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传统 开拓创新

时间:2022-05-31 07:53:19

继承传统 开拓创新

“《中国新音乐年鉴》编委会2013年会暨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2月13日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中国新音乐年鉴》编撰项目是在上海音乐学院大力支持下组织各大音乐院校参与进行的。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许舒亚教授的致辞拉开了编委会的序幕。此次编委会及研讨会主要分为三个板块:各编委会主任兼音乐学院院长致辞、主要编委兼负责人主题发言,以及作曲家和音乐学者讨论发言。此次会议不仅有大陆各大音乐学院的领导及代表作曲家的出谋划策,而且还有来自台湾和香港地区的作曲家和学者的演讲,可谓阵容强大,信息面广,权威性高。更重要的是,“大家”以《中国新音乐年鉴》的编撰为契机,展开的精彩讨论,是学者们对中国新音乐创作在传统与创新的实践过程中的一次总结和反思,其意义远远超过《中国新音乐年鉴》编撰本身,对中国新音乐创作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综合起来,这次研讨会的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理论与实践中思考音乐发展的道路

音乐创作是一种实践,可以说,以专业音乐学院为依托的中国新音乐创作每一年、每一月甚至每一天都在进行之中;从各个学院的各类音乐节、音乐会,到各个地区、各个音乐厅或剧院的音乐会都在上演新创作的作品。新音乐的发展直接体现在这些音乐会中。同时,音乐创作也离不开理论。在各种活动中安排的研讨会、座谈会或交流会,甚至在音乐会中穿插的节目介绍,都在向人们传达着音乐创作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中国新音乐年鉴》的编写正是一种用理论记录实践的方式和思维。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新音乐包括三种性质:超越性、创新性和延续性。这三种性质不仅是新音乐的理论品格,也是新音乐的实践导向,只有在不断的超越和创新中才能延续历史,发展历史。从而,他指出了新音乐是具有实验性的,正如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现代音乐的实验性一样,中国21世纪的新音乐创作同样是实验性的,但是只要坚持超越和创新地延续历史,那么这些新音乐创作的实验就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就会留下许多经典。他的发言高屋建瓴,把新音乐创作的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用宏观的思维聚合在一起并表达出来。另外,他还提到研究性,实际上也是希望我们不断对音乐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和反思,使之更好地在实践中体现出传统与创新。《中国新音乐年鉴》的编写,同时也体现出一种对实践的理论积淀。

二、在历史总结和评述中积累音乐文化成果

《中国新音乐年鉴》的编写始于2009年,每年一卷,目前已出版三卷(2009年、2010年、2011年),每一卷的核心内容均以综述的形式,分院校记录了每一年与新音乐创作相关的活动及作品演出等方面的信息。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钱仁平教授在“《中国新音乐年鉴》编撰工作报告”中对于《年鉴》(下文多用简称)的编撰从发起到经过,这几年来所做的工作进行了叙述,不难看到,一位对中国当代新音乐发展怀着无比热情和责任感的学者发起了一项非常艰辛的却非常有意义的“工程”。记录历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评论历史,更是需要勇气和学识。《年鉴》内容所反应的正是在记录中总结和评述历史,目标宏伟、任务艰巨。《年鉴》从2009年的“年度创作”、“重大项目”、“专题访谈”和“文献综述”四大板块,逐年增加了“年度观察”、“作品选辑”、“年度人物”等板块内容,不仅更丰富、更立体、更生动地呈现了中国新音乐创作的成果,而且更重视总结、提炼和评价新音乐的得失。钱仁平教授提出,《年鉴》应该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立场”、“人文关怀”和“问题意识”。这种对历史的态度不仅仅是记录,更是思考。武汉音乐学院院长彭志敏教授清晰地说明了《年鉴》的意义和性质。他指出,年鉴具有“鉴照意义”,不仅是编年史,而且是工具书、对照书,“以史为鉴”是它的性质和功能。正是因为年鉴具有参照、鉴别、鉴定、警示和鉴知的功能,因此《年鉴》应该“有主题”、“有限定”和“有重点”,是倾向于“新思想、新语言、新技法和新音响”,更重要是,他认为应该在保证《年鉴》的客观价值基础上提升主观价值,在保证史料价值的同时提升学术价值。由此可见,我们对历史的思考、对历史的看法和评价才是“鉴”的真正涵义。正是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才是新音乐发展的态度,才能从精神的高度推进中国新音乐思想的发展,推动更杰出的新音乐创作的发展。如果我们不能主动地思考,又如何能更好地创作?作曲家何训田教授指出,《年鉴》应该具有自己的观点、特点和独立思想,实际上也回应了钱仁平教授的“中国立场”和“问题意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韩锺恩教授以自己曾经多年编写《中国音乐年鉴》的经验,希望《年鉴》能为中国音乐界贡献杰出人物,同时提到既然难以求“全”,何不突出其“特”,也希望《年鉴》不仅在编写的体例上应该有自己的特点,更应该在观点上有独到的见解。原《人民音乐》编辑部副主编于庆新建议,《年鉴》应该增加“音乐思潮”(创作问题)和“音乐评论”等板块,从而提高《年鉴》的思想性和学术性。这一点也是这次会议上大家的共识。他还建议将“十大新闻”板块改为“重大新闻”,从而避免某些强势媒体为炒作、拼凑诸多“十大”而出现的挂一漏万或滥竽充数。

三、在音乐教育事业中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年鉴》的工作是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大力支持和组织下,以国内几所主要专业音乐学院为基础展开的。中国音协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赵季平教授委托王真副院长的发言中肯定了《年鉴》源自于学院的精神力量,认为应该从学院中来,到社会中去,重要的是保持这种精神力量,让年鉴编撰事业不仅为学院教学、科研提供有学术价值的服务,更为社会文化交流发挥学术情报之参考作用。天津音乐学院院长徐昌俊教授在发言中强调了专业音乐院校在音乐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组织模式,在中国教育机制和环境下,只有依靠高校的学术活动,音乐教育才能发展起来。他以天津茱莉亚音乐学院建立的合作办学体制为例,进一步指出了高校之间的联合是建立更有效机制的途径。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贾国平教授在“透过《年鉴》审视音乐院校在当代音乐文化事业建设中的推动作用”的报告中,以中央音乐学院近年来的一系列新音乐创作、音乐会、作曲比赛以及学术活动情况为例,具体阐述了高校在促进中国新音乐发展中的作用。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社长洛秦教授在“从年鉴学派谈《中国新音乐年鉴》的出版及其意义”的报告中,详细叙述了出版社在出版《年鉴》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出版《年鉴》的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本身也是专业音乐院校的衍生物,是以高校为依托的企业,它以其足够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以其杰出学者为基础的远见卓识和眼光,敢于抛开经济利益的短小之利,更便捷和有效地成就着音乐发展的丰功伟绩,这种胸怀是值得赞赏的。当然,洛秦教授也指出了促进《年鉴》发展的诸多问题,比如编委会的有效性,音乐会的机制性,编辑部的专业性,出版的网络化与数字化等等,只有不断努力,才能保证《年鉴》的持续发展。作曲家高为杰教授认为,应该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保证《年鉴》的宽度与深度,并强调音乐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才能为新音乐的发展发掘持续和潜在的后备力量,在内容取向上,不仅要关注名气大的显学,也要关注那些暂时未被关注的“钩沉”。

《年鉴》不管是以它所依靠的音乐创作、表演和活动来看,还是从它本身的策划、组织和出版来看,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令人感动的是,音乐院校不仅在这两方面的工作中均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投入了一批对中国新音乐发展富有满腔热忱、充满激情和愿意为此而奉献的音乐家和学者,所以《年鉴》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必将为音乐事业的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四、在开放的学术视野和环境中繁荣音乐生活

中国新音乐的发展早就不仅仅局限在地区、地域和国别的范围了。一方面,它不仅包括大陆作曲家的创作及活动,也包括港澳台及海外华人作曲家的创作和活动,甚至在许多活动和交流中还有不少外国作曲家的参与;另一方面,它不仅需要在借鉴和学习西方作曲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融汇民族的音乐语言和风格,更要在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兼具国际性思维,从而更好地把具有中国风格的作品推向世界。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五湖四海的资源是《年鉴》应有的胸怀。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许舒亚教授在发言中提出了两个重要问题:国际视野和长效机制。他主张《年鉴》应立足于国际化的视野来开展工作,并希望出版外文文献,使之走向国际舞台;其次希望《年鉴》编委会形成长效机制,保证编撰的高质量、多样化和丰富性。星海音乐学院院长唐永葆教授认为,应该突破空间地域范围,放开眼界,做到知己知彼,方能发展中国新音乐。他还指出?熏在当今人心浮躁的社会,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与那些浮躁之风保持一定距离。值得一提的是,亚洲作曲家联盟总会主席、台湾作曲家潘皇龙教授和香港作曲家联盟主席陈锦标教授分别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台湾和香港的新音乐教学、创作和演出情况,使大家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成果。通过各位专家的介绍,使我们看到,不管是在大陆,还是在香港、台湾,中国的新音乐创作正欣欣向荣,且与国际作曲界和学术界密切交流,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世界影响,比如在世界各地频频受委约并应邀上演的华人作曲家作品音乐会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只有拓宽学术视野,广泛吸纳学术资源,深入国际交流,中国新音乐的发展才能持久而深入。《年鉴》编委会的召开本身即是一次开放性的研讨和交流,这种“海纳百川”的情怀也让人感动。

大会尾声之际,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许舒亚教授还与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教授互赠了出版物。许舒亚院长进一步总结了会议的意义并表达了对《年鉴》工作一如既往的支持与殷切希望。

总之,《中国新音乐年鉴》的发展与中国新音乐的发展同行,它应该于历史性中具有反思性,学术性中具有批判性,创新性中具有开放性。最后,再庄重地仅以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赵季平教授的致辞作为结语:

揽年度音乐创作、立学界大事新条。汇诸家艺术档案,鉴治史以知大道。希望中国新音乐的明天更辉煌,《中国新音乐年鉴》发展的脚步更坚定、更沉稳、更有活力!

高拂晓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副研究员、编辑

上一篇:积极扩大孔子学院建设和汉语推广工作的影响力 下一篇:创作和教学当顺势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