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的伦理初探

时间:2022-05-28 05:25:41

网络谣言的伦理初探

摘 要:在现今网络技术发达的环境下,谣言搭乘着快速列车肆意传播,引发了严重的伦理危害。科学认识准确把握网络谣言的特点及其传播机制,探寻防谣、治谣、止谣的有效途径,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网络谣言;特征;伦理危害;产生机制;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0-0069-02

最近网络谣言一词频繁进入人们的视线,不久前的新浪和腾讯两大微博临时限制评论事件之后,网络上一时众说纷纭。自古谣言与舆论相伴而生,最早先秦《吕氏春秋?察传》一文中就有“故狗似獗,獗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这样对传播变异的描述。而今天,随着社会生活的网络化,谣言更如乘上电子快车一般,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

“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曾子的母亲两次听说儿子杀了人都不相信,但第三次报告时,她害怕被儿子株连,逃走了。曾流行这样一句话“一旦被重复千遍,即使是谎言也可能成为真理”。谣言,尽管从一开始就是空穴来风,但是,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地通过传播者的添油加醋、加工演绎,慢慢地也会有鼻子有眼,让人不信也难。这种少数人的别有用心,被广泛的传播开来,就有可能对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风起于青萍之末”,对于谣言,我们绝不可将其视为等闲,如果,听之任之、任其发展,则会最终导致人心惶惶社会动荡的后果,我们的美好生活、社会和谐也将不复存在。

因此,挖掘网络谣言的本质,科学认清网络谣言的特点,在根本上探寻防谣、治谣的有效途径就成为现今社会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网络谣言的特征

从人类对外界不懈探索开始,谣言也随之出现了,人们通过沟通相互联系,而谣言则是沟通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一般来讲,所谓谣,则都具有诉求的主观性、事实的虚拟性、传播的广泛性、影响的深远性等特征。在当今的网络时代,谣言也随着社会的发展的进程改变着自己的形式,网络谣言的出现,也使谣言的滋生和传播有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

1.传播更快更广

网络的盛行,打破了全球各种文化间的阻碍和界限。谣言乘着网络这一快速交通工具在全世界的网民中肆意传播,使造成全球性舆论事件的可能加大。网络谣言因其与流传主要通过社交网站、论坛贴吧、博客、聊天室和短信邮件等途径,传播过程的低成本和高度便利使得其具有比一般谣言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的特点。

2.传播目的更具利益性

以往的谣言的目的多与宗教巫术或政治争斗相关联,而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大局下,经济利益无疑是焦点,新时期的网络谣言则多与经济利益有关。例如,2010年“豆你玩”事件,2011年联合利华散布日化产品涨价谣言,无不是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而有意为之。

3.传播过程中更少的责任感

以往的谣言包含的信息或多或少对传播者来说具有某种重要意义,甚至关乎人身安全。所以传谣者往往以相对审慎、严肃的态度对待谣言。而在网络生活中,人们的身份的隐匿性加之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更容易感到压抑枯燥,不关心真伪的围观与跟风就成了新兴时髦。人们甚至以猎奇、娱乐的态度来制造或传播谣言,使得谣言的无意识传播大行其道。

4.所谓的“科学性”使谣言的影响力更深远

历史上的许多谣言形成于对科学的缺乏,但是随着社会中科学知识的普及,这类谣言已经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而网络上的谣言则往往是打着“科学”的名号,利用普通群众科学知识有限、对于科学的崇拜心理来实现的。

二、网络谣言的伦理危害

近些年来,网络谣言屡禁不绝,谣言跟假冒伪劣商品坑害社会、危害人类一样,它的破坏力是难以估量的。大大小小网络谣言的出笼,不仅是作为社会大众联系枢纽的网络的尴尬,也是人民群众的不幸和悲哀,而且重挫了媒体、社会、政府在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力,甚至引起了社会信仰坍塌。

网络谣言的伦理危害,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侵犯事件关联人的权力

时下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成也舆论,败也舆论”,在很多时候,网络的舆论对事件的相关当事人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2008年,自从一条“生虫橘子”的消息在网上传开起,一场危机就无声无息地开始了,仅次于苹果的中国第二大水果柑橘严重滞销。在湖北省,大约七成柑橘无人问津,损失或达15亿元。在北京最大的新发地批发市场,商贩们开始贱卖橘子,21日还卖每斤0.8—1元,次日价格只剩一半。山东济南,有商贩为了证明自己的橘子无虫,一天要吃6至7斤“示众”。我们国家市场经济发展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果农的成长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扶持,农民的富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用谣言来伤害水果交易市场,对其发展造成沉重的打击,显然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网络谣言也会侵害到个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造成精神伤害,尤其是关于名人的失实报道。2007年12月,网络报道了一篇《英皇高层证实功夫巨星洪金宝去世》的消息,刊出12小时内,当事人洪金宝自己站出来解释说自己在山东悠闲地喝普洱呢,这条虚假新闻的报道给他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遭到当事人的强烈谴责。

2.误导舆论损害公众利益

现今社会,网络已成为影响舆论发展的重要信息传播媒介。通过网络对社会舆论的传播,可以在网民中形成一股能够对社会产生强大影响的精神力量。如果网络谣言误导了舆论,也将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混淆视听造成不稳定的局面。

商业大片《2012》风靡全球,随后2012是世界末日这一谣言就开始盛行,一时间不明真相的人们甚至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人生理念,盲目享乐、投资失败等事件层出不穷,国家稳定也受到一定的破坏。

从根本上说,受众获知信息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是为了某一方面的需求,而网络谣言由于各种原因提供的是歪曲事实的虚假新闻报道,误导了公众对信息的了解,其感情和生活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公众的切身利益。

3.媒体公信力重创引发道德信仰危机

媒体的公信力,是指媒体本身所具有的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一种内在的力量。公众的信任,是新闻媒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媒体如果丧失了公信力,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网络作为新闻传播的媒体之一,也是同样。

网络谣言盛传之风愈演愈烈,受众就会陷入无所适从、惊恐不安乃至一片混乱的状态之中,到那时候,整个社会的公信力都将遭到严重打击。网络谣言传播虚假新闻、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必然误导群众,时间长了,受众耳濡目染,必将丢弃公正客观的思想方针,丢弃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当弄虚作假“蔚然成风”,不择手段谋求自身利益,整个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沦丧之时,任何的发展与未来都毫无光明可言。

三、网络谣言的产生机制

网络谣言的产生、扩散,有其社会原因、社会心理原因和网络技术方面的原因,当然还有政治、经济等深层因素。很多时候是这几方面原因综合在起作用。

1.网络虚拟环境的保护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与生俱来的特征——匿名、扩散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管理的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使网络谣言生成和泛滥传播有了保护。网络环境中网民身份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是网络谣言的产生和流通的温床。传统的现实有效的监督制度在网络社会的虚拟环境中很难发挥其原有作用。网络给普通百姓更多的言论空间,网民从原来的单向接受新闻到如今的人人可做记者。但是,在这样一个网络传播规范不甚健全,消息又简便和多样化的情况下,造谣者和传谣者的出现就不可避免。

2.社会信息的传播障碍

人类社会自有信息传播以来,就从未杜绝过谣言,这与信息难以全面、充分、公开的表达有关。即使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人们所需了解的信息也无法全部公开或随时随地轻易获得,这是谣言得以形成和扩散传播的重要社会基础。此外,在社会生活遭到人为或自然力的破坏,出现环境危机的情况下,倘若正常渠道的意见传播迟缓或被打断,不能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时,人们便表现出惊恐或猜测的忧虑。一些观点相同的人开始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聚集,互通情报,交流不安,即群众的自发活动取代了上层组织的信息传播功能,这也会促成谣言的形成。

3.非理性心理因素的存在

谣言的形成和传播与复杂的社会心理密切相关,从谣言中可以看到造谣者、传谣者和受谣者的种种心理活动和心理倾向。谣言传播的过程,是他们之间相互作用、影响的过程。这其中,既有个体心理起作用,也有群体心理作用。在造、传、受谣的过程中,支配人们行为的既有理性因素,也有非理性因素。谣言传播者的非理性因素是谣言得势的主要原因,当一个人被谣言包裹之时,往往会受社会心理的压迫而跟随非理性思维的指引,相信并传播谣言。

四、网络谣言的应对策略

综上所述,网络谣言的存在本身将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产生巨大的危害,需要加强重视、采取得力措施进行防治。基于国际国内对传播谣言的成功防治经验,我们认为必须强调从政府、网络环境和个人三个角度出发,多管齐下,打造一个政府主导、社会群策群力共同参与、加强网络媒体的自律和管理、个人自觉的综合性防治体系。其中,政府是主导,网络环境是主阵地,而个人是关键。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相关社会组织在行业监督、权威信息监管等方面的作用,并积极发挥其第三方辟谣的积极作用;坚持把网络媒体作为主阵地,加强网络媒体空间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负担起管理公共空间的责任;坚持强调个人的关键作用,树立个人法律观念,提升个人科学知识,培养正确的公民意识。三管齐下,使谣言的发生发展和传播都无处可行,才能根本而彻底地控制网络谣言的危害。

网络是一种工具,每种新工具的产生都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虽然,网络谣言的出现使网络传播在发展过程中还不尽如人意,但我们依然应该相信:网络不会终结历史,也不会穷尽文明。人类的理性最终能抵挡一切谣言,让网络传播与人类道德一同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礼富.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探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2]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4.

[3]胡忠青.“伪舆论监督”的伦理困境[J].新闻记者,2007,(10).

[4]郑根成.传媒娱乐化的伦理反思[J].社会科学学报,2006,(3).

[5]荣生.谁掌握了网络时代的话语权[J].五邑大学学报,2003,(1).

[6]吕本修,牟宗艳.网络化社会的道德问题及基本伦理规范[J].伦理学研究,2003,(5).

[7]谢桂山.网络化的道德意蕴[J].伦理学,2000,(8).

[8]王志萍.网络伦理:虚拟与现实[J].伦理学,2000,(10).

[9]黄少华.论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J].社会科学研究,2002,(4).

上一篇:加强“兵团”城市建设 完善新疆城市体系 下一篇:姜姓与姜尚衍生的姓氏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