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问题与建议

时间:2022-05-31 12:58:1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问题与建议

摘 要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教育和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转型的价值在于,转型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结构优化的需要,是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的需要,是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转型的内在依据是需求驱动,问题倒逼,发展呼唤,政策给力。转型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包括,教育的结构与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办学定位摇摆与发展前景不明的矛盾,封闭管理方式与合作治理结构的矛盾,资源存量配置与培养规格错位的矛盾,教师学科背景与实践能力缺失的矛盾,课程的知识灌输与能育为“本”的矛盾。实现转型的政策建议涵盖八个方面:地位上,并重发展;思想上,转变观念;特色上,能育为本;路径上,校企合作;资源上,整合改造;师资上,双师见长;经费上,加大投入;方式上,渐进有序。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5-0036-05

何谓型及转型?“型”是指发展的模式、样态和方式,转型即由一种模式、样态、方式转为另一种模式、样态、方式的要求和过程[1]。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就是指基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经济需求和高校自身特点的科学定位,寻求并确立新的发展式样和选择新的发展路径的改革过程,其本质所表达的是一种新的价值定位和调适。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依据分析

(一)需求驱动转型

中国职业教育变革的历程,始终和国家工业化进程、经济发展的程度息息相关。潘懋元先生指出:“农业经济时代,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工业经济时代,大学处于经济社会边缘;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学将被推向经济社会的中心,进入经济运行过程,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从而实现大学自身的变革。”[2]经济发展是教育的基础和支撑,教育服务并促进经济发展。这是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辩证逻辑。但这种关系不是静态层面的,而是绵延提升、互动互适的。即教育作为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一方,要始终与经济发展的程度和要求相适应。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高移”,无论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的振兴,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增加,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都迫切需要更高层次的应用技术类人才跟进和支持。可以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然要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升级版为基石。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转型,必须因应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抓住不容错失的发展机遇,适时而明智地调整办学方向。

(二)问题倒逼转型

问题是依我们现有的能力、水平、条件、局限等,尚难以改变或破解的困境。当下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正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和困境。一是专业设置雷同。生态位重叠,“同质化”现象严重。二是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培养的人才与行业企业不匹配、不吻合,存在结构性错位,就业率低。三是人才培养方式不当。往往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重知识、轻能力。知行分离、学做相疏,使培养的学生从事理论研究功底不深,动手操作又能力不足,导致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缺乏竞争力。四是办学封闭化倾向严重,缺乏与行业企业需求和区域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机制。这些问题的存在,并非学校本身之过,而是教育结构或旧的教育框架体系设计不合理使然,解决起来必须实施颠覆性重构和翻转性的改革,即彻底地向应用技术类院校转型,才能破解困境。

(三)发展呼唤转型

这里的发展主要指高等职业教育和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结构不合理、体系不完善。就结构而言,按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我国高等教育5A理论型本科和5B职业技术型本科比例严重倒挂。需求量不大的培养学术研究人才的院校占比过大,而需求量很大的培养应用技术类高端人才的院校占比较少。结构不合理显而易见。就体系不完善而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除极少数的本科院校外,总体上面临上有“天花板”,前有“断头路”的境况,本科层次的发展也仅刚刚启动,体系完善之路还很漫长。教育结构和体系的完善,呼唤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转型,以改变和弥补结构失衡的偏颇和本科层次的“缺环”。地方本科院校是地方经济发展最有力的支撑和援手,如果不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仍然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办学模式发展,就会既在学术人才培养上落败,又与社会经济发展渐行渐远。

(四)政策给力转型

经济发展的需求、问题倒逼的机制、教育发展的呼唤,诸多要素的叠加,使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呼之欲出,也为政策出台做了水到渠成的历史铺垫。《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中也提到,“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好现有专科层次高等教育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政策的明确定调与给力,为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和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转型,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将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但上有政策,还须下有压力,有对地方本科院校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的清醒认知,转型变革才能发生。

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价值追问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既是现实要求,也是理性抉择。它是“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的需要,“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一)支撑经济发展的需要

人才需求层次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同步提升的,其基本规律和走向是不断“高移”。我国经济发展以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发端,创造了连续34年平均增长9.8%的经济增长奇迹。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发展开始步入“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新的历史时期。以制造业为例,将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乃至“中国创造”,对人才的层次需求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支持系统,为其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经济的升级必然要求教育的跟进和升级,这就催生了发展高职本科的诉求。

(二)教育结构优化的需要

教育结构是指构成高等教育系统的类别和层级的关系与比例。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系统。从类别看,目前,欧洲发达国家应用技术人才与学术性人才培养的比例一般在8∶2。而就我国当下本科院校数来看,根据2012年的统计,全国本科院校1171所,即便将647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全部转型为应用技术类本科,还有524所院校定位为培养研究型人才,占比近45%。仍然处于两类人才培养失衡状态。从层级看,我国目前有中等职业学校1.2万所,高职院校1321所,本科高职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三本院校,完全不成比例。所以,地方本科院校逐步转型为应用技术类本科,是职业教育的结构优化必然选择。

(三)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的需要

体系完善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题中之义。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体系残缺,一直被噱称为“断头教育”。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类本科,就是要打破“天花板”、打通“断头路”,补上职业教育本科层级的“缺环”,改变职业教育长期被锁定高等教育“低端”,是“末流教育”的印象。大量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将彻底终结我国职业教育无本科的历史,建构彼此衔接、纵向到顶(当然还包括研究生层次)、横向到边(不同教育类型的转换和互认)的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发展势能。

(四)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更为直接和现实的价值指向是为了自身发展需要。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办学定位趋同,培养的学术型人才缺乏竞争力,而又不愿低就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所以,办学定位始终忽明忽暗,办学思路不清不楚,办学方向摇来摆去,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发展。转型的要求和践行,为地方本科院校改革指明了方向和出路,有利于摆脱定位不当、特色不明、思路不清的困扰,在新的发展领域,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开辟更大的空间和疆界。

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相互交织的。而矛盾的两个方面构成的博弈和张力,既是转型发展的动力,又是解决问题的目的所在。

矛盾一,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到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新的运行模式之中,迫切需要高端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助力发展、有所担当。而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沿循了精英教育阶段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的特点,大众化教育的突破带来的也仅仅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井喷”式扩容,本科层面的应用技术类院校过少的状况迄今也未得到根本改观。由此造成了高等教育的结构失衡、功能失调,不能适应经济发展不断优化升级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如何调适教育结构的比例,使之适应经济发展对高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矛盾二,办学定位摇摆与发展前景不明的矛盾。办学定位是关乎学校发展前途的方向性问题。地方本科院校恰恰在这一点上,纠结困惑,尴尬不已。想高就学术型人才培养定位,底蕴不厚,能力不济;欲俯就应用技术类院校定位,又感到档次不高,心有不甘。所以,其办学定位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处在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特色不显、目标趋同、就业难堪的困局和矛盾之中,为改变这一局面,一些院校也试图探索学校发展定位和转型出路问题,但转型“牵一发而动全身”,关涉全局,要想调适理顺,谈何容易。所以始终在学术与应用的定位间摇摆,在姓“职”还是姓“高”博弈的夹缝中生存。

矛盾三,封闭管理方式与合作治理结构的矛盾。一直以来,地方本科院校秉持的是独立自治的理念,奉行的是传统的封闭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通过行政的组织体系,自上而下进行单向的管理操作,不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和互补。这种管理方式与应用技术类本科奉行的合作治理结构是相矛盾的。“治理”有管理的意涵,但它不是一元的,而是利益相关方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商解决共同的利益和办学问题的一种治理结构,强调的是共同治理、合作共赢。比如“校政行企联动、产学研用融合”的互管共治,尤其是充分发挥企业在办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才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所应践行的应然的治理结构。

矛盾四,资源存量配置与培养规格错位的矛盾。受精英教育大学定位重学术、轻职业价值排序的影响,此前,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把自己定位于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的发展愿景上。其资源配置也多是服务于学科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而配置的,是隶属于“致知”教育的。这样的资源类型显然与应用技术类人才培养所需的“致能”教育资源配置是错位失配的。所以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面临着资源的存量配置与培养规格错位的矛盾。如果不能解决这一矛盾,学生的实习实训不到位,能力培养没有“硬件”支撑,学生的职业技能就培养不出来,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就无法保证。

矛盾五,教师学科背景与实践能力缺失的矛盾。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都是在学科教育体系背景下培养出来的。这些教师基本上都是高校毕业后直接入校任教,没有任何实践经历和背景,更缺乏实践经验和技能。他们也许理论水平、学术水平较高,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却相对低下,不具备将理论转换成技术,将技术转换成现实生产力的专业实践能力。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矛盾和反差很大。这样的师资队伍,不符合理论知识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的要求,难以胜任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矛盾六,课程的知识灌输与能育为“本”的矛盾。当下的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基本上还是按照学科逻辑设计的,而不是按照职业岗位需求设计的。课程实施奉行的还是知识本位的“致知”教育,在教学方式上仍然采用灌输式的知识搬运、理论“漫灌”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强调知识系统性、完整性学术性人才培养或许必要、有效。但对能育为本的应用技术类人才培养则是南辕北辙的。由此构成的培养手段与培养目标的矛盾是其自身无法克服和难以调和的。所以,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必须彻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以实践为主的“致能”教育的正确方法,培养出复合型、智慧型、创新型高端技术应用型人才。

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一种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这种转型发展,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地位上,并重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重学术型院校发展而忽视职业教育型院校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也倾向于学术型院校,这就使社会形成了学术型院校优于职业院校的偏见,也是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希望定位于教学型、研究型,而不愿定位于职业型、应用型的原因。面对此次转型来袭,他们仍然心存顾虑,怕降低学校的办学层次,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地位和发展前景。其实,在欧洲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大学和学术性大学地位同等,在高校体系中是作为等值的要素而存在的,而且得到了各国教育立法的确认。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一定要确立其与学术研究型院校并重发展、乃至优先发展的地位,并在政策支持、经费倾斜、保障优先等方面予以落实。这样才能推进转型顺利展开。

(二)思想上,转变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教育分为7个等级。其中高等教育属于第5级,以学术目的为主的教育为“5A级”,以职业目的为主的教育为“5B级”。可见,应用技术类本科与学术理论型本科同属第5级的AB两类,它们并无层次、地位高下之分,只是培养目标、类别不同,是不同类型、不可替代,都能办出特色和一流的教育。地方本科院校与“211”学校和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在本科层面上处在末流和低端的位置,其培养的学生竞争力和就业率都很低,这也是长期困扰他们的问题所在。如何才能翻转,需要转变思路和观念。与其跟在本科层面垫底做“牛后”,不如转为应用技术类本科当“鸡首”。这样才有机会充当“排头兵”,占得发展优势和先机,赢得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三)特色上,能育为本

应用技术类本科职业教育是能育为本的教育,这是它作为高等教育类型的根本所在。必须抓住能力培养这根主线引领转型、促进发展。在专业设置上,要与区域经济的产业链相对接。按照产业链对智慧型、知能型、创新型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和国家职业资格要求设置专业,使专业设置与区域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相吻合。在课程开发上,注重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为准绳,由知识结构的体系布局转向以项目、工作任务、案例等实践载体为抓手的体例结构,重构教材体系。在教学方法上,以实践为先、学做一体、知行合一为手段,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他们培养成具备新知识、应用新技术、掌握新装备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四)路径上,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跨界理论认为,职业教育是跨越学校和企业、工作与学习、教育和职业的教育。单纯的依赖学校办学是不够的。它要求在办学上,要校企合作;在课程上,要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在就业上,要突出职业能力。这是国际上应用技术大学成功办学的通行经验。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现代学徒制”等。毕竟,人才培养的规格变了,培养价值形成的路径、方式、机制等当然也得变。它不能再局限于学校“一亩三分地”上的培养,而应该打开封闭的视野和运作格局,走校企合作培养职业人才的转型发展之路。所以,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一定要打破封闭的办学模式,跨越校企界域,融合校企资源,依托行业、联合企业办学,才能走出一条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特色的成功转型之路。地方本科院校多为省管院校,存在着与地方政府无交集的问题。校企合作需要政府参与,成立校政行企联席会的顶层架构,同时牵线搭桥,与当地科教园区、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及相关企业相结合。要推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地方本科院校要打破闭门办学倾向,创立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做到协同育人,优势互补。

(五)资源上,整合改造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在这个资源依赖、联结日益加深的年代,没有哪一个组织的资源是能够完全自足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更是面临着资源不足或错位的困境。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资源是按照学科体系教育教学需要建构起来的,其资源存量难免与职业教育的办学要求不相适应。转型后,需要对现有的资源结构进行补充、整合、改造。即按照技术技能的培养要求建设实习实训基地,补充和更新设备;或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使之适用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依托行业、联合企业办学,通过校企合作,采取企业投资或捐赠、生产化实训等方式整合企业资源,或采用政府购买、学校自筹、融资租赁等方式加快工程实践中心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还可以采用合作方式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实验实训中心。同时,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及其他增量资源,在产业整合和市场协同中寻找、激活和整合外生资源,将其转化为学校的育人资源,解决资源瓶颈问题。

(六)师资上,双师见长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资源。“双师型”教师是办好应用技术类高校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师能的缺失是关键瓶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按照这个思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转型,必须着力打造一支跨越校企界域的“互兼互聘”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改变教师理论强、实践弱,知识多、技能少的状况。要建立岗位互聘、职务互兼、职称互通、教学互助、科研互动、薪酬互济的师资队伍“互兼互聘”机制,优化师资的师能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双师型”比例。同时,可采用企业实践模式、服务社会模式、集中培训模式、校外引进模式等多元路径重塑教师,使师资队伍建设逐步适应转型后的智慧型、知能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还要加强教师的培训机制,健全教师的企业挂职锻炼、假期集中培训、驻企研发的制度,并使之常态化、长效化。

(七)经费上,加大投入

应用技术类本科院校由于注重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对教仪设备、实验实训场所等硬件条件要求高,办学成本必然高于其他类型高校,是一种“高消费”式教育类型。且这类院校是新转型院校,面临着转型改造的新投入、新考验,需要更多的经费支持。因此,政府在经费投入上,一定要加大支持力度。一是要完善教育经费立法保证,以刚性的立法条款规范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保证。二是转型院校的生均拨款标准应高于一般普通本科。三是中央、省和地方政府应设置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专项资金,给予转型试点高校特殊支持。四要给政策,适当提高学生收费标准。五要鼓励企业入股、投资,参与并支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办学。

(八)方式上,渐进有序

转型应该渐进有序地推进。本科人才的需求量和峰值期的到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转型院校的准入也应该与之相适应,有序适度地扩容拓展,不宜一哄而起。2006年,劳动部门对劳动力结构有一个调研,“体能型劳动力比重占80%左右,技能型劳动力比重只占17%左右,知识型劳动力比例仅占3%左右。”10年过去了,现在这个比例肯定有所变化。体能型劳动力比重会减少,知识型劳动力(职业本科人才)比重会增加。这组数据给我们的启示是,转型一定要建立人才需求的预测机制,依实际调研的应然的劳动力需求比来转,有序准入,适度放开。还要考虑人才培养周期,适度超前,防止人才需求断层出现,伤及经济发展。同时,转型还要尊重学校的意愿和选择,不能“一刀切”,防止“强扭的瓜不甜”。

参 考 文 献

[1]张健.高职教育发展转型:意义、方式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9):22-28.

[2]潘懋元.大学教育综合化・序[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4.

[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

上一篇:文磊用一颗水果与世界对话 下一篇:计算机远程教学方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