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原祁的绘画风格与美学思想

时间:2022-03-07 08:47:51

浅谈王原祁的绘画风格与美学思想

【摘 要】:在清初绘画史上,以仿古创新而受到皇家推崇的四王占据主导地位。而其中之一的王原祁,继承元四家的笔墨技巧,在创作思想上,受到董其昌的影响,主张仿古并强调笔墨意趣,以其山水画中各种形式因素的组合及结构而产生一种独特的美感并对当代及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王原祁、四王、仿古、用笔、结构

中图分类号:J2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061-01

一、王原祁个人背景介绍

清代绘画艺术继承元、明两代,文人画占据主流地位。清初,以仿古创新而受到皇家推崇的“四王”画派,占据领导地位。他们以王时敏、王鉴、王、王原祁为代表,以摹古为主旨,崇尚董源及元四家画法,追求笔墨韵味,有着深厚的技巧功力,影响了整个清代的山水画风。由于王时敏与王鉴最先开启所谓"山水正宗",而成于王原祁,且三人居住地均是江苏太仓,所以,画史也称其为“娄东派”。当然在我国的绘画史研究中,“四王”历来被不少的人视为保守派,甚至是将近否定的评价,但事实并非如此。“四王”在中国的绘画史上,有局限和不足的地方,但却对后世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本文主要谈论的是“四王”之一――王原祁。

王原祁的绘画艺术受家庭熏陶,自幼便得到其祖父王时敏的刻意指导,“间与讲析六法之要,古今异同之辨”。中进士后,王时敏又授其家藏名迹的临摹缩本,期望他继续画学。纵观其一生绘画作品,多以仿学所谓南宗画派中诸家绘画为主,其中以仿黄公望画法的作品最多。他的绘画又有"中年秀润,晚年苍浑"的区别,这些都是王原祁倾其一生之功以营求笔墨运用的艺术表现。据记载,其凡画一山水,反复皴擦点染,颇费岁月,在这其中足以体会到用心之苦,虽摹古而欲脱古出新,有着深层的意义。王原祁在不懈创作的同时,又深受祖父王时敏的影响,并以同样的方法再授弟子,这在他为很多弟子、门生绘制的作品中都可发现。每幅作品都加以品题,讲析绘画之要。这一方法为后来摹学者提供了便利,对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广作用。

二、绘画风格――仿古创新

王原祁的画,用笔不拘一格,线条时断时续,往往于淡处见功力。他的山石由淡及浓,渐渐添加,然后焦墨破醒,由湿而干,由疏而密,浑为一体,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或用焦墨在树石紧要处勾勒,浑厚苍劲的线条有画龙点睛之妙,这正是他“笔端金刚杵”的实在之处。从王原祁所画的山石树干来看,于清隽之中披露了坚硬的质感,是脱胎于倪瓒的风格,但又有其差别。他的画风,总体来看受到黄公望、董其昌乃至家学的影响。然而他对前辈的仿效,是有所选择,有所扬弃的,因此王时敏要赞王原祁“是子业必出我右”了。

王原祁的画,早年以仿王蒙山水为主,用笔较纤细,其皴擦点染均与王蒙相近。他流传于世的作品以五六十岁的居多,这一时期的绘画风格已形成,笔墨运用自如。特别是淡墨与焦墨,干笔与湿笔的互为应用,如古人所评说,达到了“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的艺术效果。七十岁后,其用笔始于直率苍老,笔墨的运用虽不像以往那么滋润,但却赋予画面蓊郁厚实的情趣。

综观王原祁的画,他那层层点染焦墨勾勒的笔墨语言,使他超越了前辈的规范,创造了苍润灵秀、古隽浑逸的独特风貌,他的“笔端金刚杵”一直为后世所津津乐道,标榜为非王原祁所莫属。而他的浅绛山水,墨和色浑为一体,其青绿更是墨彩辉映,在当时来说不失为大胆的创新。

三、美学思想及对后世影响

王原祁的绘画受王时敏的影响,研习宋人的画法,但基本上是从董其昌出发而进一步研习、发展元四家,特别是黄公望的画法,最重视的是“士气”,而极少“作家气”。在这方面,王原祁的成就与影响超越了王石谷,也超过了王时敏和王鉴。在清代,探研元四家画法,并有显著发展和取得了重大成就的就是王原祁。和董其昌一样,王原祁并不否定外师造化,但他所重视的不是画中的具体景物,而是笔墨的趣味和美。王原祁曾说过“作画但须顾气势轮廓,不必求好景,亦不必拘旧稿。若于开合起伏处得法,轮廓气势以合,则脉络顿挫转折处,天然妙景自出,暗合古法矣。”王原祁作画所最注意的正是“气势轮廓”及全幅的“脉络顿挫转折”的安排、处理,而形成一个既有丰富微妙的起伏开合变化,又处处相互映照、呼应的山水结构。其中也表现了自然的山水之美,但较之于石涛及黄山画派那些法自然、求好景、奇景的作品,它所特有的是一种形式结构的美。他全力以赴注意的是山水画中各种形式因素的组合及结构,及由此产生的美。这种构成法,用他的话来说,更具体的讲,就是“先定气势,次分间架,次布疏密,次别深浅,转换敲击,东呼西应,自然水到渠成,天然凑拍,其为淋漓尽致无疑矣”。这里王原祁讲到了他的构成法的诸要素,即气势、间架、疏密、浓淡,又讲到了他的构成的要诀,即“转换敲击,东呼西应”。他也说过“古人位置紧而笔墨松,今人位置懈而笔墨结。”这也是王原祁论画的精要所在。

在董其昌那里,中国山水画的笔墨造型已明显地抽象形式化、符号化了。到王原祁,又更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使山水画的创作差不多完全变成了对山水树木的布置造型及笔墨运用所形成的结构美的探索。也正是因为这样,在中国画论中,王原祁第一次明确具体地将绘画的美与音乐的美相比拟。他所追求的山水形式结构之美是由形式的节奏、韵律所呈现出来的美。他的画是包含着可以通向现代的东西。王原祁是“四王”艺术理论和实践的集约者。在其绘画作品和绘画理论中,集中体现了王维以降“文人画”艺术精神,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卢辅圣.清初四王画派研究论文集[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2] 郭继生.王原祁的山水画艺术[M].台北:博物院,1981

[3] 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上一篇: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注意问题探析 下一篇:学生课堂沉默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