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倒:媒体如何建构新闻?

时间:2022-05-29 04:56:58

老人摔倒:媒体如何建构新闻?

关于研究缘起、方法及结果的说明:

近年来,关于“老人摔倒”的新闻,在各类媒体上层出不穷。发生在2006年的“彭宇事件”,无论从司法审判角度还是新闻报道角度来考察,均有典型意义。“彭宇事件”之后,类似的事件也不断出现在报章荧屏上。媒体到底如何报道这类新闻事件?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以及工作量等因素,本研究将分析对象限定为大陆纸质媒体的新闻报道。在新闻文本的选择方面,采用的搜索工具为“百度新闻”,在其“高级搜索”中进行多关键词搜索,对得到的中国大陆报纸的报道进行筛选,保留相关的新闻文本,剔除评论文本以及无关和关联度低的文本(在搜索结果中出现大量医疗、保健、科普等方面报道,如“冬季老人需补钙防摔倒”、“老人如何防跌倒”、“老人突然跌倒怎么办”、“摔倒是老人第一杀手”等,本研究将此类非事件性报道的文本排除在外)。在时间段的选择上,因为最近几年百度新闻收录的文本较为齐全,而且近两年纸媒热衷于报道“老人摔倒”类题材,首先确定搜索2011和2010年的文本;因为2007年“彭宇案”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本研究也希望探求此类报道的框架演变情况,所以接着搜索2007和2004年的文本。在搜索过程中我们发现,2007年和2004年相关报道数量较少,很难探讨框架演变,一方面可能因为当时媒体不太关注此类题材,另外也可能是受制于技术因素,当时的很多相关报道并没有上网。此类客观上存在的困难,我们一时无法解决。

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文本,经过不同尝试,并秉持尽量简洁以避免遗漏的原则,最终决定使用六种关键词:“老人摔倒”、“老人跌倒”、“老太摔倒”、“老太跌倒”、“老太太摔倒”、“老太太跌倒”。经过前期的尝试发现,以“关键词位于新闻全文中”的方式搜索,会出现大量无关或关联度低的文本,所以确定关键词位置为“仅在新闻的标题中”。

通过近半年的工作,本项研究共完成了6篇研究论文,在这里我们选择了其中的3篇,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部分报纸是如何呈现“老人摔倒”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新闻的。

——郭建斌(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教授)

上一篇:网络群体交往中的虚拟自我 下一篇:对财经类高职院校数学教育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