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过夏多防范

时间:2022-05-30 08:38:23

老人过夏多防范

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组急性疾病,可分为热衰竭、热痉挛和热射病。

多因在高温环境或烈日下暴晒;或重体力劳动,工作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或睡眠不足,过度疲劳;或大量出汗,水分补充不足。

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气憋、烦躁不安、大量出汗、发热口渴、神疲乏力、皮肤灼热、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全身肌肉痉挛疼痛、晕厥、惊厥甚至昏迷。

预防方法

要在烈日下做好防晒工作,带防晒帽或遮阳伞等,皮肤涂擦防晒霜;注意休息,调节劳动强度,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

室内通风,多洗温水澡散热,避免体温升高;空调不要温度太低,以免室内、外温差大,造成感冒诱发上述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及心梗病人更不能长时间呆在过冷房间中,以免诱发此类疾病。

戴太阳镜,镜片色不要太深,最好选用能穿过15%-30%可见光的太阳镜,以灰色、绿色为宜;不要在砖地、水泥地上睡觉。

不过度喝冷饮,并随时补充水分,不要等渴了以后再喝水;科学合理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如香蕉和瓜类,冬瓜、苦瓜、黄瓜、丝瓜、西瓜等,瓜类除能补充水分外,还具有高钾低钠的特点,有保护血管和降压作用。

吃豆制品,补充植物性蛋白;及时补充蛋白质,可食用新鲜的鱼、虾、鸡肉、鸭肉等脂肪含量低的优质蛋白质食品。

轻度中暑,应立即撤离高温环境,饮用含食盐的清凉饮料,如冰镇汽水、绿豆汤等,还可内服人丹、十滴水;重度中暑者在去医院急救前要迅速进行物理降温。

日晒伤

夏季强烈的阳光,可导致诸多损容性疾病,日晒伤就是其中一种。

日晒伤即日光性皮炎,这是由于强烈日光照射后引起暴露外皮肤红斑和水疱性皮肤病,夏天里长时间暴晒后就会发生,尤其在露天游泳池或海滨游泳后。

一般是在日晒后数小时至十余小时后,在外露的皮肤上出现红斑。较重的可能会有烧灼感、刺痛和肿胀感,消退时,可有皮肤细薄脱屑,留轻度色素沉着斑。

这是因为人们只注意到夏季防晒,殊不知阳光中的紫外线一年四季都有。

预防方法

夏季6~8月份的10~14点是日光中紫外线照射最为强烈的时间,中波紫外线是引发日光性皮炎的罪魁祸首,此时应尽量避免外出。必须外出时,暴露皮肤上涂抹防晒霜、打遮阳伞或穿长袖衣服(以浅色为佳)。如果出现上述现象,可外用炉甘石洗剂。

冰箱肠炎

低温冷冻虽然能抑制和杀灭大多数病菌,但耶尔赞氏菌的生物学特性是在低温环境中生长活跃,而且在0℃以下仍能滋生繁殖,并污染食物。若经常食用未经加热处理的冷藏食品,就可能发生“冰箱肠炎”。

可有腹部隐痛、恶心呕吐、厌食油腻、乏力神疲,严重者还会出现畏寒发热,甚至导致中毒性肠麻痹。

预防方法

使用冰箱冷藏食品应注意生食与熟食分开;鱼、肉、蛋不能混放;吃剩的菜最好凉后再存入冰箱;熟食品最好放在加盖的容器内;熟食经冰箱贮藏应加热后方能食用;冰箱内的食品应先储先用,定期清理;注意清洗冰箱内部,保持清洁卫生;冰箱内食品贮藏量不宜过多、堆放要留有空隙,以便冷气对流畅通。

空调病

空调房间与室外的温差较大,如果人们经常进出空调房间,就会引起咳嗽、头痛、流涕等感冒症状,这就是空调病。

预防方法

尽量不要有汗时进空调房,切记先换掉湿衣,擦干汗水。

经常开窗换气,空调开机1~3小时后关机,然后打开窗户通气。

室内外温差不可超过7℃,否则出汗后入室,将加重体温调节中枢负担。

痱毒

有些人炎夏好生痱子,搔抓后极易继发感染,形成痱毒,产生化脓性疖肿。

预防方法

首先减少日光的暴晒,并保持居室通风凉爽;其次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和刺激性的食品;其三是常用热水洗澡,一旦生了痱子,可用艾叶、金银花、马齿苋各十克煎水或炉甘石洗剂洗患部。

热感冒

夏天头昏、鼻塞、心烦、乏力、畏寒、发热者,称为热感冒。热感冒大多是由着凉引起的。

热天贪凉饮冷是人的本能反应,这样人为制造的冷气使得室内和室外的温差很大,由于体表或局部环境突然由热转凉,血液的温度大幅变化,引起鼻子和嗓子暂时的反射性缺血,人的抵抗力大大下降,使感冒病毒得以长驱直入感染人体而得热感冒。

预防方法

空调的温度不要开太低,室内外温差最好保持在5℃以内;为了保持空气新鲜,要定时开窗通风。得上热感冒一般不需吃感冒药,只要多休息,多喝水,一般一周后会自愈。

感冒大多食欲不振,此时多吃点粥类、汤类的清淡饮食既开胃,又有利于保持体力。保持室温适宜和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用空调,用空调也不要将温度定得低于28℃。保证每天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中午最好小睡半小时。不要因为燥热过多食用冷饮、冰水,这只会刺激喉咙和气管,使感冒加重。

脑血管意外

夏天随着气温升高,体质较差的老年人,尤其是原本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由于不能适应夏日的高温,很容易导致中风等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可有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耳鸣呕吐、言语不清、吞咽障碍、面麻身木、四肢抽搐、猝然跌倒、性格异常、嗜睡健忘、意识障碍等症。

如果平卧休息、吸氧等半小时后症状仍不缓解,应拨打120,送患者到有头颅CT和核磁共振等检查设备的综合性医院或神经专科医院,请专科医师诊治。

一旦发生中风,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救治。这时可用电风扇、清洁空调控制室温,或用温水擦浴降低体温,并及时服用防暑药物。同时,因为炎热容易导致血压波动,要注意监测、稳定血压。

预防方法

每日进食蒜、姜、葱、醋、含乳酸菌类饮料,可抑制肠道有害细菌;及时饮水补液,绿茶、蜂蜜、牛奶、豆浆、低糖天然果蔬汁、骨头蘑菇汤均可适量饮用;饮食上三餐适量,以清淡素食为主。

进行冥想放松、阅读思考和增强体力的有氧运动,如户外散步、体操等,特别值得推荐的是适合各年龄段人群的呼吸操,即每日2~3次,每次数十遍全神贯注地按不同快慢节奏运动横膈膜,有意识地控制呼吸频率和深度,不仅提高肺活量,也能有效改善脑供血。

情感障碍

在炎热的夏天,有约10%的人会出现情绪、心境和行为异常,尤其是老年人。老年人夏季情感障碍主要有三:

情绪烦躁、思维紊乱、容易激动、好发脾气,常因一些小事与人计较争吵。患者自觉内心燥热,头脑不清,不能静心。失眠健忘。

午后心境低落,缺乏兴趣和热情,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漠不关心。

行为古怪,常固执地重复一些行为动作,如反复洗脸、洗手、洗澡,甚至也要他人这样干,否则就大发脾气、不吃饭、不睡觉。

夏季情感障碍,主要是气温高、出汗多、睡眠不足、饮食不当所致。因为,在盛夏酷暑,老年人夜间睡眠缩短,食欲差,进食量少,加上出汗多,体内的钙、镁、磷、钾、钠、锌、铁等电解质代谢发生紊乱,影响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进而产生情绪、心境和行为等异常。

预防方法

注意午睡,补充睡眠时间;不进行剧烈运动锻炼,以防体能损耗;科学饮食,补充水分和钠盐,以防电解质紊乱。

肠道传染病

夏季气温高,各种微生物孳生,污染食物,容易造成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霍乱、甲型肝炎与戊型肝炎、伤寒与副伤寒等。这些肠道传染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且容易造成传染和流行。其传染源是病人与带菌者,细菌或病毒通过大便排出后,可污染水源,还可借助于苍蝇、蟑螂污染食物和用具,当健康人食入被污染的水或食物后就可以发病,病后又可能传给其他的人。

预防方法

治疗疾病控制传染源。肠道传染病患者要及时隔离治疗,更不能从事与饮食有关的工作,防止传染给他人。

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从口入。肠道传染病是因食用被细菌或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所引起的。因此,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做好饮食卫生,管好水源,防止水源污染,不喝生水。应选择新鲜食物、炊具、餐具应严格消毒;生熟食品要分开,饭菜现做现吃,少吃凉拌菜,吃时应洗净,并用凉开水冲洗,瓜果宜洗净去皮再吃。苍蝇、蟑螂等害虫是传播肠道传染病的媒介,消灭苍蝇、蟑螂等害虫,是预防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搞好家庭及环境卫生,也能有效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上一篇:夏日避暑需谨慎 下一篇:夏季养生先除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