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时间:2022-05-29 04:32:33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摘 要: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中的三个维度同等重要,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但一般来说,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首位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寄寓性、丰富性、形象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应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到学习过程与方法运用中,渗透到知识的掌握中,体现在师生的交流中,体现在师生合作中。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落实方法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教学中,三维目标中的三个维度同等重要,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但一般来说,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首位的。

一、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特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首先要先研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特征。

(一)寄寓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在语文学科中很少是直接显露的,往往是借助于文学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素寄寓于描述的故事情节、刻画的人物形象、揭示的客观事实等具体的艺术性、形象性的文学内容之中。

(二)丰富性

就教学内容文体而言,语文教材的三大常用文体——记叙文、议论文及说明文都具有思想性,都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发挥影响,并且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训练中也包含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的教育。

(三)形象性

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主要文体,作者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借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倾向,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和道德情操,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受到情感、情操、意志、志向等各方面的熏陶,从而接受教育。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课程特别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课程实施目标。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因材施教,结合教材特点,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一)从课题入手

题目文眼,它隐含着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彩,紧扣题眼,整体感知,在关键字眼的突破上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很好的做法。例如:《一定要争气》是篇讲读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地周刻苦钻研,勇攀高峰,为中国人民争气的感人事迹。教学时,首先从题目入手,要求学生找出课题的关键词“争气”,知道“争气”是全文的文眼,一以贯之,洋溢着童地周的爱国志向和爱国豪情。那么,在释题时,就要抓住关键字眼“争气”进行有机渗透。在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争气”在题目中的意思,从而领会题目的意思。初读课文思考:(1)课文中几处讲“争气”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2)读了课文以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这样学习一篇文章,突破题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产生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感。在这样具体的情境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在两个“优化”中得到了落实。

(二)从评析词句入手

在教学中,抓住最能表现课文思想内容的词句,指导学生品评词句的表达作用,从而体会词句所蕴含着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感染,这也是寓“情感、态度、价值观”于语文教学中的很好方式。例如:教学《劳动最有滋味》一课时,在理解“劳动使我们穷人骨头硬,有自信心”时,先让学生说一说:(1)什么叫“骨头硬”“有自信心”?(2)你怎样理解下面两个句子。“我们一家子创过一关又一关……不能步提到母亲的热爱劳动。”“只要手脚不闲着,便不会走到绝路,而且会走得噔噔地响。”在学生理解了重点词句,掌握了句子含义的基础上,教师把握好教育契机,渗透思想教育:你们平时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困难时怎么对待的?现在,你觉得应该怎样做?这样通过品析词句,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不仅能完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且能使学生懂得应怎样面对困难,应该怎样克服困难,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在品词析句中,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学生能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三)抓住课堂生成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教材特点,抓住教育契机,实现这一目标。如:在学习《行道树》一文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假设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棵行道树,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愿生活在哪里?有位女生举手回答道:“我仍然会选择做一棵行道树。因为行道树能净化空气,为人们遮阳,能体现出它自身的价值。”她的回答证明她已体会到文章所蕴含的教育意义,正在逐步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我对她的回答给予赞赏及表扬。

但此时我听到一些嘘声,原来是有些同学认为这位女生的回答太假,认为她在现实生活中不会甘心做一棵乐于奉献的行道树。更为过分的是,竟有一位男生站起来扭过头去质问她:“在现实生活中,你会这样做吗?说得倒好听。”这个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和他那咄咄逼人的质问使那位女生倍感尴尬,脸都红了。我借机教育学生:“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当别人发表自己的见解时,我们应认真倾听,而不能私下议论;当你有不同意见时,应先举手,经老师同意后提出异议;你们生活在同一个班集体,应互相团结,相互帮助、共同前进。我希望以后咱们班不再发生这种事。”

同学们听到这里,都鼓掌表示赞同,那位男生也热情地鼓掌,回答问题的女生也感到很欣慰、很自豪。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教学是塑造人的艺术。教学中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社会中健康成长。

上一篇:浅谈高职教育改革 下一篇:打造灵动课堂,收获无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