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质量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

时间:2022-06-07 05:20:18

中国环境质量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

摘要:文章选取划为自然保护区的国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例为环境质量的变量。保护区占比作为度量环境质量的指标有其特殊优势。利用中国各省1993~2014年自然保护区面积的历史数据,文章通过计算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 系数对中国保护区占比地区差异进行测算,并基于收敛的横截面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保护区占比的收敛性。

关键词:环境质量;自然保护区;?茁收敛;?滓收敛

一、 引言

经济收入(产出)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收敛性一直是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经济收入(产出)和环境质量都是影响人们福利的重要方面,在经济收入超过一定的阈值之后,人们对环境质量会越来越重视。因此,继经济收入(产出)收敛性研究之后,研究者将关注点转向了环境质量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收敛性问题。跟随和参考国外研究,在这一研究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内文献,例如许广月(2010)研究了中国1995年~2007年省际碳排放的收敛性,研究表明中国人均碳排放量存在条件收敛,同时东、中和西部存在俱乐部收敛;刘亦文等(2016)构建并测算了各地区的污染物排放强度这一综合指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国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地区差异及收敛性,研究表明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污染物排放强度存在 收敛,但各地区的污染物排放均不存在明显的绝对 收敛,在引入相关控制变量后,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均存在明显的条件 收敛。

环境问题的多面性使得构建类似于GDP这样的综合性指标来反应环境质量困难重重。现存的国内研究一般都选取人均或单位GDP污染物排放或碳排放等流量变量作为环境质量的变量。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选取划为自然保护区的国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例(以下简称保护区占比)为环境质量的变量。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现场)保护生物、文化和历史多样性的最有效方式之一。自然保护国际联盟将保护区定义为陆地上或海洋里用于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文化资源的专门区域(IUCN,1994)。相对于人均或单位GDP污染物排放或碳排放,选择保护区占比作为环境质量的变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其一保护区占比是一个存量指标,它具有累积效应和饱和水平,因此将渐进收敛于一个稳态,它更能反映环境问题的累积效应和滞后效应;其二环境质量具有公共品的属性,在人均或单位GDP的污染物排放或碳排放降低的情况下,污染物或碳排放总量仍可能不变甚至增加,而真正影响人们福利的是总量而不是人均量或排放强度,人均或单位GDP的污染物排放或碳排放不是环境质量的精确变量;其三污染物的排放或碳排放受到资源能源价格变动引起的技术变动和经济周期这两个外生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而自然保护区的设置受这两个外生因素的直接影响很小,自然保护区的设置主要是政治决策的结果,反应的是人们对环境质量和其他公私产品或服务偏好的变化以及政府对这种偏好变化的回应,因此保护区占比更能有效反应人们的环境质量需求和政府的环保政策。

本文将参考Bimonte(2009)关于保护区占比收敛的研究方法,收集中国28个省区市1993年~2014年自然保护区的历史数据,对中国各地区保护区占比是否存在 收敛和 收敛展开研究。

二、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 研究方法。

2. 数据来源与处理。所采用的数据集覆盖1993年~2014年这段时期。之所以选择1993年为初始年是因为从这一年开始才有各省份的保护区面积统计数据。1997年重庆从四川划出去,我们无法得到1997年及之前重庆和四川的保护区面积数据,因此这两个省市没有包括在样本中。海南大部分领土是海洋,有大量的海洋保护区和海岸保护区,与其他省份有很大不同,因此也被排除在样本之外。

各省份保护区面积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环境年鉴》。自然保护区有部级、省级、市县级三种,本文所指的保护区包含这三种。各省陆地面积数据来自于国务院网站公布的各省陆地面积。之所以选择陆地面积数据是因为大部分的经济活动都是在陆地上进行的,将一部分土地划为保护区意味着放弃该土地经济发展的功能,面临着权衡取舍;大部分省份只有陆地部分,选陆地面积更具可比性。我们用保护区面积除以陆地面积得到保护区占比数据。

本文借鉴王小鲁和樊纲(2004)的区域划分方法,将研究样本中的28个省份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包括京、津、冀、辽、沪、江、浙、闽、鲁、粤10省市;中部包括晋、吉、黑、皖、赣、豫、鄂、湘8省;西部包括蒙、桂、黔、云、藏、陕、甘、青、宁、疆10省区。

三、 经验研究

1. 全国和各地区的保护区占比统计特征。比较全国和各地区在1993年和2014年的保护区占比平均值,我们可以发现:在1993年,东、中、西部地区保护区占比的平均值依次为2.07、2.88和6.52,东部和中部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保护区占比远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在2014年,东、中、西部地区保护区占比的平均值依次为8.76、7.88和14.02,东部和中部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保护区占比仍远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在1993年~2014年保护区占比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包括、新疆、辽宁、吉林四个省区,保护区占比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包括北京、河北、山西、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贵州、陕西、宁夏14个省区市。

2. 收敛分析。

(1)整体分析。本文使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 系数三种方法,分别测算1993年~2014年地区间保护区占比的总体差异,以相互验证。为了更直观地呈现研究样本区间内中国地区间保护区占比差异的变动趋势,我们将计算出来的各类系数绘于图1。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各地区保护区占比的差异一直都比较显著。从图1也可以看出,用三种系数表示的各地区保护区占比差异变化趋势基本相似:用三种系数表示的各地区保护区占比差异在2005年之前呈快速缩小的趋势,在2005年之后基本稳定。通过考察各地区保护区占比的历史数据可以发现,西部地区各地的保护区占比初始值都比较大,东、中部地区各地的保护区占比初始值都比较小。在2005年之前全国各地的保护区占比都呈现出增长趋势,但是东、中部地区各地的保护区占比增长速度比西部地区快很多,这导致全国各地区保护区占比差异在2005年之前呈缩小的趋势。在2005年之后全国各地的保护区占比都比较稳定,与之相对应,在2005年之后全国各地区保护区占比差异基本稳定。

从整体上看,保护区占比的差异随着时间趋向于变小,即存在 收敛。收敛过程是统计显著的。保护区占比的横截面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 系数都显示保护区占比的差异在下降:变异系数从1993年的1.36下降到2014年的0.76,基尼系数从1993年的0.57下降到2014年的0.38, 系数从1993年的1.45下降到2014年的0.68(见图1)。其中基尼系数随时间而趋于下降还说明在环境保护上的不平等在减小。

(2)区域分析。以变异系数为例来说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保护区占比的变化趋势,探讨各大地区内部本身的保护区占比的收敛性及三大地区之间的横向比较。我们计算了1993年~2014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隔年的保护区占比的变异系数,将三大地区变异系数的变化趋势绘成图2。

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从三大地区保护区占比的变异系数的横向比较来看,在1995年和1999年之后所有样本年份,中部地区保护区占比的差异最小,西部地区保护区占比的差异最大,东部地区保护区占比的差异居中。西部地区既包括生态极为脆弱的、青海、甘肃,也有生态相对较好的广西、贵州、云南,前者保护区占比很大,后者保护区占比小很多,因此整体上看西部地区保护区占比的差异最大。中部地区各省份在各方面都比较相似,因此保护区占比的差异最小。

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内部保护区占比变异系数变化趋势来看,东部地区保护区占比差异在1997年之前呈增大趋势,在1997年~2005年快速减少,在2005年~2014年相对平稳呈缓慢增大的趋势;中部地区省际间保护区占比的差异在2003年之前快速减少,在2003年之后相对平稳呈缓慢增大的趋势;西部地区保护区占比的差异波动起伏最大,保护区占比差异图呈现出两个“V型”特征,即西部地区保护区的差异经历了两个先缩小后扩大的变化过程。两个V型是:1993年~1999年,其中以1995年为谷底;1999年~2014年,其中以2005年为谷底,2005年之前快速减小,2005年之后相对平稳。相对于初始,在2014年三大地区保护区占比的差异都减少了,东部地区的变异系数从0.94降到0.70,中部地区的变异系数从1.02降到0.52,西部地区的变异系数从1.15降到0.73,中部地区的变异系数降幅最大(降低0.5),东部地区的变异系数降幅最小(降低0.24)。因此从整体上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保护区占比的差异也都随着时间趋向于变小,即都存在?滓收敛。

3. ?茁收敛分析。利用(1)式对全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保护区占比的 收敛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无论是全国还是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回归方程,Ln(PAi,0)的系数?茁都是负的并且是显著的,具体而言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系数?茁分别为-0.042、-0.052、-0.029和-0.035,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表明,在1993年~2014年间,全国省际间、东部地区省际间、中部地区省际间、西部地区省际间的保护区占比都出现显著的绝对收敛,从而意味着无论是全国还是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省际间的保护区占比的差异都呈现出缩小的趋势。在收敛速度上,东部地区收敛速度最快,中部地区收敛速度最慢。

四、 结论与讨论

本文选用横截面分析方法和分布方法分别对中国1993~2014年28个地区保护区占比差异进行?滓收敛和?茁收敛分析。主要得到了以下几点结论:首先,对各地区的保护区占比的统计分析表明,在2014年(1993年),东、中、西部地区保护区占比的平均值依次为8.76(2.07)、7.88(2.88)和14.02(6.52),东部和中部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保护区占比远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其次,在对各地区保护区占比差异进行?滓收敛分析中,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 ?滓系数对中国各地区保护区占比差异及其收敛进行统计分析显示,中国各地区保护区占比差异显著,其中西部地区差异最大,中部地区差异最小,整个样本的保护区占比差异呈现出显著的?滓收敛。用变异系数来考察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保护区占比的变化趋势表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保护区占比的差异整体上也都呈现出明显的缩小趋势。最后,对中国各地区保护区占比的差异进行?茁收敛检验表明,在1993~2014年,中国地区间保护区占比呈现出显著的?茁收敛。对三大地区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三大地区保护区占比也都呈现出显著的?茁收敛,其中东部地区收敛速度最快,中部地区收敛速度最慢。由于保护区占比作为环境质量的变量的特殊优势,实证结果也为环境质量(需求)、环境政策、个体偏好在空间上的收敛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本文只讨论了?茁绝对收敛,还可以在(1)式中加入一些控制变量以对中国各地区保护区占比差异进行?茁条件收敛分析,考察哪些因素有利于各地区保护区占比的收敛。此外,可以将本文所得到的收敛结果与经济收入(产出)收敛结果结合起来讨论中国绿色经济的收敛性。

参考文献:

[1] 许广月.碳排放收敛性: 理论假说和中国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9):31-42.

[2] 刘亦文,文晓茜,胡宗义.中国污染物排放的地区差异及收敛性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33(4):78-94.

[3] 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异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33-44.

作者简介:栾胜基(1951-),男,汉族,山东省威海市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环境质量评价及环境规划与管理;彭庆宇(1988-),男,汉族,山东省枣庄市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环境规划与管理。

收稿日期:2016-05-28。

上一篇:驰骋塞北五千里 下一篇:全球价值链的经验研究评述:基于数据来源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