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心血管疾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

时间:2022-06-04 09:06:05

分析心血管疾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

【摘要】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心血管疾病的种类繁杂、来势凶猛,其护理工作相对困难,医疗风险相对较高。为了更好地控制心血管疾病,也为了减少医院及护理人员的经济和名誉损失,心血管疾病护理工作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心血管疾病护理工作中心血管疾病患者与护理人员两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为这一工作的有效实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之法。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疾病护理;不安全因素

一直以来,心血管疾病就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威胁着人们的宝贵生命。作为人体的重要组成,心血管对人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心血管的结构极为复杂,构成很是脆弱,如果没有进行安全有效的护理,在心血管出现异常状况时,即使事后对其进行了及时有效的修复,也不能保证修复后的心血管如从前一样有效地工作,甚至会完全失去其机体功能。因此,心血管疾病的医疗风险问题较为严重,其护理工作不容小觑。本文对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和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了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以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为样本,选取了2009年至2010年的80例患者来分析这一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其中,60%的患者患高血压冠心病,另外40%的患者患心肌梗死;女性患者有37例,男性患者有43例;年龄处于28岁到37岁之间,平均年龄大约是51岁。

1.2分析方法通过对以上80例心血管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比较患者的实际情况,汇总其中最重要的不安全因素,并相应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

2不安全因素

2.1心血管疾病患者因素①消极的心态。心态决定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积极的态度有利于人们乐观地对待逆境和挫折。但是当个人遭受不幸的境遇时,往往会产生消极被动的情绪。所以患有心血管疾病这种不治之症的人很容易情绪低落,急躁绝望地对待治疗和护理。甚至有些患者会产生厌世、自杀的心态。这些都极大地降低了疾病控制的几率。②对疾病缺乏了解。有些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缺乏对所患疾病的足够认识。由于心血管疾病发病之前的症状不太明显,患者及其家属没有给予疾病足够的重视。他们不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特点,无视医生的嘱托,不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当真正发病时,患者及其家属无法采取最正确的措施来挽救患者的生命。③对待疾病过于乐观。有些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对待疾病过于乐观,认为通过治疗就可以治愈,至少可以完全控制这一疾病。他们忽视了疾病的突发性和多变性,以及其他不可测因素对于患者的影响,一旦发生意外,患者家属就会把悲愤发泄到医护人员身上。这也从侧面加深了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嫌隙,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控制。

2.2护理人员因素①服务意识薄弱。护理人员是照顾患者的人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是具有一定的临床医疗知识、陪护疾病患者的专业服务人员。但是由于护理工作的强度高、压力大,而护理人员的精力有限,使得他们对待工作得过且过、消极怠慢。②护理记录不当。护理人员对于记录工作不够重视。部分护理人员只是简单粗糙地记录患者的病情,这种护理记录并不能完整地反映患者病情的真实情况,一旦患者发病,不利于医生找到发病的原因;还有些护理人员人为编造护理记录,这种护理记录歪曲了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极易造成对患者的错误治疗;也有些护理人员不能及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事后的补录工作中可能掺杂着部分的主观因素。③护理水平较低。心血管疾病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治疗药品的种类较多,治疗程序的复杂多变。一方面,护理人员由于缺乏实地经验和专业技术,无法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另一方面,当前医院采用的是护士聘任制,这就使得护理人员片面的追求熟练的技术操作,却忽视了用心参与工作的重要性。

3应对方法

3.1心理护理由于消极的心态不利于心血管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因此,护理人员也要提供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在患者住院初期,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适应周遭的环境,尽快融入医院这个大家庭。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其护理对象,尽量减少患者的压力,同时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3.2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来势凶猛的疾病,发病后几分钟就可以夺走患者的生命。如果对这一疾病没有足够的了解,就无法应对发病时的紧急状况。为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护理人员有义务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心血管疾病的特征、病因以及应急措施等相关内容。

3.3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专业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是护理人员的本质工作。由于心血管疾病的种类繁杂、病因颇多,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很多,程序复杂,而且要求护理人员能够有效的处理突发事件。这些都要求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的护理和急救技术,以及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药物用法。

3.4促进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必须保证持续有效的沟通。沟通可以使双方交换患者信息和治疗建议,避免治疗过程中双方误解的产生。

4结束语

总之,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医疗风险较高的疾病之一。心血管疾病自身的属性决定了其护理工作的繁重和复杂。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不能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抗病魔,就无法实现对这一疾病的控制和治疗。当然患者也不能过分乐观,而应该具体了解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客观地对待治疗。护理人员要同时提供医疗护理和心理护理,同时提高护理水平,强化服务意识。只有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努力,积极配合,才有可能控制和治愈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1]刘少玲,李薇,李小红.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探索[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1):135-136.

[2]吴煜.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3,(1):85.

[3]曹秀芳.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2):19-20.

上一篇:在护理实践中分析护理相关社会学教育实用和需... 下一篇:探究高龄病人消化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