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现行利率政策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6-06 11:06:31

对我国现行利率政策的几点思考

【摘要】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些年来,我国的利率政策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仅探讨我国利率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利率政策;市场化进程;金融结构改革;中央银行制度;金融监管

利率政策(Interest Rate Policy),在《中国金融百科全书》中的定义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和不同的经济政策目标的要求,在利率方面所制定的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如下两个内容:(1)在利率水平上是采取低利率政策还是高利率政策。(2)在利率管理体制上是采取管制性政策还是放开性政策。”

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一、我国近年来不断调整利率政策,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利率政策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近些年来,由于物价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有待健全、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等,使得居民更愿意进行储蓄而非在市场上进行投资。那么,利率水平的高低很明显会对居民储蓄的水平有一定的影响。当利率提高,居民则更愿意进行储蓄,以期获得足够多的利息收入;与此相反,当利率降低,居民则很可能会在市场上寻求其他的投资机会,以此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政策可以通过对利率的调整来刺激消费,引发投资。

2.利率政策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利率政策的变化不仅仅通过存款利率来影响居民的储蓄和消费倾向,同时,也通过贷款利率来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

当利率提高,银行会相应的提高贷款的门槛,延长贷款审批的时间,使得企业获得贷款比以往更加困难,同时,也要比以往付出更多的利息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企业贷款的积极性。相反,当利率降低,企业可以很容易的以低息获得贷款,从而激励他们在市场上积极的寻求投资的机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刺激市场经济的发展。

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他们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更高,因为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他们更依赖于银行的贷款,而贷款利率的高低,贷款审批的时间长短及严格程度将对他们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虽然利率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与这些年其它经济杠杆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相比,利率远远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国现行利率政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我国的利率管理实行政府管理,限制了中央银行操作利率杠杆的自主性

我国目前的利率管理体制是由政府控制,即由中央银行确定。但是,由于我国的中央银行在职能上、组织上、人事上等各方面都缺乏足够的独立性,使得我国的利率政策往往并非是由中央银行自主决定,而是由企业主管部门、商业银行、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等各个利益集团经过多方谈判、博弈达到利益均衡的结果。在这种体制下制定出来的利率政策最终代表着各方面的利益,而不能完全反映市场的变化,致使中央银行缺乏操作利率杠杆的自主性。

2.我国的利率政策还存在着信息时滞和决策时滞的现象

我国在制定利率政策时,会考量社会资金总供求状况、企业成本水平、银行利率和市场价格等多种经济变量。这里面就存在着两个问题:第一,信息时滞。在上述各种经济变量中,有一些变量是很容易获得的,而有些变量,诸如企业成本等就很难及时获得,这就会产生信息失真的情况,影响了政策的准确性;第二,决策时滞。正如上面所提到的,我国的政策制定的过程实际上是各方利益主体讨价还价的过程,这种程序带来的问题是复杂程度加大,而且决策时间长,制定出来的利率水平往往滞后于经济形势的发展,也很难准确估价到每次利率调整所产生的效果,不能做到前瞻性的政策调整。

3.我国的利率水平尚不尽合理

我国目前的利率水平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现在:首先,我国目前的存贷款利率水平差距教小,统计资料显示,自1983年以来,一年期存贷利差变动范围在0.7―3.2个百分点,其中一年期银行存贷利差小于等于零一共有七次,而存贷款利率差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这种较小的存贷款利差使我国的商业银行难以自主的根据企业资信状况、风险大小进行相应的利率浮动,这不仅会抑制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而且还会使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加大了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其次,我国的利率结构不合理。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的利率主要有中央银行基准利率、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银行存贷款利率、国债发行利率和企业债券利率等几个层面。各种利率之间的不协调很容易引发套利行为,造成市场秩序的紊乱。例如,当国债利率高于存贷款利率时,就很容易产生利用银行贷款或银行存款购买国债的行为。再次,我国目前除了中央银行和四大国有银行之外 ,还存在着众多的专业性银行、商业性银行、信用合作社、金融机构等,由于缺乏足够的金融监管,这些机构往往会制定名目繁多的利率优惠,从而使商业银行承担了部分财政职能,限制了利率应有作用的发挥。

4.利率管制措施违背了市场公平的原则,严重地损害了非国有企业的利益

在现阶段,我国的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在融资方面还尚未能做到完全对等。长期以来,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一直实行优惠的官方利率,而对非国有企业却实行较高的市场利率。但是,我国的非国有企业却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统计,目前非国有企业已创造出70%以上的工业总产值、约65%的国内生产总值、95%以上的新增就业机会和80%左右的经济增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占用着70%以上的国有银行信贷资源和上市融资绝对垄断权的国有企业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已不足30%,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不足4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20%,而且进入90年代以后其资金利税率急剧下降,不良贷款急剧上升,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70%以上。这种由利率管制形成的官方利率与市场利率并存的局面,使得非国有企业在融资方面受到了种种歧视,违背了市场经济公平的原则,损害了非国有企业的利益,妨碍了非国有企业的发展。

5.利率政策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

我国自1996年来,为了刺激消费、扩大经济增长,已经先后连续七次降息,但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我国的利率没有完全放开是一个主要原因。理想状态下的利率水平应该完全由时市场来决定,这样才能真正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但实际情况是,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并不能引发利率水平的相应变化,从而影响商业银行贷款的投放。此外,这种利率政策还使得风险与收益不能正比,从而影响了商业银行对高风险高收益项目的贷款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利率政策的效果。

三、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利率体制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

为了使利率真正能起到引导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我们应该加快利率体制改革,努力推进利率市场化。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且运行平稳,通货膨胀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且,随着各项措施和政策的不断出台,我国的商业银行、企业和居民对利率的敏感性不断加强。这些都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我们应该情形的认识到,利率的市场化进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这个进程中,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出利率市场化的总体思路和具体细节,分阶段、有步骤的加以实施,以保证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与此同时,中央银行应该对利率的市场化改革进行加以调控,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对可能出的各种风险要事先控制,尽可能的使该进程顺利有序。

2.实现金融结构改革

如前所述,利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申请贷款的积极性,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他们没有象大型企业那样有多方的资金来源,他们对贷款的依赖性更高一些,贷款需求的利率弹性相对于大企业也要高一些。因此,在这方面,我国既要发展直接融资,扩大大企业的融资渠道,尽可能让大企业参与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同时,又要改变银行贷款结构,实现金融结构改革,提高中小型企业的贷款积极性,加大他们的融资比重。为此,我们可以考虑建立中小城市金融机构,他们面临的客户主要是中小型企业,针对他们的不同需求,制定符合实际的贷款流程,简化贷款审批手续,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更优质更快捷的贷款服务。

3.简化利率结构,使利率水平更趋合理化

在这方面,首先,要拉大存贷款利率之间的差距,提高银行的赢利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贷款积极性。经济统计资料表明,在香港市场上,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国际性的商业银行的净利差分别为3.22和2.80个百分点,而在中国,中国银行的净利差为1.7个百分点,中国工商银行为2.01个百分点,定价能力最强的上海浦发银行和招商银行也只有2.44和2.36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的银行存贷款利差还存在着进一步上调的空间;其次,简化利率结构。对于我们目前存在的众多的各种利率层面,可以考虑对其进行精简,并使这些不同的利率之间互相协调,从源头上避免套利等现象的出现;再次,要定期对市场上的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探求目前利率水平是否合理,并即使对其进行修正,使其能够真正的起到调节市场的作用;

4.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在这方面,我们首先要加强中央银行的决策自。为此,我们要从职能上、组织上、人事上制定出相应的政策,以此来保证中央银行的决策自。其次,应该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为此,中央银行应经常分析和预测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适时合理地调整基准利率,并以此来影响全社会的各种利率水平,引导社会资金流向。

5.加强对利率政策执行的金融监管

为保证利率政策得以正确的贯彻执行,我们必须要加强金融监管。在这方面,我们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完善中央银行的利率管理职能,加强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基准利率的调控能力,并根据经济周期和市场动向自主地决定与变更基准利率;第二,建立各种经济模型,及时计算出未来可能出现的利率风险,并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减低这种风险;第三,中央银行要加强监管力度,同时,积极引导各种金融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第四,在现有的金融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利率政策方面的配套法规,对市场的运作起到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钟伟,巴曙松.三重视角看当前中国利率政策[J].中国外汇管理.

[2]杨惠.利率政策对我国居民经济活动决策的影响[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

作者简介:卢炼成,男,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现任创生医疗器械(江苏)有限公司区域经理。

上一篇:我国地方税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下一篇:三季度邯郸市生猪生产经营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