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好“悟性”,轻松学语文

时间:2022-06-06 03:50:22

培养好“悟性”,轻松学语文

从教多年,笔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平时那些课堂笔记做的密密麻麻,整天捧着课本疯狂读背的学生,语文成绩似乎很难有长进,有时甚至不如那些课堂上偶尔开点小差,课桌底下老藏着几本课外书的学生。面对这一尴尬现象,语文老师也不乏调侃似地感叹,语文还真不是教出来的。当然,如此感叹,并非强调教师的不作为,而是我们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有一个真实存在却又不敢轻易触碰的敏感话题,即学生的“悟性”。

“悟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往往会被用来当做教师教不出好成绩的托词。笔者认为,如果将“悟性”简简单单地与学生天生的能力或者是“智商”等同起来,那是对“悟性”的最大误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悟性是生动地、直观地感知周围世界的形象、画面、现象和事物,并进行逻辑思维分析从而获取新知识的思维活动。由此可见,“悟性”可以培养,而且应该要成为评价一个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学生的“悟性”不仅不应该成为教师低能的挡箭牌,更应该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助推剂。那么,学生的“悟性”该如何培养,笔者认为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一、提供更广阔的阅读平台

还记得《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中摘要刊登了一封学生来信:“高考语文我赢了,我不会去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我要感谢的是《平凡的世界》等等中外名著和《读者》、《收获》等优秀杂志。”信中还写道,如果按老师的要求去学习语文,那么高三毕业生的语文水平和初三毕业生是没有区别的。这封信无疑刺痛了所有语文教师的神经,但也理应引起全中国的语文教师沉痛反思。良好的“悟性”来自于哪里,我们从这封信中应该能找到答案。我们的语文教学从来都不缺少苦口婆心的劝学,不缺少细致入微的分析,不缺少持续扎实的读练,但所有这些似乎并没有催生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倒是偶尔给他们“开点小荤”,如上阅览室自由阅读,把他们各自的藏书拿到学校来与同学共享等,他们反而格外地兴趣盎然。我们有许多语文老师由于受到传统思想或是现行体制的约束,在给学生提供阅读平台时总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担心他们读的太多太杂又吸收不了,是在浪费时间,并害怕因此耽误了正课而影响考试。笔者认为,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但实在大可不必。因为无论学生读到了什么,也无论他们是囫囵吞枣还是精品细读,语言文字的魅力都在或多或少地冲击着他们的大脑神经,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得以提升。只是这种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在谈到如何提高美国人母语识字读写能力时,特别推荐一种阅读方法——随意自愿阅读。读自己喜爱的书,不用写读书报告,不要求在每章阅读后做思考题,也不要求查阅生词,碰到不爱读的书就放下,再去找另一本。这种自主性阅读值得我们借鉴。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不要一味地跟教材“死磕”,要尽可能地利用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阅读平台,让他们博览群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得多了,语文的“悟性”也自然得以濡养。

二、培养更独立的思考习惯

我们还是来谈谈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个奇怪现象。我们在感叹那个拼命做课堂笔记却学不好语文的学生太没有“悟性”之余,是否也应该思考,他为何没有“悟性”?笔者想,这恐怕还是他自己的学习习惯使然,唯教材是从,唯教师是从,完全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空间,长此以往,大脑成为装别人思想的容器,自己的思想却逐渐枯萎,如此,“悟性”何来?总理在与首都各界青年代表座谈时曾提出殷切期望:青年要善于独立思考,从年轻时就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当然,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很多时候责任在教师。第一,板书太多,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不足。现代教学中,媒体的使用早已成为习惯,因为它方便直观,也省去了教师的书写之苦。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大量的信息,奢华绚丽的板书设计一股脑儿展现在学生面前,对于缺乏判断力的学生而言,面对稍纵即逝的幻灯片,他们唯有奋笔疾书,捡到篮里都是菜,至于老师讲什么自然无暇顾及了,更不要说停下来去思考一下。因此,课堂教学容量小一点,板书精简一点,学生才有更多的思考余地,不要把本应该像在花园里徜徉的语文课堂变得像赶集一样。第二,交流太多,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萎缩。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许多教师把眼睛盯在“合作、探究”上,课上得轰轰烈烈,好像不交流讨论一番就不叫新课程。对学生而言,也似乎能从这种所谓的“集体智慧”中得到好处,而尝到甜头的他们自然就更愿意配合教师的“合作交流”模式。久而久之,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就会逐渐萎缩,一旦遇到不能合作交流的场合(如考试)就束手无策了。其实,一味注重“合作交流”是我们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片面解读,殊不知“自主”才是第一位的。所以,在我们语文课堂上,“合作交流”应当只是点缀,静静地沉思,默默地涵泳,才能使学生真正“开窍”,也是培养“悟性”的必由之路。

三、创设更自由的写作空间

“悟性”这个东西最怕的就是桎梏,写作更需要“悟性”。经过对近几年高考作文的评价分析来看,富有灵性的,敢于表现真情实感的文章更能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而那些四平八稳、缺乏个性的“现代八股式”文章早已被打入冷宫。《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然而,现实是依然有相当数量的老师在抱残守缺,他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用各种“规范”“模式”来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鼓励学生写所谓的“安全作文”。有的老师甚至让学生写命题周记,理由是学生的周记充斥着大量偏激的、低俗的、无病的或者是价值观有问题的文章。的确,我们不能否认学生周记的质量参差不齐,但我们更不能因噎废食,如果我们连学生最后一块自由的思想净土都剥夺了的话,还谈什么“悟性”的培养。所以,语文教师应当给学生创设更加自由的写作空间。比如周记,除了那些有严重的价值观问题的文章需要对学生本人进行疏导外,我们完全可以放开手脚,无需过分地追求“有意义”,仅仅只是“有意思”又未尝不可?同时,在创作形式上,我们可以让学生大胆地尝试,如现代诗歌、古体诗词、文言文、歌词、对联甚至是相声、小品、话剧等等皆可入文,让周记真正成为他们放牧思想,放飞性情的一块自留地,让他们的灵性得以自由舒展。有了这样的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觉乃至感情才会慢慢形成,独立的人格、个性化的审美情趣才得以养成,“悟性”也随之逐渐提高。这样,即使是面对“戴着镣铐跳舞”的考试作文,相信他们也一样能挥洒自如,“镣铐”自然不堪一击。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在这一点上,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在平时的教学中,唯有将“悟性”的培养渗透到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学生学起语文来才能触类旁通、左右逢源。

(周斌 浙江省三门中学 317100)

上一篇:训练创造思维的具体方法 下一篇:浅论卢梭的“智育”对语文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