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与素质培养

时间:2022-06-01 05:25:35

初中地理教学与素质培养

摘 要:素质的培养是一种能力生成的循序渐进,素质教育是对能力生成的引导和配合。地理素质和学习地理的素质的培养,从教无定法中来,到学有心法中去。结合自己身边的实际,适当的引导,善于发现问题,将生涩的变成直观的具体的,和自己紧密联系的,将学习变成自主学习,在愉悦中学习知识,培养兴趣,逐步养成地理素质和学习地理的素质。

关键词:素质 培养 地理素质 学习地理的素质 教法 学法 实际 身边 自主

素质的培养是一种能力生成的循序渐进,素质教育是对能力生成的引导和配合。在使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前提下,决定了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人生的品格,提高学生内在的修养……作为基础学科的在初中地理,如何按照学科本身的特点,同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和学习地理的素质有效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并在之后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培养的。

我们知道,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我们不妨就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谈一下地理素质和学习地理素质的培养和生成。

一方面,教无定法随教材变,结合内容,结合身边,因材施教,素质养成。针对不同内容,设计合理的方法,结合身边的实际,让学生在自己的认识和科学的认识中统一起来,使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理解透彻,牢固掌握。我们知道,地形是内营力与外营力的对立统一的形成,不同的地形如何形成,内营力与外营力是生涩的认知,这时我们可以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子来理解和认知。“阳光、空气、水、生物等因素,不断破坏分解地球表面的岩石,使之生成碎石,砂子和泥土……”这句话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便于认知。阳光暴晒,空气风蚀,水流冲刷……等等,使地表面貌发生变化;“汶川地震,作用强悍”,找出图片,观察,认识,不仅地表变化巨大,地下也发生巨大变化;“沧海桑田”“西高东低”“几字型黄河”……都是内营力与外营力的表现。通过身边的事,掌握的词,形象而直接的理解,将生涩的地理词语变成直观的易懂的自己的知识。这样我们用生涩的地理词语讲解了身边的地理常识,反过来我们又用身边的地理常识认识了生涩的地理词语。

此外,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学习地理时不太善于发现问题,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求异等综合能力,可以质疑,可以对比,可以举例。要明确目的,结合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实际水平,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切入点。气候资源是重要的地理资源,由温度、降水、太阳辐射组成,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只有有机“配合”,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我们知道,降水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或者学生发现,产生质疑:前几年秋季我们所处地区降水丰沛,但是当时的农业生产怎么样呢?让学生结合自家的秋收秋种,来认识。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了,就可提出很多问题:我们家种的棉花一直不好好开,即使开了也不肥;我们家的玉米在地里就长芽了,在杆子上生出玉米苗了;我们家的豆子秧苗长得大,但是没有豆荚……此时就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更全面看待此问题:下雨后,天气如何?太阳辐射如何?温度怎样?使学生结合自家的实际就可以得出:天晴的时候不多,阳光很少不强,温度偏低,虽然降水很多,但是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损害。从而认识到,气温、降水、太阳辐射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收到俱佳的效果,知道了气候资源的重要性,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就有兴趣了,和自己身边的地理事物结合起来了,用身边的事来认识地理,理解地理,反过来又用地理知识解释身边的地理事件。不但发现了问题,而且用知识解决了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地理的素质和地理的素质都得以提高。

另一方面,把握好学法,在教法的正确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必须具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其的主动性。一定要是学生愿意学,抢着学,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死”的知识,而应是主动学习,变“死”知识为自己的“活学活用”的素养。学法和教法相辅相成,统一发展,教法融入学法,学法超越教法。在以上的教学中,我们善于和身边的实际结合,善于和学生自己的东西结合,善于让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地理事物,善于让学生超越知识,发现问题,又回归知识,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在学习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地理就在我们手中。是地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哦,我们家地里的棉花就是地理,我们村里的小河就是地理,我们出行游玩就是地理……地理事物,地理知识随时就有,随处就有。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发现地理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事件。从而每个人发现不同,解决不同,但是却是学而有同。学习热情极大提高,真正的自主学习,是我要学,学我的知识,长我的才能!

我们说,在地理教学中,应该是教的有法无定法,学的得法有心法,内外因相互结合,使学生在愉悦之中学到知识,地理素质乃至学习素质得以发展提高。

上一篇:创设情境开展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