天》中写榛树叶子的影子,文段②和叶圣陶的《荷花》写法相似。由此可见,将经典的课文作为写作素材,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是大有裨益的。学生不仅能初步接触到写作的基本章法,更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从中获得写作的信心。

当然,经典的力量如果仅仅靠课本来承担和完成,经典价值的内涵和外延都过于狭窄了。在三年级写作的启蒙阶段,大量的课外经典阅读与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在整个三年级阶段,我带着学生读了大量作品,并做了一些摘抄笔记,从动词的连贯准确使用、景物描写的优美与感染力度、心理描写的真实细腻、对话的生动丰富等等方面进行了指导。以“叙事”和“抒情”为主要教学目标,力求做到学有所得,写有所获。

二、 感受经典中的故事,化虚为实,训练扎实的叙事能力

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把事写明白、过程讲清楚是最基本的要求。但三年级学生容易记流水账,在语言的连贯性上更是不尽如人意。怎样才能化虚为实呢?我认为可以从动作的训练入手。实实在在的动作,既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又可以使人物的形象立体化。所以,写事的过程中,动作的连贯和准确是我指导三年级学生写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1. 写出动作的连贯性和准确性,是叙事生动的基本技能。鲁迅先生有一篇经典散文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雪地捕鸟”的那段文字,给许多学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品读的过程中,我有意引导学生将每一个动作外化出来,体会每一个动作的不可替代性,即准确性。由此,学生的语用能力得到了锻炼,写作中准确运用动词的意识得到了强化。如接下来的片段:

从腊月开始,大家就在为新年做各种各样的准备:打扫卫生,擦拭门窗和家具,翻洗衣物。妈妈从超市买来一盒盒瓜子、糖果,一箱箱水果……样样都不能少。其中最辛苦的就是做各种传统食品。在我的家乡,人们会炸好豆腐和肉圆,煎好蛋饺,蒸出一笼笼的团子,煮出满满一锅的茶叶蛋……这些食品可以在春节期间用来招待亲朋好友。(《过春节》)

“打扫”“擦拭”“翻洗”已经是很具体的动作了,再加上“做”“炸”“煎”“蒸”“煮”等一系列动作,短短几行文字表现得生动活泼、绘声绘色,将人们过春节的忙碌与热闹展现得淋漓尽致。又如:

端午节前夕,妈妈去超市买了许多新鲜的芦苇叶,先放在冷水中浸泡,然后放入锅中煮熟,再把芦苇叶卷成漏斗状,接着在漏斗里先铺上一层米,再放入白砂糖、肉、红枣等食用材料,最后再铺上一层米,用一片叶子把漏斗口包住就行了。(《端午粽飘香》)

文章将包粽子的整个制作过程详细而具体地写出来,动作连贯,用词准确。可见,学生在三年级已经能够将事情的过程写具体、写清楚了,而将事情的过程写具体是写作中的一个难点。从写作的起始阶段就让学生有连贯性、准确性的意识,并慢慢培养这种能力,对于今后的写作是有很大帮助的。

2. 品味动词的多样性,是叙事生动的点睛之笔。所谓见仁见智,每个人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我和同学们品读《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三调芭蕉扇动作的精妙与传神。围绕一个中心,将动作连贯而准确地写出来,也是中国传统文学的精髓所在。在一年多的训练中,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在习作中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生动传神的动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以下三个片段写的都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1》“孙小圣到此一游”。其中有一组图是孙小圣爬到柱子上写字。

① 孙小圣见此地风景秀丽,便“嗖”的一声爬上了柱子,用腿夹住一根柱子,拿出一支笔,在上面写下了“孙小圣到此一游”几个大字。

② 孙小圣跑到凉亭前,用脚钩住其中一根柱子,快速地爬了上去。然后,他掏出一支毛笔,歪歪扭扭地写了七个大字。

③ 他回头一看,发现孙小圣正用腿和尾巴缠着一根柱子,拿着毛笔……

三个学生在各自的习作中用了三个不一样的动词,各有千秋。“夹”可见用了极大的力量,很稳妥;“钩”可见猴子的机灵调皮,动作迅速;“缠”又写出了猴子身体的柔软,着力点在尾巴上,各有各的精妙之处,叙述也更加生动了。

三、 品味经典中的情感,感受抒情在文学中的魅力

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经典文学作品,在抒情上也对学生的文学能力进行着多方面的启蒙。在品读文学作品时,我也给学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并给予了一定的品析与引导。不少学生能学以致用,初步感受到了文学经典中依附于叙事的抒情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例如:

我拔出一个春笋,发现它的外皮又硬又脆,像一片翠绿的玻璃。仔细一看,哇!从嫩绿色到深褐色,有明显的渐变,上面还有一些黑色的点,也许是大自然在上面挥洒的墨汁吧!(《春笋》)

“翠绿的玻璃”的比喻既鲜活又具有美感,让人耳目一新。黑色的斑点被想象成“大自然在上面挥洒的墨汁”,想象大气,又不失韵味。这些生动的比喻、细致的描写,无不流露出小作者对春天新生的竹笋的喜爱与好奇,耐人寻味。

吃完晚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出门去散步。小路曲折蜿蜒,两旁的绿树静静地站着,没有一丝风,两只黑色的乌鸦在草丛和树林间追逐,好像一对要好的朋友在玩游戏。傍晚金灿灿的阳光笼罩在前面的楼房顶上,非常好看。

这是一段傍晚景物的描写。无风、静k,乌鸦,静中有动,夕阳无限壮美,这一段文字很好地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将一家三口傍晚散步时的闲适、幸福写得淋漓尽致,非常具有抒情散文的特点,这也是学生在大量阅读后厚积薄发的结果。

大家请记住:麻雀是我们的朋友,不是我们的敌人,我们不能伤害它们。我希望麻雀那娇小的身躯能活跃在林间、田间,它们清脆的叫声可以一直回响在我们的耳边。(《保护麻雀》)

呼吁大家保护麻雀的这个结尾,小作者运用抒情的笔触,将自己的美好愿望通过对麻雀生活安定美好的描绘表达了出来。

从以上几个片段来看,对于三年级起始阶段的习作,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技巧与规则,并能朝着更高目标发展。除了课文的经典范例以外,课外经典的大量阅读和学法指导也是功不可没的。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御窑小学)

上一篇:游戏,让习作如此好玩 下一篇:纸上行行字 心中点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