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旧建筑改造为观演空间的价值研究

时间:2022-05-28 05:03:34

当代旧建筑改造为观演空间的价值研究

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增长,人们对艺术欣赏的需求也日渐强烈。我国近十几年的大剧院建设热潮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市观演服务能力,但这种方式投资巨大,而作用却杯水车薪。与这种大量建设形成对立的是大量旧建筑的拆除,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大量建筑因为城市功能需求转变而被废弃,甚至一些仅建成十几年的大型公共建筑建筑质量仍然完好,但在城市整体利益诉求下也被拆除。这不仅会对城市文脉的连续性形成威胁,同时也造成资源浪费和不良的环境影响。

旧建筑改造可以为原有建筑注入新的活力,做到物尽其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西方发达国家针对旧建筑改造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早,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将其他类型旧建筑改造为观演空间是旧建筑改造诸多方式中的一种。例如:伊丽莎白时期的许多公共剧场是由动物表演场或旅馆庭院改建而成的,私人剧场多是由客厅改建而成的;17、18 世纪多余的网球场经常被改变为剧场;1888 年建的柏林老爱乐音乐厅是从原来的溜冰场改建成的;1919 年建的柏林大话剧院也是从一个马戏场改建而来的,等等。[1]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观演空间较为匮乏的现状,本文通过引介西方当代旧建筑改造为观演空间的几个案例,分析其改造的价值特征,以期为我国剧场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1 节约建设资金和时间

观演建筑属于大空间公共建筑,如果能妥善利用既有建筑结构,在土地使用、土建施工等方面就会节约大量资金和建设时间。适合改造的建筑有废弃的教堂、厂房、体育设施等。这类建筑的原有体量与新的观演空间较为接近。如果空间中有结构柱或者层高太低,反而会增加建设成本。在既有大空间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经常受到原先建筑平面布局的限制,这就需要精心的设计。

对于一些实验性小剧场,往往资金有限,而为了经营效果又需要选址于城市繁华地段,就更加适合将旧建筑改建来使用。改造的方法常是结合既有建筑结构,增加新的、独立的结构以满足观演功能。例如坐落在曼彻斯特市中心的皇家交易所剧场,原建筑于1806 年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并在1847 年扩建。当前的形式是1874 年最终改造完成的,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英国最大的交易所。1940 年,由于二次世界大战,建筑被炸毁,一直空置到20 世纪70 年代。当时英国的中心式舞台剧场还没有被广泛接受,演出多属于实验性质,资金较为紧张。起初只是借用交易大厅的空间用一顶帐篷围合成临时的中心舞台剧场。由于演出十分成功,最终由建筑师莱维特伯恩斯坦(Levitt Bernstein)设计成了永久性剧场(图1)。剧场通过4 根柱子悬空地架在交易所中间,用钢板和玻璃围合成一个七边形中心式舞台观众厅,以创造一个与旧建筑截然不同的演出氛围(图2)[2] 。

加拿大话剧团在1985 年将废弃煤气厂和纺织厂改造为演出空间,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扩大了剧团基地的面积。原煤气厂为街道照明输送燃气,后被政府确立为保护建筑。加拿大话剧团斥资1 000 万美元并在私人和政府基金的帮助下开始改造计划。第一阶段于1985 年11 月竣工,将老的提纯车间改造为歌剧院(TheJoey and Toby Tanenbaum Opera Centre)和450 座的帝国石油剧院(Imperial Oil Opera Theatre)以及其他附属排练设施。经过改造,煤气厂的中央空间变成了一个排练大厅,在这个排练厅中有液压平台和400 座的观众席,可以进行全套完整的演出排练,也可以作为实验表演空间使用。第二阶段于1987 年合并了老的纺织厂,改造为办公室、衣帽间、化妆间、音乐阅览室、办公室、舞美工作室等。在改建过程中,对于那些有历史意义或特殊风格的古老建筑都尊重其文物价值,基本或完全保留原来的风格和细部作法(图3)[3] 。

2 旧建筑作为“真实”的布景

一些特定的空间环境通过空间符号潜在含义的传达,往往能够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强化戏剧体验。戏剧导演也探索出多种多样的非传统空间演出的可能性。演出空间可以选择在街头、公园、森林、工厂、货仓等各种环境中。旧建筑固有的环境氛围成为“真实”的布景,使观众浸入式地体验戏剧。

这种方式重新使用了现有建筑物:为舞台和观众席提供了一个外壳,这与设计师对戏剧空间特定目的要求有关。例如在位于苏格兰格拉斯哥的哈兰德和沃尔夫船厂(Harland and WolffShipyard) 的改造项目中,戏剧导演将戏剧内容和空间环境相契合,形成独特的演出效果。原先废弃的船舶维修厂房只提供了一个矩形空间,场地平整。在改造过程中,并没有特别设置传统意义上的观众厅和舞台的关系,而是将观众和演员置于同一空间中。观众区域和舞台沿着原船厂的主要工作区域布置。沿着厂房长边为站立观看演出的观众设置了一个走廊。观众坐席区位于另一长边,每排坐席间有一定升起。演员的表演路线被设计为按照厂房长轴方向的位于中央的表演区域行进(图4)。表演区域上方的旧的龙门吊车随着演员的行进而推进,其功能是伴奏音乐和舞台照明。戏剧的内容主要是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工人繁重的劳动。废弃的船厂空间与特定的戏剧内容相结合,为演出提供了极为逼真的舞台效果(图5)。

对于一些历史性建筑,通过增添观演设施,也可以焕发新的活力。位于意大利北部维罗纳市中心的古罗马时期竞技场(Verona Amphitheatre)遗址被巧妙改造用作规模宏大的露天歌剧演出和音乐会演出。原先的建筑增加了舞台设施和疏散通道,并在原竞技场场地上布置了新的可移动坐席。大部分原有石砌坐席仍得以保留(图6)。竞技场浓郁的历史感强烈地烘托了歌剧演出的氛围(图7)。

3 城市更新与文脉延续

将观演空间植入废弃建筑中,是当前城市更新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观演空间对原有建筑结构的依赖,这种改造方式往往不会对原建筑历史面貌产生破坏。原有城市文脉特色得以延续,并通过全新的功能改善城市生活品质。旧建筑在改造为观演空间的同时往往与其他功能相复合,以实现更全面的社会服务职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1剧院、餐厅、爵士酒吧、电影院、衣帽间、洗手间、大堂2摄影工作室、设计工作室、电子媒体室3布景道具工作室和管理用房瑞士苏黎世的苏尔寿埃舍尔韦斯工业船厂(Sulzer-Escher-Wyss industrial)的改造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随着城市产业升级,瑞士苏黎世造船业开始逐步转型,历史悠久的苏尔寿埃舍尔韦斯工业船厂的厂房被废弃。苏黎世政府打算将这一区域以全新的城市功能替换功能性衰败的物质空间,使造船厂成为新的社区中心而重新发展和繁荣。建筑临近一片开放的城市空间,周边有酒店、办公室和住宅。旧有建筑由一系列外墙支撑大跨结构形成的矩形空间组成。澳大利亚建筑师奥特纳和奥特纳(Ortner andOrtner)将它改造成苏黎世戏剧院剧院(Zurich SchauspielhausTheatre),并设置了其他一些艺术和休闲功能。从大厅可以进入电影院、爵士论坛、餐厅和酒吧以及厕所。大厅也是一个非正式的观演空间,可以开展社会活动和会议。其他的空间转变为用作辅助功能,如餐厅、咖啡馆、商店和商业设施等(图8)。

除了造船大厅的改造,还添加了一个新建筑,直接连接到改造的老建筑。将以前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车间、工作室、排练厅、戏剧院的布景车间和管理办公室集中在一起。新建的住宿空间围绕一个庭院组织,在更上一层设置了两个私人储藏平台。庭院被用作露天剧场。船厂大厅顶层的空间包含摄影工作室、设计工作室和电子媒体设施,也都与新的庭院相连接。所有造船厂的开放空间都与室外公共空间相呼应并展示出有活力的形象(图9)。通过这一系列改造和扩建,原先的造船厂现在已经成为社区活动的中心。[4]

建筑师对于原建筑的改造保持谨慎的态度,没有做更多一般意义上的室内装修,而是延续既有结构的规律,将每一种新的功能都安排了指定的空间。通过主体结构上吊挂的天花板限定了餐饮区域,以尽量保留原先建筑的特征(图10)。在剧场内部也为坐席设置了一个独立的结构。为满足声学要求而添加的声反射棚罩也在舞台上空作为布景的一部分从现有结构上悬挂下来(图11)。原先造船厂房正门的主要特征也被保留,以延续城市文脉(图12)。

另一个积极利用和保护历史建筑的例子是伦敦圣卢克斯教堂(St Lukes)。教堂通常有较为高大的空间,在平面形式上,符合“鞋盒”式的特征,十分有利于音乐演奏。卢克斯教堂闲置了很长时间,后由伦敦爱乐乐团改造为专业的交响乐排练厅,同时也为公众演出使用(350 座)。建筑师是莱维特伯恩斯坦,他也是曼彻斯特皇家交易所剧院改造的建筑师。由于教堂位于一条繁忙的公路旁,并且位于希斯罗机场(Heathrow)的航线下方,所以屋顶用了十分密实的混凝土以隔绝噪声,内部用木材饰面。在Arup 结构事务所的帮助下,最终发明了一种形式优雅的树形钢结构,以支撑沉重的屋顶(图13)。[5] 在这一改造中,不仅原有建筑特色得以保留,同时利用了原有建筑的自然通风条件。将教堂塔尖作为烟囱排除热量。加热是以地热的方式通过原有建筑地板上的孔洞送风,最终形成舒适节能的室内环境(图14)。剧场、中国音乐剧团、七色光剧场等。然而,这些改造多停留在4 我国的借鉴与启示演出团队经济节约的层面,在更广泛的城市层面上像上海文化广

由于我国近些年实验剧演出的兴旺,陆续有一些旧建筑改造场的改造工程这种有较大影响力和多方面价值融合的开发方式仍成观演空间的设计实践,如2008 年,我国著名话剧导演孟京辉就然较少。投资500 多万元,将位于东直门外新中街的电影院改造为蜂巢剧在当前我国的城市化浪潮中,如何既节约资源又充分利用旧场。北京北兵马司胡同也改造出多个小剧场:北剧场、中戏实验建筑的潜在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 李道增,傅英杰.西方戏剧剧场史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

[3]

上一篇:品质成就经典 下一篇:赏千帆之美 享万般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