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时间:2022-05-27 11:59:40

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摘要】截止2014年1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1美元等于6.0581人民币元,这一态势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在加速朝着“5”时代进军。本文选取自1999年1月到2013年9月的月度统计数据,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实证分析,得出我国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对内促进了物价水平上涨的结论,并提出改善的意见。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协整检验 脉冲响应 VECM模型

一、引言

经典经济学理论认为,汇价上升通常也会导致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国内资源价格上升的压力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也会减少。但我国现实经济情况却是相反:人民币“对内”贬值(通货膨胀)和“对外”升值并存。关于汇率和通胀及进出口的研究有很多,国内外研究主要有:McCart(2000)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框架融入价格链因素,分析汇率的传递效应,并检验了汇率传递效应对国内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不同影响。在对9个OECD国家的研究结果表明:汇率对物价的传递效应较微弱。赵大平(2006)基于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效应实证研究。毕玉江和朱钟棣(2006)使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中国的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本文通过对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探讨汇率与进出口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二、构建VECM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一)数据选取及处理

本文选取自1999年1月到2013年9月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为了减少基期的影响以及减少异方差性,对CPI、出口额、进口额取对数分别记为LCPI、LEX、LIM。同时对出口额、进口额进行季节性调整,记为LEXS、LIMS,并对四个变量选取相应形式进行单位根检验。通过单位根检验可以发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所有变量均是一阶单整过程。

(二)协整检验

迹检验和极大特征值检验结果均显示只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协整方程为:

从协整方程中可以看出直接标价法下汇价下降,人民币上升,将导致物价上升,进口额增加导致物价上升,进口额增加导致物价下跌。从方程中可进一步看出人民币“对内升值对外贬值”的现象。

(三)脉冲响应分析

利用所建立的VECM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得到的脉冲响应组合图如下:

图1 脉冲相应组合图

脉冲响应图的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进口额对CPI产生一个正向的影响,且该影响在中长期均存在;出口额对CPI在短期产生正向影响,在中长期产生较小的负向影响;综合来看,进出口贸易对CPI产生正向影响,可能原因是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促进国民收入增加,且出口增加导致国内市场需求增加,进而促使物价小幅上升。汇率对CPI在短期产生一个负向的影响,且该影响先增强后减弱,本币升值时,我国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会上升,本币升值没有起到抑制通胀的作用。但无论是出口额、进口额还是汇率都对CPI的影响不大。

汇率对出口存在短期的负向影响,即人民币贬值出口额减少,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汇率对出口的调节具有时滞。CPI对出口额在较短的时间内会产生正向影响,随时间推移,逐渐变成负向影响,且该影响在中长期依然存在。汇率在短期对进口额也产生负向的影响,即本币贬值时,进口额将减少;在中长期会产生很小的正向影响。

进口额对汇率产生一个正向的影响,即为了维持稳定,当进口额增加,将促使本币向贬值的方向波动且该影响在中长期均存在;出口额对汇率产生负向影响,该影响在中长期都存在;综合来看,进出口贸易对汇率产生负向影响。CPI对汇率产生较大的负向影响,且随时间增加影响逐渐加大,最终达到长期稳定,即物价上涨将促使汇率下降,即促进本币升值;这与购买力平价理论不符。购买力平价理论中E=P/P*,当本国物价上涨时,直接标价法表示的名义汇率将增加,即本币应贬值。人民币升值与物价上涨在理论上本是一对相互矛盾的经济现象,但在我国的经济实际中可以找到该现象的根源。由于我国的汇率形成机制不灵活和资本流出受到管制,使压抑的对外升值趋势成为导致对内贬值的直接原因。

另外,通过方差分解也可以看出,CPI在短期主要受自身变化的影响,在中长期受进口额影响较大,约有70%的波动可以由进口额的变动来解释,而进口额和汇率可以解释的比例较小。进出口的变动主要受自身变动的影响,由汇率变动解释的部分则很少。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人民币升值与物价上涨在理论上本是一对相互矛盾的经济现象,但确实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现象,并且人民币升值对物价及通胀传递效应较为微弱。

(二)建议

一是加大外汇市场干预的效率和灵活度,扭转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

二是放松外汇流出的管制,加强对流入外汇的监管的力度,加大QDII的额度。

三是利用升值契机,提高FDI的质量,加快国内产业升级。

四是加强和改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投资效益,有效减少外汇资产贬值风险,提高收益。

五是加强国内财政政策与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稳定国内货币和资本市场及房地产市场。

参考文献

[1]毕玉江,朱钟棣.人民币汇率变的价格传递效应——基于协整与误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7:53-62.

[2]封北麟.汇率传递效应与宏观济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J].世经济研究,2006,(12):45-51.

[3]赵大平.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价格传递及其对中国贸易收支影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6.

上一篇:上海市住宅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沈阳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