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厅堂到殿堂

时间:2022-05-16 11:20:47

2007年5月18日,在北京东四十条的古建筑“皇家粮仓”内,厅堂版昆曲《牡丹亭》首演,并开始了每周两场的驻演计划。那时,昆曲虽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年,但仍是小众艺术。即便是作为该剧艺术指导的林兆华和昆曲名家汪世瑜都不太确信这个所谓的“昆曲驻演”能走多远。2012年9月22日,厅堂版昆曲《牡丹亭》完成了在皇家粮仓的第600场演出,为了分享这个成绩,主办方为所有到场的观众颁发了礼品以表纪念。五年来,皇家粮仓接待观众逾4万人,创造了昆曲演出史上的奇迹,每一场演出都像是对当初“驻演”承诺的一次兑现。而为了庆贺“600年皇家粮仓+600年昆曲+600场演出”,“中国昆曲名家年度雅集”暨“厅堂版《牡丹亭》600场纪念演出”将于11月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登场。为了体现这次纪念活动的非凡意义,主办方普罗艺术邀请了北京、上海、江浙等昆曲院团的十余位国宝级昆曲大师共襄盛典,借此向真正代表昆曲最高表演水准的前辈艺术家们致敬。

专访

皇家粮仓厅堂版昆曲《牡丹亭》出品人 王翔

1.你和皇家粮仓是如何结缘的?

非常偶然,一次路过看到。当时还是一个乱糟糟的仓库。皇家粮仓跟传统的民居不同,建筑的体量与空间很大,木梁架、椽檩结构与厚重的梯形砖墙形成了很好的声学效果,是天然的演出空间,于是就租了下来。

2.对于当时破败已久的粮仓,你如何想到用它做一个昆曲的演出平台?当初选择昆曲的背后是否充满了风险?

其实昆曲和皇家粮仓一样,都是“断壁残垣”的状态,却有着“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意味。而这种超现实主义的剧情和男女主人公对爱情出生入死的追求,其实是符合现代人审美的。风险肯定是有的。一些旅游演出强调项目的娱乐性,但昆曲不同,对观众的学识和修养有相当的要求,是小众艺术。事实上,迄今为止我们的观众里游客也只占10%。

3.昆曲《牡丹亭》最让你动情之处是什么?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复生者非情之至也。

4.在皇家粮仓上演《牡丹亭》,是一个物质文化遗产和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你如何解读这种结合?

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是以物化的形态成为历史遗存,但其背后也一定传达出某种独特的文化精神,这恰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脉相承。所谓物质与非物质,本质上都与文化演进相关联。古粮仓改建成昆曲演剧空间,看似荒谬的文化想象,却游戏出人类文明延续的无限种可能。

5.如何看待艺术与市场的关系,在两者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

艺术是有成本的,看谁来买单。当民间机构退守在体制之外,没有政府作为依靠时,则非市场莫属。艺术与市场的平衡可以完全等同于财务报表的借方和贷方。收支平衡是决定艺术能走多远的直接原因。

6.《牡丹亭》对你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从传统文化是没落、颓废、了无生机、毫无性别的认知中逃离,发现中国戏曲是如此性感撩人。

上一篇:在巴林,歌唱爱人、雨水和椰枣树 下一篇:枪和爱情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