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健康

时间:2022-06-05 05:34:10

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3-000-02

摘要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对绍兴一中分校学生体质健康抽样测试,结果分析发现:在肺活量指标、耐力指标、柔韧力量指标、速度灵巧指标等方面呈良好的发展趋势,这与学校贯彻体育工作条例、落实教学计划、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活动时间有直接关联。从抽样测试成绩来看,我校学生身高标准、体重指标有待提高。本研究对增进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数据化与科学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结果分析有效对策

一、前言

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说明学生体质健康已经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是关系到民族强盛、后继有人的大事。中新网2010年12月25日电,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在教育部例行会表示,将来会把中学阶段学生体质健康情况作为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高校将对新生进行体质测试,对连续两年或者几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省份,要调整重点高校招生的指标。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也同时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意见》要求,积极推进在高中毕业学业考试中增加体育考试,将体育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依据。

浙江省教育厅根据《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已经从2007年开始对省内所有高校的大一新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反馈。同时,绍兴市教育局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市40所普通高中三年级学生进行抽样测试调查。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我校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高一、高二、高三各四个班,每班再按学号随机抽取5人,由于5人因故缺席,实测人数为55人,有效数据55份。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体质健康测量的书籍和科技文献,并了解目前绍兴普通高中学生体质情况现状。

2.测量法

在教育局的要求下,随机抽取班级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统一组织完成测试指标,从而保证测量的可靠性和客观性,测试指标根据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测试指标和权重,指标有效性完全可以接受。

3.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1.5 for windows对原始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及差异性χ2检验统计,从而比较各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差异程度。

三、结果与分析

(一)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指标总体情况

按国家规定,对各个测试项目成绩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分标准给出得分,再根据项目得分之和评定等级:86分以上为优秀;76-85分为良好;60-75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从表1中看出,我校学生体质测试各项数据与全市平均值进行对比,通过率χ2检验,P

表1一中分校和全市平均指标、名次对照情况表(全市40所中学)

(二)各项测试指标分析

表2一中分校抽样学生实测数据与平均值

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抽样数据表2进行具体分析,我校学生的身高体重不是很理想,形态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耐力、柔韧、速度灵巧性指标高于平均水平,这与我校对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加强长跑、强化体育课柔韧、速度、力量等方面的素质练习是密不可分的。

(三)研究和分析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

应试教育影响学生的体质健康。首先,应试教育使学生学习压力、精神压力大大增加。为了使学生在升学考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老师们不停地对学生进行文化课的“训练”,并且考完还要进行班级、年级、全市的总分和单科排名。其次,繁重的课余学习挤占了学生参与课余锻炼的时间和睡眠时间。为应付各种考试,老师还要给学生们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不仅影响平时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甚至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睡眠时间严重不足。

目前很多学校体育中存在的缺陷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直接原因。首先,学校体育教学存在一定问题,如不同学段体育教学内容衔接不够,既浪费了大量资源,又容易打消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很低,有的学校甚至只是一个摆设。其次,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片面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片面注重对学生运动技术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的掌握,片面注重学生的所谓“快乐”感受,忽视了体育的基本功能,忽视了学生的体能训练。再次,目前学校体育评价考核机制仍有待完善。同时体育仍没有引起学校、学生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四)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因为学生体质健康好坏和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能、机能等方面是密切相关的,之所以我校高三学生体质情况总体良好,这与学校领导、体育教师重视,经常让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来达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目的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和教师注重体育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体育课程的重要功能,充分抓住体育课程改革的契机,积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只有以学生和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目标达到共识,才能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从总体上说,学校对各年级一系列模块教学改革是具有成效的(见表3)。

表3我校各年级模块开设情况

学校具有浓郁的体育文化和良好的校园健身氛围,这对于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他们的体质将会产生积极影响。我校让学生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内心;学校对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安排为:大课间上午9:25至9:55为30分钟,再加上体育课为45分钟,当天没有体育课的一定有课外活动加以补充,课外活动时间为40分钟,每天放学后30分钟均为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学校提供相应的器材。同时学校还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例如:定期举办校运动会、进行各种单项比赛等,尽可能地让教师们也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以此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另外,学校能下功夫,认真抓好学生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工作。通过训练和竞赛,促进学校传统运动项目发展、产生校园体育明星,从而利用传统运动项目和校园体育明星来带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发展和提高。

(五)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具体做法

对于“体弱生”,我们必须让他们了解、认识到哪个项目的测试成绩影响了他们总分的评定,同时还要给予这些“体弱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系统的体育锻炼计划。我们要给予“体弱生”更多的关注,提高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这些学生是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主体,是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学校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指导和管理,不准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占据学生的活动时间,学校德育处和体育组加强督察力度。让学生自己选择体育活动的内容、项目,选择适合他们自己身心特点的练习方式,有效地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从而减少体质健康测试中的“体弱生”出现。

把“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纳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轨道。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发挥其对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积极导向作用。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健康观,加大对群众性学生体育活动的宣传报道,形成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氛围。课内课外相结合,学生不仅在体育课堂上进行正常锻炼,更要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要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努力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提高运动能力,达到体质健康标准。学校每月开展一次“阳光系列活动”的体育多样化比赛,学生参与率高,收益效果十分明显。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抽样成绩良好与学校贯彻体育工作条例、落实教学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系列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有关。

2.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措施,加强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及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对增强学生体质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3.根据学校自身特点采用合理的具体方法,特别是对“体弱生”的指导具有一定推进作用并有助于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建议

1.加强对家长和学生身体锻炼意识方面的宣传及培养,要让每一个家长和学生都来关心体质健康的重要性。

2.学校应适当加大对体质健康测试仪器的经费投入,保证其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测试结果的反馈要及时,对反馈中需要提高的指标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

参考文献:

[1] 夏思永.体育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 肖国良.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理性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6).

上一篇:合作学习在健美操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的... 下一篇:浅析有氧运动如何影响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