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健康养猪技术规程

时间:2022-06-04 11:20:35

微生态健康养猪技术规程

摘要:在多年发酵床和发酵饲料养猪技术研究与生产示范基础上,总结出连云港地区“微生态健康养猪”各个生长环节的生产技术规程:对猪场环境的要求、垫料的制备、发酵床的养护、饲养品种的选择、发酵饲料的制作、饲养期垫料温湿度控制及疫病预防、饲养密度与饲养时间的选择等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发酵床;发酵饲料;猪;技术规程

中图分类号:S8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4-0065-03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微生态养猪的术语和定义、养猪场场地选择和猪舍设计、猪品种选择、发酵床垫料的制备、发酵床的铺设及发酵、发酵床的养护、发酵饲料的制作方法、发酵饲料的使用方法和猪的饲养管理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连云港地区发酵床和发酵饲料饲养生猪。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程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是,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GB 13078-2001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8407.3-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

NY 5027-2001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030-2006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1-2001 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 5032-2006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5033-2001 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管理准则

农业部1224号公告《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 微生态养猪

微生态养猪是根据猪场微生态原理,采用优势菌种发酵技术,发酵床养猪和发酵饲料养猪相结合的养猪方式,是节约能源、减少疾病、减少用药、清除粪臭、实现零排放的重要健康养猪方式。

3.2 发酵床养猪

发酵床养猪是根据猪场微生态原理,采用优势菌种发酵技术,将含有高活力浓度的来源于健康猪场和猪肠道内的酵母菌、乳酸菌、功能芽孢杆菌等专用微生物添加剂按一定比例与木屑、稻壳谷壳、米糠等掺拌均匀,加水堆积充分发酵后制成垫料铺垫猪舍作为发酵床,创设一个以益生菌为优势菌群的健康的生长环境。

3.3 发酵饲料

发酵饲料是运用有益微生物对秸秆、谷壳类(统糠)、酒糟、甜菜渣等粗饲料进行生物发酵处理后,添加一定的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复合制成。

4 选择和布局

(1)场址应选在地势较高、干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污方便、没有污染的地方,各养猪场之间间隔至少500米。远离铁路、公路、居民,最好在种植区内。

(2)猪场布局:场内的饲养区、隔离区办公区和生活区应严格分开。

(3)猪场环境与选址应当符合NY/T 5033的要求。

5 猪舍建设

(1)建筑方向要求座北朝南,东西走向,猪舍要充分采光,通风良好,南北可以敞开。

(2)猪舍一般宽6~16 m,长8~120 m,立柱高1.8~2.5 m,建筑高度不得低于2.8 m,顶高4 m左右。屋顶应采用保温、隔热、防水的材料制作,并带有屋顶通气窗,南北墙设大窗或使用卷帘,卷帘用保温隔热材料制成,以确保猪舍内部的微生物适宜生长繁殖。

(3)发酵床最好设在走道的南侧,深度为70~90 cm,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可采用地上式,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可采用半地上式。食槽应设在靠走道的一侧,饮水器在食槽的对面,饮水区设水沟,将猪吃水时漏下的水及时排出舍外。

(4)每间猪圈净面积约 50~100 m2,可饲养肉猪25~50头,每头猪占地1.2~1.8 m2。

(5)两栋猪舍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7 m,最好用绿化带隔离。

6 品种选择

(1)发酵床养猪适用于所有品种的猪,发酵床对育肥猪、母猪、种猪等均通用。

(2)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母猪分娩期间一周内,应尽量避免乳猪的脐带伤口及仔猪后的伤口发炎,可暂时移圈或换圈几天,伤口愈合后再返回。

7 发酵床垫料的制备

(1)垫料由50%的锯末和50%的稻壳组成。

(2)锯末、稻壳等来源清楚,为无毒、无异味、无霉变的新鲜原料。

8 发酵床的铺设与发酵

(1)将微生物活菌制剂与米糠(或玉米粉)按1:5 的比例混合,均匀拌入发酵垫料装入发酵床,加水使湿度达到50%左右。堆积发酵,高度为1.5 m左右,待发酵垫料中心温度达到 70 ℃时再重新翻捣搅拌一次,再次堆积发酵,温度达到50~60 ℃时把垫料摊开,表面撒上5 cm的新鲜稻壳,引入生猪。

(2)微生物活菌制剂的发酵菌种应该繁殖力强,耐药性强,活性好。

(3)发酵床垫料湿度控制在40%~50%左右,手握垫料湿度应该捏成团,松开即散,手上有水痕但没有水滴为好。

(4)保育猪进入发酵床猪舍前应做好驱虫工作。

9 发酵床的养护

(1)猪有定点大小便的习性,要调教猪改变这种习惯,当粪便发生堆积时,管理人员可将其撒开或深埋。

(2)垫料应根据粪便的分解程度经常翻动,深度为20~40 cm。垫料减少10 cm后应及时补充新鲜稻壳或木屑,将稻壳或木屑与原有垫料混合均匀,适当补水。

(3)应及时观察发酵床的表面,当发酵床湿度不够时,可用0.2%的营养液水喷洒床面来调节湿度,将水份调解在40%~50%。

(4)测量垫料温度,表面温度保持在20 ℃左右,中心温度50 ℃左右。发现粪便不能分解的,应及时补充菌种。

(5)猪场应采用全进全出制。当猪长到90 kg左右出栏后可将发酵床垫料上下翻动、堆积发酵5~7 d后(此时用无害化消毒剂把水泥墙面和地面仔细消毒)。待中心温度达到70 ℃左右时将垫料摊开,每平方米加入菌种0.5 kg拌匀,喷上营养液5~7 d后即可进猪。

10 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

(1)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应符合NY5032 和农业部1224 公告的要求。

(2)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适当添加"饲料用微生物制剂"来改善猪的肠道菌群,通过猪的排泄物变相补充垫料中的有益菌数量。

(3)不使用变质、霉败或被污染的饲料。不应使用未经无害处理的泔水、其他畜禽副产品。

11 发酵饲料的制作方法

11.1 生物发酵饲料配方

谷壳类(统糠)或草粉55%、麦麸16%、玉米15%、饼粕10%、红糠2%、有益微生物制剂2%(含纤维素分解菌类、芽胞杆菌类、乳酸菌类、双歧杆菌类、酵母菌类等五大类菌群几十个菌种)。

11.2 生物发酵饲料的制作方法

(1)按照上述配方分别称取原料,粉碎后过筛(1 mm孔),然后搅拌均匀备用。

(2)有益微生物制剂有固体型和液体型两种,若使用固体型有益微生物制剂,则可将其直接加入到上述原料中搅拌均匀即可;若使用液体型有益微生物制剂,则可先将其倒入无漂白粉的自来水或深井水中溶解后,再将红糖掺入,制成均一的含糖菌水。

(3)将含糖菌水或糖水(指用固体型有益微生物制剂者)均匀喷洒在发酵料中,使发酵料的含水量达到手捏成团、落地即散的程度,一般料、水重量比为1∶0.4左右为宜。

(4)将拌好的发酵饲料装于塑料桶或陶瓷缸中或水泥池内,稍将料压实后,用一直径2~3 cm的木棒在发酵饲料中打孔,且将孔打到底,孔距为5~10 cm。然后用木板或薄膜盖好,让其自然发酵。一般气温在25 ℃以下时,发酵时间为4~5 d,气温在25 ℃以上时,则为2~3 d。

(5)发酵后,pH值达到4~5以下,并有浓郁的酒香味,即为发酵成功。

12 发酵饲料的使用方法

12.1处理后的发酵饲料饲喂方法

15~35 kg的小猪饲喂5%~15%,适应后加大到10%~25%;35~60 kg中猪可以用到25%~30%;60~90 kg大猪可以用到30%~50%;母猪可以用到50%~60%。

12.2 生物发酵料的使用方法

用生物发酵饲料配合料喂猪,不需添加任何其他添加剂,不需蒸煮,饲喂前用水拌湿后(以手握不出水为宜)直接饲喂,或拌湿隔数小时后饲喂更佳;饲喂时,小猪可定时多餐,中、大猪可自由采食不定量,每天喂2~3次,每次喂量以在30 min,内吃完,槽内不剩料(八成饱)为宜。

13 猪的饲养管理要求

(1)生猪进圈前应先行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2)猪的饲养管理应当符合NY/T5033-2001的要求,并根据猪的生长情况,投入10%~15%的符合GB 13078-2001规定的青绿饲料,饲养用水符合NY 5027-2001的规定。

(3)生猪饲养过程中防疫按NY 5031-2001 执行,必须治疗时,药物的使用要符合NY5030的要求。

(4)消毒。①消毒剂要选择对人和猪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不会在猪体内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选用的消毒剂应符合NY5030的规定。②消毒范围,应对除发酵床面以外的环境、饲养器具、饲养管理人员进行严格消毒。③建立健全养殖生产记录。④饲养过程中发酵床内严禁使用化学药品和消毒药物。

上一篇:种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下一篇:平利县乡镇畜牧兽医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