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影子银行”存在的合理性评析

时间:2022-06-05 03:15:02

我国“影子银行”存在的合理性评析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影子银行”的诞生,填补了正规银行的信用缺口,在有效配置社会闲余资金和激活其流动性等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加剧了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面临的竞争,促进了金融市场整体效率的提高,加速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当然,影子银行发展过程中需着力解决期限错配和收益率错配的风险问题。随着金融环境制度的完善,坚持以疏导为主、约束为辅的政策来防范“影子银行”的风险,我国的“影子银行”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金融主角的作用。

关键词:影子银行;合理性分析;风险防范

目前,中央政府非常关注,尤其是融资困难,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相对成本低,但存在严重的制度。“影子银行”的诞生,不仅发挥了替代正规银行的作用,而且发挥了有效配置社会闲余资金和激活其流动性的作用,近几届政府对民间资本加入现有金融体系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以防范金融风险为借口,对民间资本进入现有金融体系持否定态度,民间资本在寻找投资领域的过程中,选择以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作为主要投资对象,自发形成了“影子银行”。

1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底我国 “影子银行”规模已接近45万亿元人民币,影子银行主要扮演金融中介的角色,同时也发挥着与正规银行相似的经济职能作用 。影子银行的发展空间是正规银行存贷款利率管制限制部分,并促使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在银行贷款之外寻求其需求资金。影子银行能够替代商业银行以金融中介进行信用融通、提供流动性便利;中央银行不给予流动性支持,银行监管部门也不给予监管;虽然不能吸存,但与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紧密关联,如若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发生,正规银行和影子银行都是利害关系方。我国“影子银行”主要涉足下列范围。一是具有相似信用创造功能的业务部门,如信贷资产证券化、银行理财、委托贷款、承兑汇票等,不在资产负债表内核算且面临较少监管的表外业务;二是具有具有较强证券化功能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及其相关业务,如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的集合理财计划、私墓股权投资基金(PE)等,具较强证券化特征,在银行监管之外,三是具有信用融资功能的准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信用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民间借贷、地下钱庄等,在利率管制和信贷管制的双重压力生存。在现有金融市场体制外,并为企业、居民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便捷、期限巧配合和杠杆率高等服务。其的运行方式主要是通过替代传统银行部分业务,来支持创新和发展信贷业务和资产证券化业务。其运行模式有以下的特点: 一是能有效规避管制。为扩大贷款规模,银信合作、银行票据融资(承兑和贴现)、委托贷款等影子银行业务满足了银行规模扩张也绕开银行信贷公民的限制;为规避行业信贷限制,房地产信托、私募基金乃至地下钱庄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二是证券化程度相对低。影子银行的产品链条短,品种相对较少,杠杆率低。由于其发展相对滞后,直接融资规模受到限制,其金融业务产品证券化比较低,相关衍生品的市场发展缓慢,更多的是对短平快、高收益融资产品。三是对正规金融机构的依赖性强。 银行表外理财、委托贷款等影子银行业务,以及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影子银行机构,其规模、份额、影响力均比较小。受现有金融政策诸多管制的影响,其依附性比较强。四是倒逼利率加速市场化进程。当前,存贷款利率管制有所松动将逐步放开,但仍基本保持“存款上限、贷款下限”的“法定”利差水平 。影子银行销售的金融产品大多不受利率管制的制约,对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产生了较强的替代效应,并进而可以贷款利率可以高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有时还有一定的突破。

2 影子银行合理性的理论分析

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中,利率总是根据资金流动性的余缺的变化而趋于市场利率均衡。当政府管制利率低于市场均衡汇率,银行获取的存款金额必然少于市场需求量。存款的供应短缺时,当借款人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用于高利润的项目时,一些银行和非正规金融机构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以吸引更多的存款,然后贷给具有高利润项目的的借款人,影子银行就在其中发挥着相应调节信贷余缺作用。影子银行能解决市场资金短缺问题并增加储户和银行的收益。它提供的贷款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因为通过影子银行的融资的人可以利用借款来投资他们希望进行的项目。如果影子银行不存在,借款人也没有机会借到他们需要的资金,贷款人就没有机会通过项目的实施去赚取更高的利润。

稀缺资源必须用于经济效益较高的地方,否则必然会产生资源浪费或低效。利率市场化,市场贷款人(包括影子银行)之间公平竞争,借款人更多选择影子银行得到贷款。在影子银行借款人没有贿赂债权人的必要,而且申请贷款的信用条件比较透明、简洁。在影子银行中,贷款人和借款人互相交易,交易成本透明度高,贷款将被用以达到对经济有利的项目中。双方有益,经济效率便提高了。尽管影子银行的利率是高于市场均衡利率,借款人向影子银行借款不需要贿赂。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影子银行在增强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方面发挥了一些积极作用:首先是加快了商业银行的资金周转速度,提高了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能力,并降低了各类主体的贷款成本。其次,影子银行产品为各类主体提供了新的投资产品选择和新的风险管理手段。第三,影子银行机构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金融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加剧了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面临的竞争,有效地降低了正规金融机构的垄断程度,促进了金融市场整体效率的提高。

当然,影子银行发展过程中需着力解决期限错配和收益率错配的风险问题。影子银行发行的短期限产品,要尽可能提供给短期的投资产品的融资者,而投资的基础资产期限较长的,要配以长期限产品。

3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存在的风险

“影子银行”主要是充当银行与次级资金需求者之间的媒介。由于现有政策对银子银行所采取的政策是不给地位,懒于监管。影子银行融资的主要风险来源于增信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及可能存在的融资项目及融资产品的偿还能力和偿还期限的匹配,但风险通常不会溢出并转移至银行体系,对国家整体的系统性风险较小。未来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趋势将向互联网金融、新兴银行和资本市场转移。影子银行高度依赖银行贷款的局面也将会改变,中国互联网金融是全球最有活力的市场,民间资本将是互联网金融的预备金库。影子银行现有的风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信息不对称风险。我国“影子银行”交易结算在正规金融机构联网之外,监管单位的对其监管没有法律依据,“影子银行”市场内的双方交易信息一般是公开的,但影子银行的利益双方为谋求利益最大化,往往将不透明的信息加以隐瞒,结果导致信息不完全的一方将金融产品的期限和收益率的错配,进而扩大了“影子银行”的交易风险。

(2)高杠杆风险。由于利率空间较大,利益的双方都存在博取高回报的利益冲动。我国 “影子银行”的参与者普遍都在利用高的财务杠杆。体制外的民间“影子银行”在自有资金少、信用扩张大,存在高杠杆风险;体制内的“影子银行”机构,由于国家信用担保下所赋予的金融经营特权,其可以占用少量约定的资金便可启动高额的信用资金。

(3)系统风险。“影子银行”在金融系统市场内部,形成银行和“影子银行”之间相互联系的“母子”系统,当金融系统内的影子银行存在不稳定性,其中银行相应机构自然受到影响便会产生传导性,引发“骨牌效应”,最终导致整个金融系统产生危机。因此我们应审慎应对“影子银行”的系统风险。

(4)结构风险。未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打破正规银行的垄断格局,体制内的“影子银行”不可避免会产生自身的债务风险,主要面临的是利率市场化后的市场风险;体制外的“影子银行”运行将要面临产能过剩导致固定资产价格下跌产生的信用风险。但随着 “影子银行”所处的政治、法律、金融环境改变,“影子银行”风险的防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会在新的制度中得到加强。

4 防范我国“影子银行”风险的对策措施

从我国 “影子银行”的结构特征、运行方式和风险构成来分析,防范我国“影子银行”风险是一项系统工程,问题的解决方式应充分考虑风险产生的市场环境因素,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应对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应以疏导为主、约束为辅的政策来防范“影子银行”的风险,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提高金融监管的科学性。将我国的“影子银行”机构纳入监管体系中来。建立相应的监管法律制度。如资本充足性、杠杆率和流动性约束等制度,引导规范影子银行经营行为,促进其科学稳健发展,维护社会金融稳定。落实“影子银行”监管措施,应该按照“影子银行”的市场结构分类分别监管,通过信用评级手段,全面监控“影子银行”风险,巩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第二,加速利率市场化进程。我国现有的金融业市场管制制度扭曲了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弱小的金融企业不能平等地参与金融市场竞争。利率管制和信贷管制使国有的大型企业可以获得低成本的资金,并以更高的价格转贷给资金需求更强但市场地位低的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

第三,落实民营银行的准入措施。引入民营资本进入各类金融机构,营造不同所有制的金融机构公平竞争环境。将民间的各种符合条件的“准银行”机构“银行化”或者“金融机构化”,通过积极引导和必要的审核 ,使具有金融机构的属性,纳入金融监管的体系,并提高民间金融的透明度,进而依靠公共市场与监管机构的合力来约束民营银行的行为,促使其规范化运营,以此来消除体制内外“影子银行”的违规利逐行为。

第四,加大市场指导利率信息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根据市场资金供求情况,及时以市场利率为基准的市场指导利率信息,通过提高市场利率信息的公开性、透明性、全面性、科学性,进一步增强政府维持经济稳定增长、减弱经济或金融冲击的能力,以此降低到所有信用机构和融资机构的融资成本,促使政策制定者提高调节整体经济的科学性。

5 结论和相关建议

建议加强对我国影子银行机构及其创新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品、资产支持证券等的分析研究和统计监测,适时修订货币计量框架,将部分已具有较强货币性和较大市场规模的金融工具纳入货币供应量或广义流动性统计;进一步健全影子银行监管体制,逐步将尚处于监管灰色地带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担保公司、民间借贷等影子银行纳入正规金融监管框架,健全相关监管体制;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动态监测,及时分析评估其对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适时将影子银行体系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范畴,如建立相应的逆周期资本充足性监管、杠杆率和流动性约束等,引导规范其科学稳健发展,维护确保社会金融稳定。

参考文献:

[1]王达.论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运作、影响及监管[J].国际金融研究,2012(01).

[2]周莉萍.论影子银行体系国际监管的进展、不足、出路[J].国际金融研究,2012(01).

上一篇:企业税收成本构成及优化 下一篇:会计信息化下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