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分析

时间:2022-06-01 05:02:06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分析

【摘要】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实中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不足,主要原因在于相关人员的内控意识薄弱,岗位设置不合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等。为提高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可完善其岗位分工,加强内部监督,建设企业文化等,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

一、引言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分布行业和地域广泛,相关资料表明,我国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5%以上,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而且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在一些软件开发、生物医药、微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中中小企业也占有较大比重。同时,中小企业在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培养自主创业企业家、推进多层面专业协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不足

虽然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运行有很大影响,但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却存在诸多的制约因素,比如融资问题、管理问题、人才流失问题等,这些问题从本源上都与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不足有关。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是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而控制目标则是要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控制的优劣已成为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

然而现实中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状况不容乐观,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控制效果和目标,主要表现在:企业组织结构不清晰,所有者往往是经营者,管理随意性大;企业运行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差,部门职责不清;许多中小企业法律法规、风险意识淡薄,有法不依,有的逃避纳税、逃废债务的愿望比较强烈;管理层观念陈旧,人员选用上容易任人唯亲,不注重才能,人才流失严重;会计处理不遵守规范,财务不透明,会计信息质量较差等等。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不足的原因

(一)管理不科学,内控意识薄弱

很多中小企业是以家族式、合伙式经营发展,长期受经营规模,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限制,企业组织体系通常采用垂直管理模式,管理的跨度小,幅度窄,企业的管理者又负责经营,管理集权现象严重,这使得中小企业内部管理缺乏科学性和约束性。一套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实施,企业负责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管理者的素质、偏好、态度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急功近利,过于注重业务的扩张和个人经验,而忽视了内部控制的功能,为降低成本,不设或尽量少设内控机构,重有形资源的控制,轻人员、信息等无形资源的控制,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使内部控制失去长效机制。

(二)组织机构、岗位设置未遵循内部控制原则

内部控制是企业各个业务部门或人员,在业务运作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种动态机制。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源有限,出于成本效益考虑,在实际操作中违背内部控制原则,由一个机构兼管诸多不相容职责,一个人往往要分饰多角,既当出纳,又当会计,还负责审核。常规票据分管,银行印鉴、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等制度没有完善,混岗和职能交叉产生舞弊的隐患,组织机构的不合理使内控建设流于形式。或者有的企业建立了内控制度,但却是根据管理者的意愿设置,并没有涉及到所有可能引发弊端的业务和岗位,责权利划分不明确,部门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牵制,易造成管理脱节,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

有些中小企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他们认为内部控制只是文字表现出来的条条框框,只重视内部控制是否存在,而不重视其执行情况,造成有章不循,管理层的“个人控制”凌驾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之上,员工在具体业务处理中强调灵活性和经济性,不按制度规定的程序办理,使建立的内控制度不能很好的贯彻落实,执行力度无法保障使得内控制度失去严肃性和刚性。根据大企业的经验,内部控制的责权对等,奖罚分明,并确实遵照制度落实执行,则内部控制能够在企业顺利实施,反之则会出现各部门相互争权和推卸责任现象,根本达不到控制的目的。

四、提高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建议

(一)完善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及岗位分工

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特点,在内部控制机构设置上不必面面俱到,大而全,但是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不能缺失,要充分注意部门之间职能的科学划分,避免重复、遗漏、交叉,尽量简单、高效、协调,有利于各组织信息的沟通,确保控制目标的实现。另外要根据各部门的任务及特点划分岗位,贯彻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原则,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即一个人不能同时兼任可以隐匿自己所犯错误和不轨行为的职务,从整体来看,应做到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审查六种职权的分离,特别是钱、账、物的分管,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企业管理者需对各项业务的完成做出科学的授权,合理分权,建立完善规范的决策制度,限制领导,保证企业业务按既定方针执行,实现中小企业管理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转型。

(二)加强内部监督,建立激励机制

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是对每个岗位、每个部门和各项业务实施全面监督检查,并及时反馈情况的制度。完善的内控组织如果没有监督做保障,其有效性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可设置自己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不依附于任何职能部门,配备具有较高专业素质,较强责任心的审计人员,通过内部常规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监督审查企业的会计报表等方式,对其他部门和业务进行持续的审查和监督,建立有效的预防—发现—纠偏的监管防线。对于设置内审机构不经济不现实的小企业,也不能因此忽视内部监督,应建立自我评估系统,定期对内部控制检查评价,查漏补缺,避免重大损失的发生。或者聘请专家、独立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审核,特别是对会计资料的核查,吸收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另外,对内部控制监督的结果还应有有效的考核机制,对于严格执行内控要求,产生较好效果的部门和个人,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于无视内控规定,我行我素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保证内部控制顺利有效的实施。

(三)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通过企业的价值观统一员工思想,指导员工行为,增强凝聚力,推动企业发展。因此,企业文化并非大企业所独有,中小企业更应找准定位,重视文化建设,体现自己的特色、目标、价值取向、企业精神等。内部控制应建立在共同的文化道德基础上,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团队精神。每个会计人或每个员工把外在的规范、原则,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良好的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才能从源头上防止违法违规,使内控活动顺利开展;各级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彼此及时了解管理方面与实务操作方面的现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内部控制才能持久高效。

五、结束语

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诸多问题,但在整体上仍充满生机和活力,每个中小企业应找出自己的不足,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完善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坚定地贯彻执行,逐步堵塞漏洞,提高管理水平,从而做大做强做久。

参考文献:

[1]王洪华.从德国国家发展银行事件看内部控制的重要性[J].财务与会计,2011,12:61-62.

[2]崔志娟.规范内部控制的思路与政策研究[J].会计研究,2011,11:52-56.

[3]邢俊霞.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执行不力的原因及对策.

[4]彭志伟.浅谈中小企业内部管理问题与对策.

上一篇:构建重大灾害应急保障机制的设想 下一篇:我国旅游度假区选址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