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对肿瘤患者的临床干预研究

时间:2022-06-06 07:21:19

中医药对肿瘤患者的临床干预研究

[摘要]根据中医对肿瘤的认识,通过分析中医药在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减毒增效作用及中药的抗肿瘤机制,发现中医药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转移、减少放化疗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对延缓患者生命及提高其生活质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医药; 肿瘤; 研究

[中图分类号]R730.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8-148-01

肿瘤是指以细胞异常增殖和转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据流行病调查学[1]显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该病的死亡率位居第二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肿瘤的治疗[2]已经从原来单纯追求生存率转变为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具有同等地位方面上来。而中医药则能减轻患者痛苦及手术和放化疗等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及提高其生活质量。

1中医对肿瘤的认识及其理论依据

中医学将肿瘤归为“积聚”、“瘕”范畴,认为该病的发生多是由于患者或素体虚弱、或后天失养、或久病体虚、或劳倦过度、或饮食不节等,引起其机体气血不足、阴阳失调,在此基础上外邪趁虚而入,例如有些学者就提出“内虚学说”[3](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关键),因此也就从侧面印证了肿瘤的发病基础和关键因素为内虚。

由于患者内虚为本,则常导致血行无力、引起瘀血形成,从而脉络受阻,那么脏腑得不到濡养,因此内虚更重,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日久积块成形,或阻于肢体、或阻于脏腑、或阻于经络,引起气机不畅、血流停滞、津液不布,故而肿瘤患者往往出现疼痛、消瘦等症状;另外由于以上原因常导致瘀血与痰浊等有形之邪胶结,从而形成有形肿块(即“络病学说”[4]:痰浊、瘀血等有形之阴凝聚于络脉而发为肿瘤)。肿块形成不仅造成患者机体更加虚弱,还能引起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大量滋生,导致患者身体日益衰弱、甚至死亡。

总之,中医学认为肿瘤的形成为本虚标实之症。

2中医药的增效减毒效应

中医中药治疗肿瘤首先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肿瘤虽然是生长在身体的某一局部,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对多数的肿瘤病人来说,局部治疗是不能解决根治问题的,而中医由于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辨证论治,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又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意义,不可否认,手术、放疗、化疗这些西医疗法对消除肿瘤病灶有着重要作用,但这些方法若单独使用则各有其适应症及局限性,且治疗后存在许多不良反应,如对正常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损伤,造成内分泌失调、紊乱等。而中医中药在扶正固本、增强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治疗的不良反应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如果能与手术、化放疗结合,安排合理,发挥各自的优点,能起到增效减毒作用,更好地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中医认为放射线多具有“火热毒邪”性质,致使患者热毒过剩而伤阴耗气,所以临床上常出现以毒热伤津为主的症候;而化疗药物则常出现寒热夹杂之症状。所以我们根据中医治病求本、审证求因,重视内因的主导思想,采取“抑消三结合”的原则(所谓的“抑”是抑制其肿瘤的复发与生长,多用扶正培本、攻补兼施的治法,达到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消”是活血化瘀,以毒攻毒,软坚散结治则为主),从而实现消减肿瘤之效果。

另外研究[5]表明中医药对放化疗增效表现为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提高癌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以及减少放化疗剂量和次数,同时对耐药性的改善也存在一定帮助。而减毒效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升高、胃肠道反应减轻以及机体免疫力提高等方面。例如我们常选用黄芪注射液、生脉饮等中药用于肿瘤患者,结果发现患者消化道反应症状减轻、感冒次数也相应减少,那么就达到了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修复能力,从而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减轻放化疗所带来的副作用。

3中药抗肿瘤机制

目前用于治疗肿瘤的中药分为两类,即抗肿瘤细胞类药物(如活血化瘀类的莪术[6]提取物榄香烯能诱导HL-60细胞凋亡),此类中药可以直接杀伤癌细胞;另外一类就是具有扶正固本功效的中药(如黄芪、香菇),此类中药的有效成分如黄芪总黄酮及香菇多糖等通过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来纠正患者的病理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促进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以及增强对外来不良刺激的抵抗力,并且一些中药还有激素样调节作用(如冬虫夏草),从而可以促使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及提高环腺苷酸水平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并且对骨髓有保护作用,增强了放化疗效果、控制了肿瘤细胞转移。

4小结

总而言之,中医药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转移、减少放化疗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对延缓患者生命及提高其生活质量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薛岚,杨志红,刘杨,等.心理干预对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87.

[2]江锋.关于中医肿瘤临床疗效评价的思考.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526-527.

[3] 郁仁存.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作用与展望.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5):389-390.

[4]贺用和.恶性肿瘤络病论.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5):75-77.

[5] 李亚光,蔡捷,苏承武.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增效减毒作用的研究进展.蛇志,2009,21(3):209-210.

[6] 郑瑾,刘强.活血化瘀中药诱导细胞凋亡.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3):427-428.

上一篇:依那普利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单纯收缩... 下一篇:复方贞术调脂方中抑制HMG-CoA还原酶表达成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