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工作五年规划

时间:2022-06-02 11:10:21

中医药工作五年规划

中医药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基层中医药资源,大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特制订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加快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与省中医药管理局建立局、市合作关系,并签署《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促进了中医药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市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项目不断增多,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目前,全市4所县级中医院均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建,171所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建设,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有了极大改善,两所县级中医院已通过全国三级乙等中医医院专家组评审,两所通过了全国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专家组评审;全市171所乡镇卫生院、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立了中医科,3853个村卫生站(室)、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95%以上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服务基本覆盖全市农村和社区居民;全市4个县(市、区)均已创建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我市成为全省唯一的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达标市,促进了市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

但是,全市基层中医药发展仍不平衡,尚需进一步巩固发展中医药服务网络,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继续保持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推动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促进市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宗旨,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坚持继承创新,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推进基层中医药工作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三、目标和重点

(一)工作目标

到2017年,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学术继承与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对中医药常识知晓率和中医药服务满意率明显提高。力争市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1.农村中医药工作:2013年市争取创建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1)县(市、区)中医医院。简阳市、安岳县中医院年达到三级乙等中医医院标准,雁江区中医院2015年达到三级乙等中医医院标准,乐至县中医院年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充分发挥中医医院在农村中医工作中的龙头作用,年门诊中药处方(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制剂)比例不低于60%,中药饮片处方比例不低于30%,常年应用院内中药制剂三级中医院不少于30种,二级中医院不少于10种。中医药预防保健科积极开展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治未病”工作。

(2)乡镇卫生院。2013年,全市乡镇卫生院中医科设置率达到100%,90%以上设置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中医药人员配备占医药人员总数比例达20%以上,门诊中医处方数(含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占全院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30%。积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在孕产妇、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和高血压、ⅱ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大力开展健康教育,运用中医体质辨识开展养生、保健的人群范围逐步扩大。

(3)村卫生站。2013年,全市每个行政村均设置卫生站或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以中医为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100%配备针灸、tdp神灯、火罐、艾炙、刮痧等中医诊疗设备。90%以上的村卫生站能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处方数(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占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30%。

2.社区中医药工作。2016年市创建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全市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设置达到100%,配备中医类别医师占医师总数不低于25%,并有2到3名以上中医类别全科医生;集中设置中医药综合服务区、标准化中药房,门诊中医处方(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数占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30%。积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在孕产妇、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和高血压、ⅱ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广泛运用中医药技术,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中医药科普宣传,运用中医体质辨识开展养生保健的人群范围逐步扩大。

(2)社区卫生服务站。2013年,全市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并配备有中医类别医师1至2名,至少有1名临床类别医师系统接受过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门诊中医处方(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疗法)数占处方总数比例不低于30%。

2013年雁江区力争创建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至2016年,简阳市、安岳县、乐至县(市、区)先后分别创建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3.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切实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意见》(国中医药发〔2008〕14号),按照《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加强中医科标准化建设,集中建设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征,突出特色优势,充实中医药人员,配置中医诊疗设备。进一步加强中西医合作,拓展服务范围,积极开展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努力创建省级示范单位,争创全国示范单位。

4.民营医疗机构中医药工作。目前,民营医疗机构已成为我市中医药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要进一步加强民营医院中医科标准化建设,不断探索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机构,加强监管指导,规范诊疗行为,积极组织开展从业人员中医药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二)重点工作

1.进一步加强基层中医药工作管理。市、县(市、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依法监管,加强对基层中医药服务工作的督促指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推动基层中医药工作再上新台阶。

2.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继续推进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诊疗环境条件,促进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结合当地实际,每年选择10—15项中医药适宜技术进行培训推广运用。积极开展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进一步规范中医临床科室设置、命名和诊疗行为,按要求配备中医药人员,完善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鼓励县、乡、村开展中医师承教育,加强中医特色专科、院内中药制剂能力建设,不断拓展中医医疗、预防、康复、保健服务范围和传染病防治工作。

3.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医药对口支援协作机制。县级以上中医院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服务的龙头作用,与辖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对口支援合作关系,定期或不定期选派中医专家或临床骨干到合作单位坐诊、指导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慢性病康复与干预,建立有效的双向转诊机制。基层医疗单位要选派中医药人员到县级中医院进修学习;进一步加强对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服务的业务指导、培训;积极开展中医师承教育,充分发挥名老中医传、帮、带的作用。

4.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科标准化建设。各县(市、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按标准设置中医科,通过改造、调整布局等方式将中医诊疗科室集中在一个区域,形成中医药文化特色浓厚、诊疗环境舒适、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并按要求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中医基本诊疗设备和必备中药。要积极开展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工作,不断提高中医非药物治疗比例,有条件的地方可提供中药煎药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要配备1—2名以上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每个行政村村卫生站至少有1名“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95%以上的村卫生站能提供中医药服务。

5.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逐步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结合本地实际,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中医药服务项目。在居民健康档案中广泛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康复、治疗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6.进一步推进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广泛深入宣传中医药科普知识,基层医疗机构每年举办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不少于4次,中医药健康教育内容宣传栏每年不少于4期,组织中医专家或临床骨干深入辖区社区、公共场所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健康咨询活动每年至少1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促进基层中医药工作加快发展。各级政府要切实贯彻落实“中西医并重”方针,加强对基层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和扶持,统筹规划基层中医药工作发展,研究制定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有关政策措施并督促落实。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中医药工作。

(二)加大投入,增强基层中医药工作发展动力。各级政府要完善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补助政策,逐步增加中医药事业发展投入并落实倾斜政策。在每年的卫生事业经费中,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发展基层中医药事业,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补偿机制。对基层中医药建设项目、开展中医药服务所需的基本设备、中医药人员培训等要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三)完善政策,推进基层中医药工作健康发展。各级要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并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和院内制剂等纳入报销范围。各县(市、区)政府和卫生部门要加强对中医药行业的统一规划,加强对基层中医药服务的管理,强化中医药从业人员、中医药技术服务项目的准入、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使用、中医药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监督管理。

上一篇:切实抓好大春生产紧急通知 下一篇:药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