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

时间:2022-05-27 07:13:44

教师如何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

摘要: 本文就教师如何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问题,从学会学习、不断探索、勤于动笔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文化底蕴 学会学习 不断探索 勤于动笔

如何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蕴,是当今教师在其职业修养中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问题。教师要学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自觉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

一、学会学习

有文化底蕴的教师,其言行举止往往散发出一股“书卷气”,甚至连其办公室也常常充满一股“书香味”。从某种角度来看,教师的文化底蕴是靠日积月累学出来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工作之余去勤于学习,而且要善于利用工作之便去学会学习。

1.要学会在“干”中学。教师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那种消遣式学习或任务式学习上,一定要用心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去进行,自觉做到学用结合,以用促学。一个教师的知识能力、工作经验、理论素养和文化底蕴不是自然形成的,也不是单靠“啃”书本形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学中干、干中学”形成的。“实践出真知”。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经常带着具体问题、以理性的眼光去读好各种有字之书,帮助自己努力提高理论素养,更要善于开动脑筋去读好实践这本无字之书,让自己的文化底蕴在继承中生成,在借鉴中丰富,在积累中成熟,在实践中提高。

2.要学会在“思”中学。比尔・盖茨说:“财富可以靠手去赚,但更要靠脑去赚。”学习不能只动眼不动脑。中科院院士扬叔子说:“思是重要的,但如何思?我的体会是必须在学中思、行中思。”这种思主要是反思。也许会有教师说,我们反思什么呀?都是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其实,越是习以为常的东西,往往越值得教师反反复复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反思不是轻率地否定自己,而是要在明晰自己工作理念和工作行为的同时,自觉淘汰那些过时的教学理念和工作行为,通过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来动态丰厚自己的学养。

3.要学会在“研”中学。教师学习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接受式学习;另一种是探究式学习,也就是研究性学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的学习没有止境,但确有境界,有境界的学习就是研究性学习。有道是:学而不研则浅,研而不学则空。教师要善于养成自觉在研究状态下学习和工作的习惯,要通过研究性学习和工作,不断把新教育理念转变成具体的教学行为。只有这样,才有望成为一个能与时俱进的智慧型教师。

二、不断探索

一个教师的文化底蕴和职业智慧,其形成过程是漫长的,是需要用真心去探索与“修炼”的。一个缺乏探索精神和思想灵性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教师。

1.要找准探索的对象。有的人当了几十年教师,当问起其教育思想和某些教学规律时,却一脸的茫然,似乎从来没有去考虑过这些问题。当教师主要应考虑什么?不是一心只抓分数和升学率,还要注意探索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当前不少教师恰恰就是不注重这些东西,这就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之便和优势,努力去探索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否则,你当教师的时间再长,充其量也只能算个“行者”或“教书匠”。

2.要明确探索的方式。有人说:教育发展历来有两个“生长点”,一是理论上的提高;二是实践上的突破。作为教师也应懂得从这两个“生长点”上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要在工作上有一种探索精神,学会“摸着石头过河”、“带着石头过河”、“离开石头过河”,让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越走越宽。

3.要养成探索的习惯。叶圣陶老先生说:“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形成一种动力定型。一个教师如能在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结合点”,并能养成一种不断探索、乐于创新的工作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地在工作上进行自我突破,就会“习惯成自然”地在工作上保持一股“冲劲”与活力。

三、勤于动笔

培根说:“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一个教师若能坚持笔耕不辍,善于用笔去寄托自己的思考、激活自己的思维、倾诉自己的心声、积累自己的人生,往往就很容易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文化底蕴。

1.要懂得在何时多动笔。教师可动笔的时间很多,但主要应注意在年初岁末和“学后”、“教后”去多动笔。因为年初(或学期初)是制订工作计划的时候,岁末(或学期末)是进行工作总结的时候,“学后”、“教后”是最容易产生各种感悟的时候,教师若能在这些时候及时动笔,对于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很有好处。

2.要懂得在何处多动笔。教师能动笔的地方很多,但鉴于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见什么就写什么,而应本着在什么岗位说什么话,哪点体会最深写哪点的精神,多在自己感悟最深的地方去动笔,多在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去动笔,多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去动笔。苏霍姆林斯基给后人留下的许多不朽著作与文章,很多闪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技巧,就是在这些地方总结出来的、在这些地方写成的。事实上,只有在这些地方写成的东西,才有价值,才能打动别人和提升自己。

3.要懂得以何种形式多动笔。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若顺势迁移,一个教师能坚持在反思的基础上,经常有感而发地写些“教学后记”、教育随笔,或在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尝试写些理论研讨文章,并尽可能让写作成为自己的一种工作常态和个人爱好。这样,即使暂时成不了专家或名师,起码对提高自身文化底蕴有帮助。

上一篇:体育教师情绪控制对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下一篇:透视新课改中的“貌合神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