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5-31 02:09:24

中美会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不仅可以引进国外优秀教育资源,吸纳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经验,还可以拓展学校专业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但是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因为文化背景、教育理念、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需要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路上进行探索和解决。

关键词:高职学生;中外合作办学;会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035-01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中美会计专业自2010年得到省教育厅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后,目前已招收四届学生。根据2015年自主招生报名情况来看,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报考本专业,专业发展前景良好。然而,由于生源及中外合作办学本身的特殊性,中美会计学生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1.对学校的软硬件要求较高

不同于普通专业,中美会计学生全部来自浙江省内,家庭经济较为宽裕,对物质条件要求也较高。在教学设施方面,学校为他们配备了专用教室,安装了较为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在生活设施方面,学校也特别为他们统一安排了四人间,保障了基本生活需求。然而很多学生认为自己交的学费远高于普通专业学生,应该配备更好的设施。曾出现学生因为宿舍条件不理想,集体去学工办抗议。

除了硬件设施外,学校对中美会计专业的软件配备也较为重视。由于每个学期在校四至六个班级,因此都会保证有四名外教分别教授语言课和专业课。为了解决学生和外教的交流障碍,专业还会为每门课程配备一名助教。然而由于大部分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还远不能适应全外教的授课方式,即使在有助教协助、翻译和讲解的情况下,教学效果还是无法达到大部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另外,专业课外教由于各种原因每年更换一次,也不利于学生对教师的了解及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由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差异,外教适应教学环境和新的授课对象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一个学期过后外教能够渐渐适应我们的文化和了解我们的学生,学生也能渐渐接受外教的授课方式和习惯要求。一个学年过后,双方都能较好的相互适应。然而这个时候又会更换新外教,双方又需要重新进入适应周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学习动力普遍不足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及家长在填报大学志愿时往往会选择竞争力较强的专业。国际合作项目在这种需求下很受青睐,成为报考热门。中美会计的学生在完成项目全部课程后可同时获得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高职)毕业证书和美国卡普兰大学写实性证书。因此无论从学到的技能方面考虑还是从为了就业所提供的证书考虑,很多家长都要求自己的孩子报考本专业。从对学生的调查表明,学生中有将近一半并非自己选择了中美会计专业,而是听从于父母的安排。这部分学生往往自己对这个专业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因此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在这里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得文凭而非提高自身技能,因此就会出现作业抄袭、文章剽窃、考试作弊等不良现象。

另一方面,由于学生需要完成中方和美方共同设置的专业课和语言课,课业压力较大。再加上全英文授课的挑战性,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自己学好课程渐渐丧失了信心,导致学习兴趣下降。表现在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热情反而降低,学习主动性不高,需要靠人监督,得过且过的心态。甚至有学生坦诚,他们不旷课主要是碍于学校的规章制度而非自己想听课。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关心且没有要求,因此即使知道自己成绩跟不上,也不会在课后主动去学习。

3.对未来的就业方向较为迷茫

虽然大多数中美会计的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视,但是对以后的就业方向却较为迷茫,或者说对现在所学和将来从事工作的关联性并不明晰。有的学生家里经济条件较好,想要创业,父母也答应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但是这些学生对怎样创业一无所知,仅仅只是怀揣美好的憧憬,甚至因此而认为以后不从事会计工作,现在所学并不重要,及格就好。有的学生虽然报考了中美会计专业,但是对从这个专业毕业以后应该从事什么工作十分迷茫,找不到方向。有的学生仅仅希望将来从事一份普通的财务工作,他们认为现在没有必要花那么多时间来学习英语,因为将来并不会用到,对外教上课也持"听不懂,不想听"的态度。甚至还有学生对学习本身就不感兴趣,加上家长对其也没有要求,让他们念大学只是因为年龄太小找个地方待上几年,再通过现有的社会关系找一份工作。这四类学生都需要通过老师的引导来确立目标,但是也有部分学生通过引导也还是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4.出国深造意愿不强

中美会计的学生在完成国内全部课程后可获得高等专科(高职)毕业证书,毕业以后再去美国攻读一年的专业课可获得美国卡普兰大学写实性证书。就目前中美会计四届共八个班的学生来看,很少有人愿意出国,甚至在报考本专业之初就没有想过出国。学生出国意愿不强一方面原因来自于经济压力,大部分家庭对于出国留学将近十万一年的费用感觉无法承受,也对花这么大代价去读书,回国以后是否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来"赚"回这个成本表示怀疑。另一方面原因来自于语言能力,即使在校期间三年的强化,大部分学生还是无法进行良好的英文沟通,因此也认为自己无法在美国学习生活。第三个原因来自于对陌生环境的畏惧。这种观念主要来自于学生家长。他们曾经从多种途径看到的有关美国治安方面的负面新闻,让他们不放心把孩子送去美国念书,只希望子女平平安安在国内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不要出去"冒险"。三个原因当中,后两个原因占据主导,因此即使学校对2015届中美会计的毕业生出国留学进行广泛宣传和大额资助,仍然只有四位同学愿意去美国进行深造。出国意愿的不强烈使得大部分学生在提高自身英语水平方面动力不足,没有在学习上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5.总结

中美会计专业的发展深受学校领导的重视,学生家长的关注。在办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共同面对、探讨和解决。希望通过各方的努力,中美会计专业能够良性发展,培养出更具社会竞争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才宇舟,赵慧娥.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商科大学生的职业力――以中外合作办学为例[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0(1)

[2] 朱晓波. 全文高校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水平策略分析[J].商情 - 2013(19)

[3] 杜希娟,王洪斌. 全面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质量的相关问题[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2011(11)

[4] 杨坚. 全文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英语广场(下旬刊) - 2013(11)

上一篇:瑞士的“时间银行”养老 下一篇: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