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翻转课堂研究现状分析

时间:2022-05-25 07:06:10

我国翻转课堂研究现状分析

摘 要: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文献量、研究力量分布、研究内容、系统开发的技术类型,应用的领域和应用的学科对其的相关学术论文进行客观、系统、量化地分析。揭示相关文献中隐性内容的事实本质和对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翻转课堂;研究;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1-0031-04

一、研究背景

随着技术的发展,一种更加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应运而生,翻转课堂归功于2007年左右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将他们的课程变为课前在家听老师的视频讲解,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作业。约3年之后,“可汗学院”的兴起使得翻转课堂的暴风迅速刮向全球。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先教后学”,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所以笔者统计、分析与其有关的研究文献,找到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方法

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文献量、研究力量分布、研究内容、系统开发的技术类型,应用的领域和应用的学科对其的相关学术论文进行客观、系统、量化地分析。揭示文献中隐性内容的事实本质和对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数据和结果的统计、图表均由Office办公软件Word2013软件处理、生成。

2.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来自中国知网(CNKI)文献检测系统的中国全文数据库(2016年3月16日检索结果),以“翻转课堂”为关键字在社科Ⅱ领域中,全部期刊来源中检索出2801篇学术论文。

图1显示,关于翻转课堂的期刊论文研究从2012年开始,但确是飞速增长,文献量很大,所以选取的样本为教育技术领域的5本主要期刊:《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开放教育研究》、《电化教育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在关键词处检索到164篇期刊论文,剔除无相关的文献,最终选取145篇学术论文为究样本,分别统计如图2。

结合图2可看出,2013年MOOC、微课等热点在国内教育领域崛起,加之技术的“井喷式”发展,使得翻转课堂更好地实施,进而对于它的研究换句话说就是研究者对其保持着很大的关注。

三、研究内容

类目表划分参照94定义,该定义内涵中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是教育技术的五个基本领域,根据所读论文内容的特征分析,可分为五大研究类目,据研究成果又分为若干个子类目。结果如表2所示。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1.设计类研究

关于翻转课堂设计类的研究占比例约为36%,我国学者很注重其设计的相关研究尤其是其本土化的研究,关于其模式设计的研究论文在设计类研究中独占鳌头,比例为96%,模式设计整体框架都是分为:课前学习、课中内化、课后反馈与评价,只是侧重的模块不同。

2.开发类研究

由表2可以看出开发类研究论文约为8篇,就目前来说,对于研究开发适合于翻转课堂系统的研究学者颇少,但是,基于不同技术支持的学习系统和平台的开发对于开展翻转课堂至关重要。

3.应用类研究

应用类的研究比例最高,约为40%,其中关于典型案例的论文研究比例最高,为43%,存在问题研究比例约为7%,相对较少。近期相关领导强调接下来会在教师培训中充实信息化内容,那么未来对于翻转课堂运用于教师培训的研究有可能增加。

4.管理类研究

关于翻转课堂管理类的研究目前很少涉及,但是实际中对于其的管理是不可少的。

5.评价类研究

有关翻转课堂评价集中体现在模式的评价上,占总评价类的92%,但是整个评价类的研究只占到总数的8%,对于其模式和过程标准化的绩效评价对推进其发展很关键。

四、应用领域

为深入进行了解,笔者将应用的领域据教育环境的类型划为学校教育、培训。分析、统计的情况如表3所示。

结果显示,整个研究几乎全在学校教育上,以高校教育中的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中应用最多,达60%,用于小学教育的研究比较少,目前很少涉及到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因为翻转课堂主要是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这对学生的要求过高,所以年级越低不利于翻转课堂的开展。翻转课堂的资源尤其需要视觉和听觉材料的组合,适用特殊教育的学习资源不是很多,所以其在特殊教育的应用受到限制。

五、应用学科

关于翻转课堂应用的学科论文共45篇,按学科性质,对研究样本进行归类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其中计算机应用研究比例约为54%,其次是外语,从中可看出其在文科教学的研究运用也比较多,文科中语言类的教学应用更多,而其他的文科学科的研究很少,理科的应用研究也很少。未来将走上推进翻转课堂在各个学科的应用范围之路。

六、研究力量分布

以深入分析和掌握翻转课堂的研究人员在全国各地区、各单位的分布情况为目的,根据论文第一作者所属单位及其区域分布进行归类统计,具体结果如下:

1.研究者所属机构类型

将研究第一作者所属机构划分为高校、中学、小学、其他机构四种类型。分析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

结果显示研究者遍布高校、中学、小学等领域,其中约有87%的研究人员来自高校,说明目前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力量主要集中于全国高校,其他机构虽有涉及,但研究比例还是相对较小。研究力量分布不均衡,主要的原因可能是高校自身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持以及到了高校阶段,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这一时期的个体自我约束力以及成就型动机都相对较高,便于开展研究,所以高校研究者颇多不足为奇。科研单位、企业机构还未能足够重视对翻转课堂的研究,研究力量相对较小。

2.研究力量的分布区域

图4显示,浙江、江苏、北京、湖北等省份的论文数量占总数的37%,一方面,由于教育的社会制约性,这些地区的经济实力雄厚,为教育所提供的物质条件就相对较全面,加之是我国教育发展较好的地区,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都相对较高,这样就有利于其的生长和研究。另一方面,浙江、北京等地多是关于教育信息化会议的聚集地。此外,西北地区如陕西、甘肃等地的学者不懈致力于西北地区其的发展研究,也取得了很好的教育硕果。

七、评价与建议

1.评价

通过内容分析,笔者对于目前实施翻转课堂评价如下:

(1) 以任务为驱动激发学习动机

课前“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发放,改变了传统教学让学生盲目预习的状况。

(2) 支持系统的构建使得个性化教育得以更好实现

目前受大家青睐的QQ、微信可以用来作为网络学习平台,在这里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课前、课后学习情况的了解,以便于教师及时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微课的出现使得其进行的更加顺利,学生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移动终端的日新月异给翻转课堂的“翻转”画龙点睛。

(3)家校共同管理得以更好的衔接

传统的家校联系每次都集中在家长会上,即便有家长到校了解情况或者教师进行家访也只是少数,家长会上家长的问题多是学生学生学习状况,但是班里学生人数众多,教师难以每个学生都了解的相当全面。其的实施,使家长在学生学习的监督作用更大的发挥,“学生为什么不爱学习?”这类问题因为翻转课堂的实施使得家长开始考虑该如何做把孩子带到一个学习的环境。

但是矛盾具有普遍性,翻转课堂也不例外,存在着一些不足:

(1)课程开发和存在难度

通过阅读文献发现,目前微课的制作对于任课教师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从网上下载的资源有时难以贴合本班同学的学习状况或者难以达到想要呈现的学习效果,有时候虽然可以找到帮助自己制作微课的人,但是他们又对这门课程的教法不了解,导致微课质量不高。

微视频制作好之后,教师要考虑好在什么地方发放、发放的时间,尤其是发放时间对于老师来说存在很大难度。

(2)管理存在难度

翻转课堂的课中内化模块,在学生自主练习和维持课堂秩序之间教师难以进行平衡,会使课堂乱作一团。教师的授课视频可以反复观看,所以学生课前的学习难以评价。由于小学、初高中的学生自制力差,独自学习时禁不起网络的诱惑等问题。

2.建议

在积极的改进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应冷静的思考本土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课程开发存在难度问题,可通过对教师进行培训,不仅包括信息技术,也包括信息化的教学设计以及其的理论知识,有能力的教师可以在“中国大学MOOC”上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法。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一是学生课前学习的家校管理问题,笔者认为首先任课教师要制作做出针对性强,给学生思考时间的微课,其次,可建立家长QQ群或微信群,家长老师互动交流,监督学生的课下学习;二是课堂中师生“对话”的问题,在翻转的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看似无序的课堂中共同交流合作萌生新的理念与共识。

对于学生的评价的问题,除了沿用传统的总结性评价,翻转课堂中的教师可通过课前学校教学平台推送预习测试题,课中可以通过教学平台或者移动终端传送问题时时进行评价。对于微视频的制作,教师无需掌握高端的技术,容易上手就好,如:Camtasia、Proshow等。选择形式时除QQ群、微信群,还有如:优酷等视频网站,高年级学生还可通过教学管理系统、云盘等。笔者认为,一般在教学前2天或3天发放教学资源比较好,老师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学生有充足的思考和准备时间。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8-236.

[2]黄荣怀,沙景荣,彭绍东.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3]马秀麟,吴丽娜,毛荷.翻转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其教学策略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1).

[4]刘邦奇.翻转课堂的技术特征及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9).

[5]卜彩丽.翻转课堂的研究热点、主题与发展趋势解析――基于共词分析的可视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6(1).

上一篇:独立学院虚拟网络实验室的研究与建设 下一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研究现状分析